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v& _, b3 ?4 |' v: W ( w: B7 Z0 x8 s* l% U
清朝末年,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還鄉。他不打算留下太多錢財讓子孫揮霍,便在長沙大興土木,建造亭台樓閣,只給後代留下房產。這些建築,設計豪華,採用的都是上等材料,富麗不亞於皇親國戚的府第。他以爲不動產是移不動的,比金銀牢靠。
1 ^7 b& j2 x, Y1 _" {2 A o
3 U" b5 `: V3 c, b7 t2 r 左宗棠總擔心工匠們偷工減料,每天拄著拐杖親臨工地監工。有位年紀大的工匠輕蔑地對他說:『大人,請您放一百個寬心,我做了幾十年的工匠,造過無數的高宅豪第,從沒有倒塌過。但是,屋主易人可是常有的事情。』左宗棠聽了此言,一臉慚愧,哀嘆離去。 0 \; q6 D& y* j! g- P2 l
6 c t$ D* x1 F/ D 另一位清代名臣林則徐,對待給兒孫留不留家業問題頗有高見。他說:『子孫若我,要錢幹什麼?賢而多財,財損其志;子孫不若我,要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 C% N) c% q) _7 S) J1 S( y, I! C3 ?, y' `+ b$ `9 q
在對待子孫後代問題上,林則徐比左宗棠高明。
3 D8 H* j0 R8 I: C& G6 Z( B
) M( i5 H4 ^* ^) K- {7 N- S1 q 摘自【學習博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