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53|回復: 1

[儒家学说] 刘向【新序】卷7士诗解13景公病卜韩厥因告赵氏孤儿犹在赵武率众灭屠岸贾族程婴自杀还愿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10-20 20:5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刘向【新序】卷7士诗解13景公病卜韩厥因告赵氏孤儿犹在赵武率众灭屠岸贾族程婴自杀还愿
题文诗: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已死皆喜.然赵氏真,
孤儿乃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
晋景公病,卜之大业,胄者为祟,公问韩厥,
韩厥知赵,孤存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
者赵氏乎?自中行衍,皆嬴姓也.中行衍之,
人面鸟,降佐,及周天子,皆有明德,
下及幽厉,无道,叔带去周,适晋事吾,
先君缪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
今及吾君,独灭之赵,国人,哀之故见,
龟筴出现,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
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景公,乃以韩厥,
谋立赵氏,孤儿召匿,宫中诸,将入问病,
景公因,韩厥众以,胁诸将见,赵氏孤儿,
孤儿名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难屠,
岸贾为之,缫以君命,幷命群臣.倘若非然,
庸敢作难?微君之病,群臣固将,请立赵后,
今君有命,群臣愿之.于是乃召,赵武程婴,
遍拜诸将,与婴赵氏,攻屠岸贾,灭其族.
复兴赵氏,田邑如故.赵武冠为,成人程婴,
乃辞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
我非不能,死思立赵,氏后今子,既立成人,
赵宗复故,我将下报,赵孟,公孙杵臼.
赵武号泣,固请曰武,愿苦筋骨,报子至死,
而子忍弃,我而死乎?婴曰不可,彼以我为,
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下报,之是以我,
事为不成.遂以.赵武服哀,三年,
祭邑春秋,祠之不绝.君子:程婴公孙,
杵臼可谓,信交厚士.婴之自杀,下报亦过.
【原文】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儿乃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病,卜之,大业之胄者为祟,景公问韩厥,韩厥知赵孤存,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行衍皆嬴姓也。中行衍人面鸟嶵,降佐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缪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及吾君,独灭之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筴出现,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景公乃以韩厥谋立赵氏孤儿,召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病,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氏孤儿,孤儿名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缫以君命,幷命群臣。非然,庸敢作难?微君之病,群臣固将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愿之。』于是乃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俱与程婴赵氏攻屠岸贾,灭其族。复兴赵氏田邑如故。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思立赵氏后,今子既立为成人,赵宗复故,我将下报赵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号泣,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弃我而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皆先我死,今我不下报之,是以我事为不成也。』遂以杀。赵武服哀三年,为祭邑,春秋祠之,世不绝。君子曰:『程婴公孙杵臼,可谓信交厚士矣。婴之自杀下报亦过矣。』
【译文】
将军们认为赵氏孤儿已经死了,都很高兴。但真正的赵氏孤儿还在,程婴终于和他一起藏身在山裡,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生了重病,占卦的结果,说是大业的后人当中不如意的在作祟。景公问韩厥大业的后人中谁过得不称心,韩厥知道赵氏孤儿还活著,就说:「大业的后人,在晋国断了香火的,大概就是赵氏了吧!从中衍以来就都姓嬴,中衍人面鸟嘴,降世辅佐商朝天子太戊。他的子孙辅佐周朝历代天子,都表现了光明的品德,到了幽王、厉王,暴虐昏庸,叔带就离开周王朝到晋国去,在我们的先君缪侯手下办事,从那时到成公,赵氏每一代人都曾建有功勳,没有断过香火.现在传到主上,偏偏灭绝了赵氏宗族,国内人民都为赵氏悲痛,所以显现在卦象上,希望主上好好对待这件事。」
景公问:「赵氏还有嫡系子孙吗?」韩厥把实情原原本本告诉了景公。景公和韩厥商量恢复赵氏孤儿的地位,把孤儿召来,藏在宫裡。将军们来探望卧病的景公,景公借著韩厥的兵力来逼迫将军们,叫赵氏孤儿出来,孤儿的名字叫做武。将军们无计可施,就说:「从前下宫的叛乱,是屠岸贾操纵的,他伪造主公的命令,把我们全都召去,不然,谁敢作乱?如果不是主上您生病,我们本来就打算要求恢复赵氏嫡传后代的地位,现在主公既下了命令,我们都愿意服从。」于是叫赵武、程婴一个一个地拜谢将军们,将军们就跟程婴、赵氏一起攻打屠岸贾,把他满门抄斩。赵氏原来享有封地,也如数还给了赵氏。赵武二十岁行了冠礼,取得了成年人的资格,程婴就辞去大夫职务,对赵武说:「从前下宫事变,大家都不惜性命,我不是怕死,只的是想把赵氏的后代拉扯大,现在您已经长大成人,赵氏也恢复了原有的地位,我要下黄泉去,向赵孟和公孙杵臼报告了。」赵武失声痛哭,苦苦哀求道:「我愿意尽心竭力报答您一辈子,您忍心丢下我而死吗?」程婴说:「不行。他们认为我能够把抚养你这件事办成,所以都在我之前殉难了,假如我不下黄泉向他们报告,那他们就会认为我没把事情办好。」于是就自杀了。赵武为他穿了三年孝服,画出祭田,春秋两季按时拜祭,世世代代没有断过。君子说:「程婴和公孙杵臼家。可以说是笃守信义的忠诚之士了。程婴为了向死者报告而自杀 ,也有些过头了。」
付巧 發表於 2025-4-24 20:28 | 顯示全部樓層
《新序》赵氏孤儿事考论:忠义精神与史传叙事之辨

刘向《新序》卷七所载赵氏孤儿事,实为春秋义士精神之典范。此段文字虽简,然蕴含三重深意:一曰忠义之节,二曰天道之显,三曰史笔之微。

考其本事,程婴匿孤十五载,非徒保赵氏血脉,实存晋国忠良之种。《左传·成公八年》载"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与《史记·赵世家》详述不同,而刘向取法史迁,以韩厥为关键人物,此中可见汉代士人之历史观。韩厥告孤一节,尤显士大夫"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品格,其言"大业之后"云云,正合《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理。

景公之病而卜,实为叙事机杼。大业者,皋陶也,赵氏之远祖。《尚书·皋陶谟》载其明刑弼教之功,今其后裔蒙冤,故天降灾异以警人主。此与董仲舒"天人感应"之说相契,足见刘向糅合经学与史传之笔法。韩厥乘时进言,非惟智也,亦达天人之际矣。

程婴之死,尤堪玩味。《礼记·曲礼》云"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婴之存孤,已全其信;事成自杀,更完其节。此与豫让"士为知己者死"同出一辙,而较之尤烈。刘向列此事于"节士"篇,正是彰明"死或重于泰山"之义。然《国语》但言"赵武冠",不及程婴结局,是知汉儒重义之甚也。

至若屠岸贾之诛,史迁详其族灭,刘向略之,盖因《新序》旨在彰善,非为志恶。此与《春秋》"善善恶恶"之旨暗合。赵武复仇,非私怨也,乃"讨贼复礼"之大义,故书"率众"而不书"率兵",明其为正义之举。

今观此段,文虽简古,而义理昭然。程婴之忠、韩厥之智、赵武之勇,皆可为万世法。刘向采撷旧史,非徒记事,实欲立人极、正人伦。学者读此,当思太史公"人固有一死"之言,更当体认孟子"舍生取义"之训。世道虽异,其理一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