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07|回復: 1

[其他] 宋应星【论气】卷2气声3诗解气得势声乃生不得势气绥甚势至气至天地之气应之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6-1 20:3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宋应星【论气】卷2气声3诗解气得势声乃生不得势气绥甚势至气至天地之气应之
题文诗:
曰:高山瀑布,悬崖百仞,激溅深涧,
之中闻者,惊魂丧魄,敝瓮欹侧,覆水沟渠,
不见有声.其水,其注同而,声施异者,
为之何也?曰此所,谓气势也.气得势而.
生焉.不得其势,气则绥甚.岂惟飞泉,
彼同攻木,斤锯之声,或杂军市,之喧或合,
桑林之舞,而已至于,持椎攻木,灭颖数寸,
移晷寂然,岂非势,有不立哉?剖金银而,
效用椎斧,之下何其,砉然而竭,力剪镊间,
则功已奏,微响未闻,其义犹是.方匠氏者,
之游刃与,持断势至,而气至焉,气至天地,
之气应之.通乎斯理,而声音之,道思过半.
至道至高,至高德高,德高情深,情真义深,
真情势致,势致气致,情通天地,势高声致.          【原文】气声三或问:高山瀑布,悬崖百仞,而激溅深涧之中,闻者惊魂丧魄,而敝瓮欹侧,覆水沟渠,不见有声。其水同,其注同,而声施异者,何也?
曰:此所谓气势也。气得势而声生焉。不得其势,气则绥甚。岂惟飞泉而已,彼同一攻木也,斤锯之声,或杂军市之喧,或合桑林之舞,至于持椎攻木,灭颖数寸,而移晷寂然,岂非势有不立哉?剖金银而效用,椎斧之下,何其砉然,而竭剪镊之间,则功已奏,而微响未闻也,其义亦犹是也。方匠氏之游刃与持断也,势至而气至焉,气至而天地之气应之。通乎斯理,而声音之道思过半矣。
【注释】气声三
或问:高山瀑布悬崖百仞ren(释:仞为古代计量单位,一仞合七、八尺),而激溅深涧之中,间者惊魂丧魄,而敝翁(注:作者宋应星的谦称)欹qi侧(释:1倾叙、歪斜2歪倒摇愰的样子),覆水沟渠,不见有声。其水同,其注同,而声施异者,何也?曰:此所谓气势也。气得势而声生焉,不得其势,气则缓甚。岂惟飞泉而已,彼同攻木也,斤锯之声,或杂军市(释:军市1古代军队驻扎地或临时屯戊地的集市,由军队管理收税用于官兵。据【商君书·垦令】『轻惰民不得游军市』。【三国志·吴志·潘璋传】『征伐止顿,便立军市』)之喧,或合桑林之舞,至于持椎zhui(释:通『槌』敲打东西的工具)攻木,颖数寸,而移晷gui(释:日影移动,指经过了一段时间)寂然,岂非势有不立哉?剖金银而效用,椎斧之下,何其砉xu,hua然(释:象声词,开启、折断、撕裂声),而竭力剪镊之间,则功已奏,而微响未闻也,其义亦犹是也。方匠氏之游刃与持断也,势至而气至焉,气至而天地之气应之。通乎斯理,而声音之道思过半矣。                    
赵就改的 發表於 2025-5-1 04:5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气·气声》章句阐微
宋应星《论气》卷二"气声"篇所论,实为传统气论哲学在声学现象中的精妙运用。今就所引章句,试作三点学术阐发:

一、气势相生之理
"气得势声乃生"一句,深得《周易》"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之旨。瀑布惊雷与沟渠无声之别,正在"势"之有无。朱子《周易本义》释"势"为"自然之机括",宋氏以水喻气,揭示声之发生非徒物质运动,实乃天地之气遇势而发的自然显化。此论上承张载《正蒙》"太虚即气"说,下启王夫之"理势相成"论,构成明末气学重要环节。

二、声气感应之辨
"势至气至,天地之气应之"暗合《乐记》"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的声气观。考《考工记》"凫氏为钟"郑玄注:"钟声之大者,必待气盛而后发",可知宋氏将工艺经验上升为哲学认知。其以"敝瓮欹侧"对比"悬崖百仞",恰如《庄子·齐物论》"天籁""地籁"之辨,揭示声之本源在气之激荡程度。

三、绥急辩证之道
"不得势气绥甚"之"绥"字,当从《尔雅·释诂》"安也"本义解。气绥则声寂,此理可参《淮南子·天文训》"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的生成序列。宋氏通过水势缓急的具象观察,演绎出"气-势-声"的辩证关系,较之王廷相《慎言·道体篇》"气有偏盛,遂为物主"说更为具象化。

要之,此段文字虽简,却贯通三才之道:以水喻气明其质,以势论声阐其用,以天地应之证其体。宋氏熔铸匠艺实践与理学修养,在气论传统中开辟出声学研究的实证路径,较之方以智《物理小识》的声学论述更显朴学本色。读者若能结合《天工开物》诸器图示,更可见其"格物致知"的实学精神。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