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令】』,在【禮記】裏有一篇【月令】,講『「季春之月 ...... 其帝太皞」,於時為夬』,現在的【月令】篇裏只有一句,就是『其帝太皞』。在月令的季春這一個月,『季春』是春天的第三個月,也是夏曆的三月,在這個月的帝就是太皞。 李道平解釋,就『時』來講是『夬』,於『位』來講『為君』,於『五帝』來講『為居首』,於『八卦』來講『為開始』,『故以庖犧當之』,這幾句話都是李道平【纂疏】解釋虞翻的註解,連帶他進一步引用古時候傳記書籍裏相關的註解,把它們都引用、匯歸到解釋九五這一爻上。『於時為夬』,就消息卦來講,從十一月開始陽氣生起來,把陰消了一爻,陽氣生息叫『一陽來復』,生息了一爻就是十一月復卦䷗,到十二月陽氣又生了一爻,就是兩個陽爻,地澤臨卦䷒;生到正月就是地天泰卦䷊,『三陽開泰』;生到四爻的時候就是雷天大壯卦;生到五爻的時候,是澤天夬卦䷪。 所以講九五,就是由陽氣生長、生息到五位上來,坤卦就只剩最後一個陰爻,上面還是陰爻,叫做澤天夬卦。我們根據十二個月消息卦數一數,到四月是純乾卦䷀,六爻都是陽,三月是四月的前一個月,還有一個是陰爻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夬卦䷪,所以三月是夬卦。『於位』是五位,五是君位,天子是人君之位,『五帝』是伏羲、神農、黃帝、唐堯、虞舜,開頭就是伏羲氏,所以『於五帝為居首』。就八卦來講,伏羲氏畫的八卦,開頭就是乾卦,乾卦是八卦的開始,所以說『於八卦為開始』。從上面的時間、位子、五帝、八卦來講,都是伏羲氏,所以拿伏羲氏來作例子。『當之』,就是當這個位子,當九五這一爻。 『王逸【天問】注云』,王逸在註解【楚辭·天問】時說『言伏羲始作八卦,修行道德,萬民登以為帝』,說伏羲氏開始作八卦,並且修行道德。這個『道德』,要注意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它是【論語】中孔子講的『志於道,據於德』的道德。一般人所講的道德是很淺的,但是這裏講的『道德』意味深長。『道』『德』,自然而然的規律就是道,按着道去做就叫德,這是粗淺的、簡單的講法。 『修行道德,萬民登以為帝』,『登』當尊敬、尊崇、尊舉講。『萬民』,就是天下的人民尊舉他為帝,成為治理天下的五帝開頭的第一帝。『是也』,這是李道平講的。 『【象】曰』,後面【象傳】講的『大人造也』,就是虞翻註解的『若庖犧觀象於天,造作八卦』,是根據【文言傳】的『大人造也』來註解的。 在【繫辭下傳】中,也講到『作結繩而為罟,以田為魚,蓋取諸離』。這是在【繫辭下傳】的幾句話,在伏羲氏的時候,還沒有文字,用結繩來記事。除了結繩記事以外,伏羲氏還講究農牧漁業,在畜牧業方面,把野獸馴服了;在漁業方面,教人撈魚,撈魚就要結網罟,『結繩而為網罟』;除了打魚用水裏的網,還有畋,在陸地上打獵、捕捉野獸,也需要用網來網獸類;捕捉空中的飛鳥用羅,專門用以捕捉空中飛行的鳥雀的網叫羅,古人用詞都非常準確。『門可羅雀』就是這個羅。 這就是孔子在【繫辭傳】上講的『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伏羲氏製作發明這些器具,就是從離卦得到的啟發,也就是說他畫了八卦,代表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八卦又啟發他發明了種種事物。所以孔子講『結繩而為罔罟』,用來畋獵、網魚、捕鳥,大概是取象於或者取義於離卦。 再解釋『四變體離』,虞翻開頭就講:『謂四已變,則五體離』,四爻已經變成了陰爻,『五』在互卦之中是互體,它就是屬於離卦了,這裏就解釋『四變體離』。 『故云「備物致用,以利天下」。』『備物致用』,伏羲氏畫了八卦,其中的離卦又給了他啟發,他又製作種種用具,當然上面是講了結繩這一條,實際上經過八卦的啟發,各種各樣的事物都能發明出來。伏羲氏本身如此,後面的神農、黃帝以後也都有發明。比如黃帝在崑崙山砍竹子,發明了六律六呂,這是一種測音器,六律六呂也包含在八卦裏面。漢儒講的納甲、納辰,在納辰裏邊,就有納音,有五音、十二律。從伏羲氏到後邊的聖人,受八卦的啟發,製作出來的用具太多了,可以說是發明的始祖。所以『備物致用』,歷代的聖人又根據當時的需要,隨時在創作,創作了很完備的各種有用的物品,創作這些物品的目的是『致用』,便利人家來使用。 【文言傳】說『聖人作而萬物睹』,聖人來到世間幹什麼呢?比如三皇五帝到天下,就是天帝派他下到人間來,他被稱為天子,就是天之子,要做種種利益天下人的事情,這就是『聖人作而萬物睹』。他做的利益天下人的事情,不單人間,自然界的萬物都能看得出來:聖人出現了。從【文言傳】裏的這句話來印證這一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既然是『聖人作而萬物睹』,所以『飛龍在天,天下之所利見也』。天下人都能看得清楚,這是聖人,而且『利』意思很深,就是只要你見到這個聖人,跟他見一面,你就有利益了,大家都得利益。『故云「飛龍在天,天下之所利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