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045|回覆: 2

[散打] 現代散打摔法技術的技巧

[複製鏈接]
+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散打是一種激烈的對抗運動,是一種集踢、打、摔於一體的運動,摔法在散打中起的作用不能忽視。熟練地掌握摔法技術,成功地運用摔法動作,是得分取勝的有效手段,同時還給對手在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壓力,極大的消耗對手的體力。在這幾年的國內國際比賽中,摔法的運用不斷地變化更新,而在國際比賽中中國隊員的摔法更是出盡了風頭,也為多場比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因而散打技術中的摔法成為運動員必須熟練掌握的一門技術。現就實戰中結合技術的特點介紹幾種摔法。

進攻貼身摔:進攻貼身摔是一種具有較大威力的摔法技術,主要是運用對手進攻間隙或打空貼近對手的一種技術性很強的摔法。進攻時貼近對手用拳、腳夾擊對手化解對手的攻勢,並貼近對手抓把,運用推、別、勾、壓等技術摔倒對手,在進攻貼近對手後,要迅速出手控制對手的身體的重心,讓對手的身體重心偏離,以便自己做動作,適合於別腿摔,抱腰摔,夾頸摔。

換位搶點摔:這是一種在攻防中,在毫無預兆情況下表現出來的一種摔法,這種時機在很短時間內出現,沒有明顯的跡象,要求運動員有較強做動作的意識。在雙方攻防的轉換過程中,一方突然變位或進攻打空,兩人立刻靠近,互相變把換位,都不能找到合適的發力點,這種時機出現時,應用手抱住方的胯部,或用腳抵住腿部,使對手不便發力,對方力圖擺脫不利時,應搶先脫手,抓住對手換式的時機,用頂靠、抱摔迅速發力摔倒對方。

順勢借力摔:在攻防中,雙方接觸後往往會出現摟抱、推、拉、扛、纏的鬥勁較力的對抗,雙方會相向用力,阻抗對方,誰也摔不倒對方。這時可以順勢借力,牽帶對手,引進落空,可以使對手因發力過猛或發力不當而跌倒。在借力摔的過程中,不管是左右轉還是向前推頂,都應做到順勢,讓對手加大發力,然後利用步法的移動來輔助摔倒對方。

防守還擊進身摔:它是一種看似防守的摔法,是在防守後退中接到對手的拳或手而進行的還擊摔法,主要運用在對手進攻兇猛、技術動作單一、在對手進攻不到位時,抓住時機接住對方肢體摔倒對手,如對手進行側踹進攻時因向左右或後撤步,用手臂來保護自己的有效部位,利用步法的配合,看準時機接住進招,用抱腿過背或抱單腿涮等動作摔倒對手。

總之在各種摔法中,應抓住時機,靈活運用各種技術,在步法的配合下做動作,只要時機判斷準確,把位得當,步法到位,就能摔倒對手。
松禪 發表於 2025-4-19 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散打摔法技術的實戰要義與理法體系】

散打摔法乃"踢打摔拿"四技中之樞機,其技法之精微,實與【孫子兵法】"以正合,以奇勝"之道暗合。今觀現代散打競技,摔法已非單純角力之術,實為融合力學、心理學與戰術思維的綜合技藝體系。試析其要:

一、貼身近戰之"合"字訣
【紀效新書】云:"短兵相接,貴在神速。"進攻貼身摔正合此理。其要在於"三合":手足合擊破勢為先,身形合位控軸為要,勁力合發制敵為本。尤須注意"欺身如盜,把位如鎖",在對手舊力略過新力未生之際,以勾別壓推諸法破壞其"立木"之態。昔年戚繼光【拳經】所述"順人之勢,借人之力"於此體現尤深。

二、換位搶點之"機"字訣
此技深得傳統武術"聽勁"之妙。雙方纏鬥時,勝負往往決於瞬息萬變之機。高手對決,當如【吳子】所言"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在雙方重心交替變換的0.3秒間隙,以"蜻蜓點水"之勢控其胯膝要樞。此時手法貴在"松活",步法重在"閃賺",正如明代俞大猷【劍經】所云:"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

三、順勢借力之"化"字訣
此乃太極"四兩撥千斤"之理在散打中的活用。當雙方形成"頂牛"之勢時,當循【周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之道,採用"引-偏-轉"三重勁法:先引其勁路入空處,再偏其重心軸線,終轉其勢能為己用。清代王宗岳【太極拳論】"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正是此中三昧。

四、防守反擊之"伏"字訣
此技暗合【鬼谷子】"欲張反斂,欲取反與"的謀略思想。表面退守實藏殺機,猶如古兵書所謂"示之以弱而蓄之以強"。接腿摔等技法尤重"三節"配合:梢節(手)接化要輕靈,中節(身)轉換要圓活,根節(步)穩固如磐石。昔年少林擒拿譜雲"順勢借力如順水推舟",正是此理。

今觀國際賽場,我國選手摔法獨步天下,實因深得傳統武術"以巧破力"之精髓。然習者當知,摔法之妙不在招式繁複,而在【孫子兵法】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的主動權掌控。建議習練者以"明理、知勢、善變"為綱,配合現代運動力學分析,方能在實戰中達到"摔人如薅草"的化境。

(全文798字)
薛奔玄 發表於 2025-7-1 06: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散打摔法之技擊要旨與實戰樞機】

散打之道,以踢、打、摔三法為體用,而摔法尤重"順勢成巧"之妙。昔【紀效新書】言"拳打不知",今觀摔法之變,實為"摔其不備"之藝。今就實戰四類摔法,析其技理,明其樞機。

一、進攻貼身摔:以近取勢,制其根節
此法合於【手臂錄】"逼靠"之理,貴在"欺身奪位"。當敵拳腳將發未發之際,以拳腳為餌誘其舊力已過、新力未生,迅即進身控其重心。昔戚繼光【拳經】云"順其力而破之為巧",抱腰、夾頸諸式,皆須先以雙手如鎖扣敵肩頸腰胯,復以膝足別其下盤,形成"上驚下取"之勢。尤須注意"三節相照"——上肢把位、軀幹貼靠、下肢別絆須一氣貫穿,若【少林棍法闡宗】所謂"上下周全,無有不勝"。

二、換位搶點摔:陰陽相濟,後發先至
此技暗合太極拳"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之要。雙方纏鬥時,需以"聽勁"察其力道轉換,如【內家拳法】所言"如秤稱物,隨高就低"。當敵我把位交錯、勁力對峙之際,突以胯為軸旋身換勢,或頂其髖關節使力不得發,或勾其足踝破其根基。昔萇乃周【萇氏武技書】強調"奪位如奪城",搶點之妙正在於毫釐之間奪其發力先機。

三、順勢借力摔:因敵成勢,四兩撥千鈞
此乃【周易】"柔乘剛"之道在武學之體現。雙方角力時,不可硬抗頂牛,當如【太極拳論】"捨己從人"之訓。敵前推則引其臂而添腿,敵後拉則送其腰而踢脛,猶若溪流導洪,使其力反噬其身。昔吳殳【手臂錄】云:"誘之使來,緩與之應",實戰中可先虛接其力,待敵重心過界,驟然變向發力,如蒼鷹折翼,其勢自潰。

四、防守還擊摔:以靜制動,後發制人
此法深得【孫子兵法】"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之髓。當敵猛攻時,非直退避讓,而應如【劍經】"拍位"之說,以步法調距,手臂格擋化勁,同時蓄勢如弓。接腿摔之要,在"接、引、落"三字訣:接其來勢不頂不抗,引其力道偏離中線,落步轉腰如磨盤碾谷。昔程沖斗【耕余剩技】言"退中寓進,守中有攻",正為此技寫照。

要之,散打摔法之精微,在於"知機、順勢、合節"六字。知機者,察敵虛實之變;順勢者,循其力道軌跡;合節者,手足身法相合如環。【國術概論】云:"摔法非力勝,乃智取",習者當於實戰中體悟陰陽開合之妙,方能臻於"無意之中是真意"之境。今觀國際賽場,我國健兒摔法獨步,實乃深得傳統武學"以巧破拙"之三昧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