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注』,就是鄭康成的註解。『六爻,位象三才』。每一卦都有六爻,六爻處在六個位子上。就六畫卦而言,有天、地、人三才,最下的兩爻是講地,中間的三、四兩爻講的人道。上面的五、六兩爻講的是天道,所以就一卦上下兩體來講,三爲內卦之終,內卦是下體,它又在初三的位置上,是人道的開始,三、四兩爻是人道。所以它有參天地之化育。『參』字有兩個讀音,『cān』和『sān』。這裡讀成『cān』,就是參贊天地之化育。天地人三才,人最爲天下貴,什麼原因呢?就是他可以了解天地之道,然後運用天地之道,參贊天地之化育。 『故五爻皆以龍興』,『興』就是興起,五爻都是用龍來興起的,也叫動,就是由龍來啟動的。其他五爻都把它比作龍,龍是活動的,所以叫龍興。『而九三獨稱「君子」』,只有九三這一爻講『君子終日乾乾』,這就是獨稱爲君子。 【春秋·元命包】,這是一本緯書。不僅【易經】有緯書,五經都有緯書。【易經】中有【春秋·元命包】,裡邊講『陽成於三』,陽爻是完成於三。『是三爲干主』。這『三』,根據【元命包】所講,陽成就於三,就是下邊內卦成就這個干。『三』,它在九三的位置上,在完成的時候,是由『三』來完成的。『三爲干主,故云有乾德』,所以有乾卦之德。『有乾德而在人道,君子之象』,就是說九三這一爻是在人道,但是整個在乾卦,所以它在人道,又有天子之相。就拿君子來稱呼『三』。 所以『經言「君子」』,在【易經》裡講到君子,『多謂九三』,大多數都是講到九三這一爻。『以此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乾卦☰是三畫,由第三畫完成,它才成爲干,所以『三是乾之主』。而在六畫的乾卦䷀之中,它雖是居在人道,又稱爲君子,其他的不稱君子,直接用龍來表示,這就是講爲什麼在九三獨稱君子。 『虞注』,虞翻的註解,李道平說『昔伏羲作十言之教』,這話是鄭康成解釋的。鄭康成曾在【六藝論】講過『十言之教』。什麼是『十言之教』?就是【周易》裡有『十言之教』,指的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消、息。前面是八個卦,還有兩個言就是消、息。現在我們說的消息,其實是消、息,合起來是十言,十個字。 剝卦的【彖傳》裡,孔子講『君子尚消息盈虛。』孔子說這句話就是,學道、學【周易】的君子,包括作【易】的君子、聖人統統在內,他是『通上下言之』。『尚』,是崇尚、注重的意思。講【周易】,從伏羲氏畫卦到文王、周公繫辭,孔子作【十翼】,一直後來學【周易】的人都注重『消息盈虛』。因爲『消息盈虛』就是講世間的萬事萬物,變化無常的道理。要了解萬事無常,就從【周易】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顯示的『消息盈虛』,所以注重的就是『消息盈虛』。 『【易緯】曰』,【易經】的緯書,『聖人因陰陽起消息,立乾坤以統天地。』李道平就解釋這『消息』兩個字,『是「消息」者』,消、息這兩個字,『固』,就是固然、本來的意思,『聖人所以立卦推爻、系、【彖】【象】之旨也』。聖人所以立卦,從伏羲氏畫卦,周文王推爻、繫辭,孔子做【彖傳】【象傳】,共同的宗旨就是講『消息盈虛』。 所以我們研究【周易】,就必須在『消息盈虛』上注意研究。不是說我研究明了了,萬事無常,天地是無常的,什麼是真正的明了?真正的明了,就是真明了萬法無常,怎麼作用?有什麼作用?真正了解,就要放棄無常法,破除無常法,要得真常法。 如果你很堅固地執著無常法,不肯放棄,就是古人所說的身,包括身外的財色名利,都屬於無常法。如果執著這個東西不肯放下,真常法就無論如何也得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