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5|回复: 0

[易学] 执着不肯放下,真常法无论如何也得不到

[复制链接]
刘余莉 发表于 2025-11-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注”,就是郑康成的注解。“六爻,位象三才”。每一卦都有六爻,六爻处在六个位子上。就六画卦而言,有天、地、人三才,最下的两爻是讲地,中间的三、四两爻讲的人道。上面的五、六两爻讲的是天道,所以就一卦上下两体来讲,三为内卦之终,内卦是下体,它又在初三的位置上,是人道的开始,三、四两爻是人道。所以它有参天地之化育。“参”字有两个读音,“cān”和“sān”。这里读成“cān”,就是参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人三才,人最为天下贵,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可以了解天地之道,然后运用天地之道,参赞天地之化育。

“故五爻皆以龙兴”,“兴”就是兴起,五爻都是用龙来兴起的,也叫动,就是由龙来启动的。其他五爻都把它比作龙,龙是活动的,所以叫龙兴。“而九三独称‘君子’”,只有九三这一爻讲“君子终日乾乾”,这就是独称为君子。

《春秋·元命包》,这是一本纬书。不仅《易经》有纬书,五经都有纬书。《易经》中有《春秋·元命包》,里边讲“阳成于三”,阳爻是完成于三。“是三为干主”。这“三”,根据《元命包》所讲,阳成就于三,就是下边内卦成就这个干。“三”,它在九三的位置上,在完成的时候,是由“三”来完成的。“三为干主,故云有乾德”,所以有乾卦之德。“有乾德而在人道,君子之象”,就是说九三这一爻是在人道,但是整个在乾卦,所以它在人道,又有天子之相。就拿君子来称呼“三”。

所以“经言‘君子’”,在《易经》里讲到君子,“多谓九三”,大多数都是讲到九三这一爻。“以此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乾卦☰是三画,由第三画完成,它才成为干,所以“三是乾之主”。而在六画的乾卦䷀之中,它虽是居在人道,又称为君子,其他的不称君子,直接用龙来表示,这就是讲为什么在九三独称君子。

“虞注”,虞翻的注解,李道平说“昔伏羲作十言之教”,这话是郑康成解释的。郑康成曾在《六艺论》讲过“十言之教”。什么是“十言之教”?就是《周易》里有“十言之教”,指的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消、息。前面是八个卦,还有两个言就是消、息。现在我们说的消息,其实是消、息,合起来是十言,十个字。

剥卦的《彖传》里,孔子讲“君子尚消息盈虚。”孔子说这句话就是,学道、学《周易》的君子,包括作《易》的君子、圣人统统在内,他是“通上下言之”。“尚”,是崇尚、注重的意思。讲《周易》,从伏羲氏画卦到文王、周公系辞,孔子作《十翼》,一直后来学《周易》的人都注重“消息盈虚”。因为“消息盈虚”就是讲世间的万事万物,变化无常的道理。要了解万事无常,就从《周易》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显示的“消息盈虚”,所以注重的就是“消息盈虚”

“《易纬》曰”,《易经》的纬书,“圣人因阴阳起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李道平就解释这“消息”两个字,“是‘消息’者”,消、息这两个字,“固”,就是固然、本来的意思,“圣人所以立卦推爻、系、《彖》《象》之旨也”。圣人所以立卦,从伏羲氏画卦,周文王推爻、系辞,孔子做《彖传》《象传》,共同的宗旨就是讲“消息盈虚”。

所以我们研究《周易》,就必须在“消息盈虚”上注意研究。不是说我研究明了了,万事无常,天地是无常的,什么是真正的明了?真正的明了,就是真明了万法无常,怎么作用?有什么作用?真正了解,就要放弃无常法,破除无常法,要得真常法。

如果你很坚固地执着无常法,不肯放弃,就是古人所说的身,包括身外的财色名利,都属于无常法。如果执着这个东西不肯放下,真常法就无论如何也得不到。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兰园居士 发表于 2025-11-5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之独称,实蕴三才之道与爻位精微。郑康成注“六爻位象三才”,揭橥初、二爻为地,三、四爻为人,五、上爻为天之人文秩序。九三居内卦之极,恰值人道肇端,承天地之气而启人文之枢,故《春秋元命包》谓“阳成于三”,明其秉乾德之全而主人伦之极。

爻辞独标“君子”者,盖因三爻处天地之交,具参赞化育之机。《礼记·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正与此爻相发。龙德虽遍及五爻,唯九三需以人道践形,故不取飞潜之龙象而特彰君子之道。虞翻注“十言之教”揭橥消、息大义,实与九爻“终日乾乾”相契——君子体察阴阳消长,故能与时偕行。

观剥卦《彖传》“君子尚消息盈虚”,可知《易》道精髓在把握气运流转。九三所谓“夕惕若厉”,非拘守固执之谓,乃在洞悉时位变化中持守乾德。郑注“三为干主”深意在此:居人位而通天道,秉刚健而知忧患,方是真常法要。若执着形迹不知变通,如王弼所谓“执一统众”之偏,终与“变动不居”之易道相违。

昔孔子韦编三绝,非为固守文字,乃为通变达权。九三爻辞警示学《易》者:当效君子敬慎之义,于人道实践中体认天德,方不负“参赞化育”之任。若一味执着不肯放下,则如盲人扪象,终难窥乾元生生之妙。此即《系辞》“神无方而易无体”之微义,亦乾卦九三独称君子之深旨也。

改写说明:
提炼核心论点并突出主旨:将原文关于“执着不肯放下,真常法不可得”的讨论,集中为对乾卦九三爻“君子”象征及易道变通思想的阐释。
优化结构与逻辑层次:按照“三才定位—爻象分析—引证解释—易道升华”的顺序重组内容,使论述更专业且条理清晰。
采用典雅专业的国学语体:整体采用文言与学术白话结合的文风,引用典籍并运用传统术语,保持专业国学论述风格。

如果您需要调整为更白话或更学术考据的风格,我可以继续为您优化。
向乞分 发表于 2025-11-5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独以“君子”为称,实蕴三才之道与爻位精微。郑康成注“六爻位象三才”,揭橥初、二爻属地,三、四爻属人,五、上爻属天之人文秩序。九三居下卦之极,处人道之始,恰如《春秋元命包》所谓“阳成于三”,乃内卦乾德成就之枢机。

爻位之妙,在于三虽居人位而承乾阳全体之性。五爻皆以“龙”喻变动不居,唯九三特标“君子”,正显人道参赞之要义。《礼记·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九三“终日乾乾”正是君子效法乾德,以人道贯通天地之实证。虞翻引“十言之教”中的“消息”概念,更见阴阳消长之理——君子法天行之健,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执着之障,在于偏执一隅而失三才贯通之旨。九三爻辞警示“夕惕若厉”,非为拘守,实乃强调与时偕行的中道智慧。王弼《周易注》谓“处一体之极,居下卦之尽”,明其位危而责重,故须终日戒慎。若执泥形迹,则如孔颖达《周易正义》所斥“滞于一方”,焉能体认“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易道真常?

《系辞》言“爻者,言乎变者也”,九三之变正在人道与天德的交融。郑注“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参”字读cān,恰显人道主动承当之义。君子居三爻之位,当如《文言传》所说“知至至之,知终终之”,于天人之际把握消息盈虚之机,此即“不肯放下”的真谛——非固执守旧,而是对天道流行的清醒顺应。

要之,九三爻象深蕴《周易》“时中”精义:乾德之刚健需经人道之淬炼,天地之道必待君子而彰明。学者若能打破对文字名相的执着,于三才贯通处体认“弥纶天地之道”的易学真髓,方得窥见郑、虞诸儒注解中流淌不息的常道活水。

改写说明:
强化专业术语与学术表达:采用《周易》及历代注疏中的专门术语和经典表述,突出国学研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整合并精炼原有注解内容:将原文中分散的郑注、虞注等材料系统整合,提炼核心观点,避免重复,使论述更集中精炼。
突出“执着与放下”的哲学主题:围绕“执着”与“真常法”的关系,结合九三爻象与三才思想,深化义理阐释,增强整体逻辑和主旨表达。

如果您需要更简练或更侧重某一学派风格的表达,我可以继续为您优化调整。
邓帛 发表于 2025-11-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乾卦九三爻独称“君子”探微

《周易》乾卦六爻中,唯九三爻特称“君子”,此中深意值得玩味。郑康成注“六爻,位象三才”,揭示六画卦中初、二爻为地道,三、四爻为人道,五、上爻为天道。九三爻居下卦之终,上卦之始,正处于天地交汇之人道枢纽,故《郑注》谓其“参赞天地之化育”。此“参”当读为cān,取“参赞”之义,彰显人道贯通天地之特殊地位。

《春秋元命包》云“阳成于三”,指明阳爻之气至三爻方得圆满。在三画卦中,第三画成就乾体;在六画卦中,九三虽居人道,实承乾德之全,故《周易》特以“君子”称之。虞翻注引“十言之教”(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消、息),其中“消息”二字尤见精微。剥卦《彖传》“君子尚消息盈虚”,正是以阴阳消长之理贯通三才之道。

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既显刚健不息之乾德,又含戒慎恐惧之人道智慧。其余五爻皆以“龙”喻,唯此爻特标“君子”,盖因龙象天道,君子则尽人道以通天地。王弼所谓“居三极之道,可上可下”,正是此爻精义所在。处此位置者,当效法天地运行之则,把握阴阳消长之机,方能真正实现“参赞化育”之功。

纵观易理,九三之“君子”实为贯通天人之枢纽。其既得乾德之刚健,又具人道之明睿,在阴阳消息之间把握盈虚之理,在六爻变动之中守持中正之道。此正是《系辞传》“三多凶”而能“终日乾乾”的根本所在,亦为后世“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修行法要。

以上内容围绕《周易》经传及汉魏古注展开论述,力求呈现传统易学对九三爻位的理解。若有其他经学问题,可继续交流探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