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出現後,如何處理中文一直是個難題,早年有人做出削足適履的提議,主張漢字羅馬化以遷就電腦,但提不出一個完整的方案,擬議胎死腹中。也幸虧不成功,否則的話,可真是一場中華文化的大浩劫。
2 T, q2 a p' J V. S8 v萬一漢字真的羅馬化,唐詩三百首都成了漢語拼音,漢語拼音的【史記】,誰讀得了?長此以往,再沒有人能讀懂漢字古書。
s9 }) n! A( Z |英文等拼音文字,靠鍵盤輸入,問題不大,漢字則成千上萬個,最先出現的是拼音輸入法,接着出現較高層次的字形輸入法,計有倉頡、大易、五筆字型、鄭碼等,業界笑稱之為萬碼奔騰時代。
. W7 b" l3 ~* y o) }有人拼音不靈光,按部首偏旁和字根的筆形輸入法不易掌握,於是出現手寫輸入法,但需手寫板額外器材,顯得累贅,因而流行不起來,及至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出現,手寫輸入法才鹹魚翻生。 & G* X4 i; l/ ^. o
目前在桌面電腦上流行的是拼音輸入法,在便攜式智能器材上,許多人是手寫與拼音並用,寫不出的字就拼音,加上詞組和聯想功能,倒也相得益彰。 + `: t9 x b4 ~, X! L9 N
中文電腦從1980年代至今,已經歷了一個世代有餘,輸入法方面是各個開發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國作為中文宗主國,沒有明確表態,比如推薦一個規範的輸入法之類的。拼音輸入大體上無需什麼規範,倒是字形輸入法問題多着,倉頡和大易是台灣開發,難受認可,鄭碼是後來集大成者。但從完美度來說,因為漢字本身筆畫錯綜,字型輸入法有時是老鼠拉龜,無從下手,有時甚至生吞活剝地腰斬漢字,造成輸入法欠缺科學性。 ! ~, A2 H- z5 i- p2 n. h1 E1 U
目前的電腦字庫有2萬8000個漢字,包括繁簡體和日本韓國的一些異體字,使用拼音輸入,試問你能念多少個字,一些日韓字沒有中文讀音,面對古文時,生字更多,一般的字典只收錄約1萬字,故此,拼音以外的另類輸入法就顯得重要。 5 A- K+ B- P1 [3 s0 S
電腦處理中文漢字面對瓶頸,錯不在語文,而是電腦功能不濟。中國興盛,中文漢字風行,越來越多人會以電腦處理中文,但是,如何輸入中文,始終沒個突破。 ; H& C9 p8 _& k6 h, ?5 y
摘自: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