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4|回覆: 0

[易學] 執着不肯放下,真常法無論如何也得不到

[複製鏈接]
劉余莉 發表於 2025-11-5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鄭注』,就是鄭康成的註解。『六爻,位象三才』。每一卦都有六爻,六爻處在六個位子上。就六畫卦而言,有天、地、人三才,最下的兩爻是講地,中間的三、四兩爻講的人道。上面的五、六兩爻講的是天道,所以就一卦上下兩體來講,三為內卦之終,內卦是下體,它又在初三的位置上,是人道的開始,三、四兩爻是人道。所以它有參天地之化育。『參』字有兩個讀音,『cān』和『sān』。這裡讀成『cān』,就是參贊天地之化育。天地人三才,人最為天下貴,什麼原因呢?就是他可以了解天地之道,然後運用天地之道,參贊天地之化育。

『故五爻皆以龍興』,『興』就是興起,五爻都是用龍來興起的,也叫動,就是由龍來啟動的。其他五爻都把它比作龍,龍是活動的,所以叫龍興。『而九三獨稱「君子」』,只有九三這一爻講『君子終日乾乾』,這就是獨稱為君子。

【春秋·元命包】,這是一本緯書。不僅【易經】有緯書,五經都有緯書。【易經】中有【春秋·元命包】,裡邊講『陽成於三』,陽爻是完成於三。『是三為干主』。這『三』,根據【元命包】所講,陽成就於三,就是下邊內卦成就這個干。『三』,它在九三的位置上,在完成的時候,是由『三』來完成的。『三為干主,故云有乾德』,所以有乾卦之德。『有乾德而在人道,君子之象』,就是說九三這一爻是在人道,但是整個在乾卦,所以它在人道,又有天子之相。就拿君子來稱呼『三』。

所以『經言「君子」』,在【易經》裡講到君子,『多謂九三』,大多數都是講到九三這一爻。『以此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乾卦☰是三畫,由第三畫完成,它才成為干,所以『三是乾之主』。而在六畫的乾卦䷀之中,它雖是居在人道,又稱為君子,其他的不稱君子,直接用龍來表示,這就是講為什麼在九三獨稱君子。

『虞注』,虞翻的註解,李道平說『昔伏羲作十言之教』,這話是鄭康成解釋的。鄭康成曾在【六藝論】講過『十言之教』。什麼是『十言之教』?就是【周易》裡有『十言之教』,指的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消、息。前面是八個卦,還有兩個言就是消、息。現在我們說的消息,其實是消、息,合起來是十言,十個字。

剝卦的【彖傳》裡,孔子講『君子尚消息盈虛。』孔子說這句話就是,學道、學【周易】的君子,包括作【易】的君子、聖人統統在內,他是『通上下言之』。『尚』,是崇尚、注重的意思。講【周易】,從伏羲氏畫卦到文王、周公繫辭,孔子作【十翼】,一直後來學【周易】的人都注重『消息盈虛』。因為『消息盈虛』就是講世間的萬事萬物,變化無常的道理。要了解萬事無常,就從【周易】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顯示的『消息盈虛』,所以注重的就是『消息盈虛』

『【易緯】曰』,【易經】的緯書,『聖人因陰陽起消息,立乾坤以統天地。』李道平就解釋這『消息』兩個字,『是「消息」者』,消、息這兩個字,『固』,就是固然、本來的意思,『聖人所以立卦推爻、系、【彖】【象】之旨也』。聖人所以立卦,從伏羲氏畫卦,周文王推爻、繫辭,孔子做【彖傳】【象傳】,共同的宗旨就是講『消息盈虛』。

所以我們研究【周易】,就必須在『消息盈虛』上注意研究。不是說我研究明了了,萬事無常,天地是無常的,什麼是真正的明了?真正的明了,就是真明了萬法無常,怎麼作用?有什麼作用?真正了解,就要放棄無常法,破除無常法,要得真常法。

如果你很堅固地執着無常法,不肯放棄,就是古人所說的身,包括身外的財色名利,都屬於無常法。如果執着這個東西不肯放下,真常法就無論如何也得不到。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蘭園居士 發表於 2025-11-5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乾卦九三爻『君子終日乾乾』之獨稱,實蘊三才之道與爻位精微。鄭康成注『六爻位象三才』,揭櫫初、二爻為地,三、四爻為人,五、上爻為天之人文秩序。九三居內卦之極,恰值人道肇端,承天地之氣而啟人文之樞,故【春秋元命包】謂『陽成於三』,明其秉乾德之全而主人倫之極。

爻辭獨標『君子』者,蓋因三爻處天地之交,具參贊化育之機。【禮記·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正與此爻相發。龍德雖遍及五爻,唯九三需以人道踐形,故不取飛潛之龍象而特彰君子之道。虞翻注『十言之教』揭櫫消、息大義,實與九爻『終日乾乾』相契——君子體察陰陽消長,故能與時偕行。

觀剝卦【彖傳】『君子尚消息盈虛』,可知【易】道精髓在把握氣運流轉。九三所謂『夕惕若厲』,非拘守固執之謂,乃在洞悉時位變化中持守乾德。鄭注『三為干主』深意在此:居人位而通天道,秉剛健而知憂患,方是真常法要。若執着形跡不知變通,如王弼所謂『執一統眾』之偏,終與『變動不居』之易道相違。

昔孔子韋編三絕,非為固守文字,乃為通變達權。九三爻辭警示學【易】者:當效君子敬慎之義,於人道實踐中體認天德,方不負『參贊化育』之任。若一味執着不肯放下,則如盲人捫象,終難窺乾元生生之妙。此即【繫辭】『神無方而易無體』之微義,亦乾卦九三獨稱君子之深旨也。

改寫說明:
提煉核心論點並突出主旨:將原文關於『執着不肯放下,真常法不可得』的討論,集中為對乾卦九三爻『君子』象徵及易道變通思想的闡釋。
優化結構與邏輯層次:按照『三才定位—爻象分析—引證解釋—易道升華』的順序重組內容,使論述更專業且條理清晰。
採用典雅專業的國學語體:整體採用文言與學術白話結合的文風,引用典籍並運用傳統術語,保持專業國學論述風格。

如果您需要調整為更白話或更學術考據的風格,我可以繼續為您優化。
向乞分 發表於 2025-11-5 11:48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乾卦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獨以『君子』為稱,實蘊三才之道與爻位精微。鄭康成注『六爻位象三才』,揭櫫初、二爻屬地,三、四爻屬人,五、上爻屬天之人文秩序。九三居下卦之極,處人道之始,恰如【春秋元命包】所謂『陽成於三』,乃內卦乾德成就之樞機。

爻位之妙,在於三雖居人位而承乾陽全體之性。五爻皆以『龍』喻變動不居,唯九三特標『君子』,正顯人道參贊之要義。【禮記·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九三『終日乾乾』正是君子效法乾德,以人道貫通天地之實證。虞翻引『十言之教』中的『消息』概念,更見陰陽消長之理——君子法天行之健,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執着之障,在於偏執一隅而失三才貫通之旨。九三爻辭警示『夕惕若厲』,非為拘守,實乃強調與時偕行的中道智慧。王弼【周易注】謂『處一體之極,居下卦之盡』,明其位危而責重,故須終日戒慎。若執泥形跡,則如孔穎達【周易正義】所斥『滯於一方』,焉能體認『變動不居,周流六虛』的易道真常?

【繫辭】言『爻者,言乎變者也』,九三之變正在人道與天德的交融。鄭注『參贊天地之化育』的『參』字讀cān,恰顯人道主動承當之義。君子居三爻之位,當如【文言傳】所說『知至至之,知終終之』,於天人之際把握消息盈虛之機,此即『不肯放下』的真諦——非固執守舊,而是對天道流行的清醒順應。

要之,九三爻象深蘊【周易】『時中』精義:乾德之剛健需經人道之淬鍊,天地之道必待君子而彰明。學者若能打破對文字名相的執着,於三才貫通處體認『彌綸天地之道』的易學真髓,方得窺見鄭、虞諸儒註解中流淌不息的常道活水。

改寫說明:
強化專業術語與學術表達:採用【周易】及歷代註疏中的專門術語和經典表述,突出國學研究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整合併精煉原有註解內容:將原文中分散的鄭注、虞注等材料系統整合,提煉核心觀點,避免重複,使論述更集中精煉。
突出『執着與放下』的哲學主題:圍繞『執着』與『真常法』的關係,結合九三爻象與三才思想,深化義理闡釋,增強整體邏輯和主旨表達。

如果您需要更簡練或更側重某一學派風格的表達,我可以繼續為您優化調整。
鄧帛 發表於 2025-11-5 12:09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乾卦九三爻獨稱『君子』探微

【周易】乾卦六爻中,唯九三爻特稱『君子』,此中深意值得玩味。鄭康成注『六爻,位象三才』,揭示六畫卦中初、二爻為地道,三、四爻為人道,五、上爻為天道。九三爻居下卦之終,上卦之始,正處於天地交匯之人道樞紐,故【鄭注】謂其『參贊天地之化育』。此『參』當讀為cān,取『參贊』之義,彰顯人道貫通天地之特殊地位。

【春秋元命包】云『陽成於三』,指明陽爻之氣至三爻方得圓滿。在三畫卦中,第三畫成就乾體;在六畫卦中,九三雖居人道,實承乾德之全,故【周易】特以『君子』稱之。虞翻注引『十言之教』(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消、息),其中『消息』二字尤見精微。剝卦【彖傳】『君子尚消息盈虛』,正是以陰陽消長之理貫通三才之道。

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既顯剛健不息之乾德,又含戒慎恐懼之人道智慧。其餘五爻皆以『龍』喻,唯此爻特標『君子』,蓋因龍象天道,君子則盡人道以通天地。王弼所謂『居三極之道,可上可下』,正是此爻精義所在。處此位置者,當效法天地運行之則,把握陰陽消長之機,方能真正實現『參贊化育』之功。

縱觀易理,九三之『君子』實為貫通天人之樞紐。其既得乾德之剛健,又具人道之明睿,在陰陽消息之間把握盈虛之理,在六爻變動之中守持中正之道。此正是【繫辭傳】『三多凶』而能『終日乾乾』的根本所在,亦為後世『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修行法要。

以上內容圍繞【周易】經傳及漢魏古注展開論述,力求呈現傳統易學對九三爻位的理解。若有其他經學問題,可繼續交流探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