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65|回覆: 0

[古文觀止] 劉向【說苑】卷8尊賢詩解4不遇明主賢士為庸取與知廉睹小知大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6-15 15: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劉向說苑卷8尊賢詩解4不遇明主賢士為庸取與知廉睹小知大
題文詩:
,說梁王曰:伊尹故有,莘氏媵臣,
湯立以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管仲故為,
成陰狗盜,天下庸夫,齊桓公得,以為仲父.
百裏奚,於路傳賣,五羊之皮,秦穆公亦,
委之以政.寧戚也,故將車人,叩轅行歌,
於康之衢,桓公任之.司馬喜也,髕腳於宋,
卒相中山.范睢折脅,拉齒於魏,後為應侯.
太公望故,田不足以,償種漁不,足以償網,
老婦出夫,朝歌屠佐,棘津迎客,之舍人也,
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齊故,經有:
綿綿之葛,在於曠野,良工得之,以為絺紵,
良工不得,枯死於野.不遇明君,幾行乞丐,
枯死中野,猶綿綿葛.眉睫征接,而形於色;
聲音之風,感動乎心.擊牛角而,寧戚商歌,
桓公聞舉;鮑龍跪石,登嵼孔子,為之下車;
堯舜相見,不違桑陰,文王也,太公,
不以日久.故賢聖,之接也不,待久而親;
能者相見,不試而知.故士之接,非必與之,
臨財分貨,乃知其廉;非必與之,犯難涉危,
乃知其勇.舉事決斷,以知其勇;取與有讓,
以知其廉.故見虎尾,知大於狸;見象之牙,
知大於牛.一節見則,百節知矣.由此觀之,
以所見可,以占未發,睹小節足,以知大體.
【原文】  鄒子說梁王曰:『伊尹故有莘氏之媵臣也,湯立以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管仲故成陰之狗盜也,天下之庸夫也,齊桓公得之以為仲父。百裏奚道之於路,傳賣五羊之皮,秦穆公委之以政。寧戚故將車人也,叩轅行歌於康之衢,桓公任以國。司馬喜髕腳於宋,而卒相中山。范睢折脅拉齒於魏而後為應侯。太公望故老婦之出夫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齊。故詩曰:「綿綿之葛,在於曠野,良工得之,以為絺紵,良工不得,枯死於野。」此七士者,不遇明君聖主,幾行乞丐,枯死於中野,譬猶綿綿之葛矣。』
【原文】
  眉睫之徵,接而形於色;聲音之風,感而動乎心。寧戚擊牛角而商歌,桓公聞而舉之;鮑龍跪石登嵼孔子為之下車;堯、舜相見不違桑陰,文王舉太公不以日久。故賢聖之接也,不待久而親;能者之相見也,不待試而知矣。故士之接也,非必與之臨財分貨,乃知其廉也;非必與之犯難涉危,乃知其勇也。舉事決斷,是以知其勇也;取與有讓,是以知其廉也。故見虎之尾,而知其大於狸也;見象之牙,而知其大於牛也。一節見則百節知矣。由此觀之,以所見可以占未發,睹小節固足以知大體矣。

蘇勻帖 發表於 2025-8-2 0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說苑·尊賢】篇"不遇明主賢士為庸"章義疏

劉向【說苑】卷八【尊賢】篇所載鄒孟子說梁王事,實為戰國時期"明主識賢"命題之典型例證。此章以伊尹、管仲、百裏奚三賢際遇為經緯,揭示"士之顯晦,系乎所遇"的深層政治哲學。

一、微賤之士與非常之遇
伊尹為有莘氏媵臣而佐湯成王業,管仲出成陰狗盜而相桓公霸諸侯,百裏奚自五羊之皮而助穆公顯西戎。此三子者,皆起於微賤而終列鼎鼐,其關鍵在"明主能識非常之器"。按【呂氏春秋·本味】載,湯三聘伊尹,實破"庖人不得預政"之常制;【管子·小匡】記鮑叔牙"君欲霸王,非管仲不可"之諫,尤見齊桓超邁俗見之器識。此正印證【荀子·君道】"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勢"之論。

二、取與之辨與睹微知著
文中"取與知廉,睹小知大"八字,實為觀人之要術。【韓非子·說林上】載管仲論鮑叔牙"分財多自與"非貪而知貧,即此"取與知廉"之註腳。昔周公"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以待白屋之士,孔子謂"視其所以,觀其所由",皆與此章觀人於微、察德於細之理相通。明主之所以能拔賢於草萊,正在其具備"見驥一毛,知其善走"的洞察力。

三、歷史語境下的現實諷喻
鄒孟子說梁王事雖不見於【孟子】七篇,然與【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章主旨暗合。劉向編錄此章於【尊賢】,實有針砭漢元帝時"俗儒不通時務"之深意。觀【漢書·元帝紀】所載"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可知此章以戰國故事為喻,呼籲當政者突破身份桎梏而舉賢任能,與同書【君道】篇"尊賢者王,貴賢者霸"形成經權互證。

要之,此章通過歷史人物的命運對比,構建起"賢者待明主而顯"的敘事邏輯。其價值不僅在於記錄先秦尊賢思想,更在於為後世提供"非常之人待非常之主"的政治範式。班固【答賓戲】所謂"應龍潛於潢污,魚黿媟之",正可為此章作一註腳。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