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令〗』,在〖礼记〗里有一篇〖月令〗,讲『「季春之月 ...... 其帝太皞」,于时为夬』,现在的〖月令〗篇里只有一句,就是『其帝太皞』。在月令的季春这一个月,『季春』是春天的第三个月,也是夏历的三月,在这个月的帝就是太皞。 李道平解释,就『时』来讲是『夬』,于『位』来讲『为君』,于『五帝』来讲『为居首』,于『八卦』来讲『为开始』,『故以庖牺当之』,这几句话都是李道平〖纂疏〗解释虞翻的注解,连带他进一步引用古时候传记书籍里相关的注解,把它们都引用、汇归到解释九五这一爻上。『于时为夬』,就消息卦来讲,从十一月开始阳气生起来,把阴消了一爻,阳气生息叫『一阳来复』,生息了一爻就是十一月复卦䷗,到十二月阳气又生了一爻,就是两个阳爻,地泽临卦䷒;生到正月就是地天泰卦䷊,『三阳开泰』;生到四爻的时候就是雷天大壮卦;生到五爻的时候,是泽天夬卦䷪。 所以讲九五,就是由阳气生长、生息到五位上来,坤卦就只剩最后一个阴爻,上面还是阴爻,叫做泽天夬卦。我们根据十二个月消息卦数一数,到四月是纯乾卦䷀,六爻都是阳,三月是四月的前一个月,还有一个是阴爻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夬卦䷪,所以三月是夬卦。『于位』是五位,五是君位,天子是人君之位,『五帝』是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开头就是伏羲氏,所以『于五帝为居首』。就八卦来讲,伏羲氏画的八卦,开头就是乾卦,乾卦是八卦的开始,所以说『于八卦为开始』。从上面的时间、位子、五帝、八卦来讲,都是伏羲氏,所以拿伏羲氏来作例子。『当之』,就是当这个位子,当九五这一爻。 『王逸〖天问〗注云』,王逸在注解〖楚辞·天问〗时说『言伏羲始作八卦,修行道德,万民登以为帝』,说伏羲氏开始作八卦,并且修行道德。这个『道德』,要注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它是〖论语〗中孔子讲的『志于道,据于德』的道德。一般人所讲的道德是很浅的,但是这里讲的『道德』意味深长。『道』『德』,自然而然的规律就是道,按着道去做就叫德,这是粗浅的、简单的讲法。 『修行道德,万民登以为帝』,『登』当尊敬、尊崇、尊举讲。『万民』,就是天下的人民尊举他为帝,成为治理天下的五帝开头的第一帝。『是也』,这是李道平讲的。 『〖象〗曰』,后面〖象传〗讲的『大人造也』,就是虞翻注解的『若庖牺观象于天,造作八卦』,是根据〖文言传〗的『大人造也』来注解的。 在〖系辞下传〗中,也讲到『作结绳而为罟,以田为鱼,盖取诸离』。这是在〖系辞下传〗的几句话,在伏羲氏的时候,还没有文字,用结绳来记事。除了结绳记事以外,伏羲氏还讲究农牧渔业,在畜牧业方面,把野兽驯服了;在渔业方面,教人捞鱼,捞鱼就要结网罟,『结绳而为网罟』;除了打鱼用水里的网,还有畋,在陆地上打猎、捕捉野兽,也需要用网来网兽类;捕捉空中的飞鸟用罗,专门用以捕捉空中飞行的鸟雀的网叫罗,古人用词都非常准确。『门可罗雀』就是这个罗。 这就是孔子在〖系辞传〗上讲的『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伏羲氏制作发明这些器具,就是从离卦得到的启发,也就是说他画了八卦,代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八卦又启发他发明了种种事物。所以孔子讲『结绳而为罔罟』,用来畋猎、网鱼、捕鸟,大概是取象于或者取义于离卦。 再解释『四变体离』,虞翻开头就讲:『谓四已变,则五体离』,四爻已经变成了阴爻,『五』在互卦之中是互体,它就是属于离卦了,这里就解释『四变体离』。 『故云「备物致用,以利天下」。』『备物致用』,伏羲氏画了八卦,其中的离卦又给了他启发,他又制作种种用具,当然上面是讲了结绳这一条,实际上经过八卦的启发,各种各样的事物都能发明出来。伏羲氏本身如此,后面的神农、黄帝以后也都有发明。比如黄帝在昆仑山砍竹子,发明了六律六呂,这是一种测音器,六律六呂也包含在八卦里面。汉儒讲的纳甲、纳辰,在纳辰里边,就有纳音,有五音、十二律。从伏羲氏到后边的圣人,受八卦的启发,制作出来的用具太多了,可以说是发明的始祖。所以『备物致用』,历代的圣人又根据当时的需要,随时在创作,创作了很完备的各种有用的物品,创作这些物品的目的是『致用』,便利人家来使用。 〖文言传〗说『圣人作而万物睹』,圣人来到世间干什么呢?比如三皇五帝到天下,就是天帝派他下到人间来,他被称为天子,就是天之子,要做种种利益天下人的事情,这就是『圣人作而万物睹』。他做的利益天下人的事情,不单人间,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看得出来:圣人出现了。从〖文言传〗里的这句话来印证这一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既然是『圣人作而万物睹』,所以『飞龙在天,天下之所利见也』。天下人都能看得清楚,这是圣人,而且『利』意思很深,就是只要你见到这个圣人,跟他见一面,你就有利益了,大家都得利益。『故云「飞龙在天,天下之所利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