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47|回覆: 1

[其他] 【鶡冠子】卷上3夜行詩解至道無形精誠真情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9-25 19:2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鶡冠子】卷3夜行詩解至道無形精誠真情
題文詩:
情生天地,天地有情,道成,道為;
刑也,德也.四時也者,歲驗信;
度數也者,天地之;陰陽相和,萬物生;
五行生克,所以成;經天,各行;
五音調和,不相奪倫;五聲方言,人民情;
五味之和,因所異;賞罰也者,上下相.
此皆有驗,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者道也,
至道隨而,不見其後;至道迎而,不見其首,
成功遂事,莫知其狀;圖弗能載,名弗能舉,
強為說曰: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芴乎,
中有物乎;窅乎冥乎,中有精乎.至精真誠,
致信究情,達性暢情,復反無貌,無形有情.
真情至神,不能,不為人業.聖貴夜行,
夜行情行,真情所至,通無化有,以無御有.

【原文】
天,文也;地,理也;月,刑也;日,德也。四時,檢也;度數,節也;陰陽,氣也;五行,業也。五政,道也;五音,調也;五聲,故也;五味,事也。賞罰,約也。此皆有驗,有所以然者,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成功遂事,莫知其狀。圖弗能載,名弗能舉。強為之說曰: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芴乎,中有物乎;窅乎冥乎,中有精乎。致信究情,復反無貌。鬼見,不能為人業。故聖人貴夜行。
【注釋】

1、  天,文也;地,理也;月,刑也;日,德也:『文』,紋理,圖像。『理』,脈理。『刑』,減殺,與『闕』同義。『德』,恩德,施與。【管子·心術】『化育萬物謂之德』。

2、  四時,檢也;度數,節也;陰陽,氣也;五行,業也:『檢』,法度,法式。『度數』,日月陰陽運行之規律。『節』,制限,節制。『陰陽』,萬物之所生。【莊子·則陽】『陰陽者,氣之大也』。『業』,功業,材幹,作用。張金城曰:『五行為五材者,【尚書·洪範】疏曰:【書傳】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

3、 五政,道也;五音,調也;五聲,故也;五味,事也:『五政』,五星。『五音』,宮商角徵羽。『調』,和也(【廣雅·釋詁三】)。『五聲』,各地之方言口音。陸佃曰:『五聲因習而異,在齊而齊言,居晉而晉言,斯謂之故。』『五味』,辛酸咸苦甘。『事』,治,調製。

4、  賞罰,約也:『約』,預先規定。

5、  此皆有驗,有所以然者,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驗』,證驗。

6、  成功遂事,莫知其狀。圖弗能載,名弗能舉:『圖』,畫。『載』,繪。『名』,文字。『舉』,說明。

7、  強為之說曰: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芴乎,中有物乎;窅乎冥乎,中有精乎:『芴乎芒乎』猶『惚乎恍乎』。『窅乎冥乎』猶窈乎冥乎。『窈』,深遠。『冥』,幽暗。

8、  致信究情,復反無貌:『致』,至,達。『信』,誠,真實。『究』,探究,探求。『情』,實情。『復』,又。『反』同『返』。

9、  鬼見,不能為人業:『鬼見』,謂道之神出鬼沒。『業』,行為,作為。

10、故聖人貴夜行:『夜行』,本指在夜間行道,引申為在幽冥之中探索。

〔參考譯文〕

     天有紋,地有理。月主刑殺,日主化育。四時運行各有法度,日月陰陽之運行各有制限,陰陽所生之萬物是由氣生成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各有作用。五星之運行各有其道,宮商角徵羽五音是調和而成,各地的方言口音是長期習用而成,五味是調製而成。賞罰是預先規定的。這些都是有證驗的。其中的道理,(如同老子的『道』一樣),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功成事遂,亦不知道的形狀。用圖畫不能繪出,用文字不能說明。勉強的用語言描述它們: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然而探求其真實,探究其實情,返回到無形之貌。道,神出鬼沒,非人力所能左右,所以聖人非常重視『夜行』。
孔世 發表於 2025-4-27 06:33 | 顯示全部樓層
【鶡冠子·夜行】章義疏解

【鶡冠子】此章以"夜行"為喻,闡發至道無形而精誠可通的哲學要義。其文雖簡奧,然統攝天人,貫通形上形下,誠黃老之學之精微者也。今試為疏解如次:

一、天道人情之本真
"情生天地,天地有情"二句,實為全篇樞要。先秦"情"字本訓"實"(【墨子·非攻】"情不知其不義也"),此處兼含實相與情感二義。天地以情相感,猶【周易·咸彖】"天地感而萬物化生"之旨。天道顯為日月四時之文理,地道呈為陰陽度數之節律,此即【老子】"道法自然"之具體展現。"月刑日德"之說,與【黃帝四經】"刑陰德陽"相合,蓋月主肅殺為刑,日主生長為德,二者迭運而成歲功。

二、度數節律之妙用
"四時檢歲"之說,深得古曆法精義。【周髀算經】云:"四時者,陰陽之推移也。"古人以四時八節為天道信驗,所謂"度數"即律歷度量之准。【淮南子·天文訓】言"天地之大矩",正與此"天地之節"相發明。陰陽和合而萬物化醇,此中"氣"字尤須着眼,【管子·內業】"精氣為物"之說,可為此處註腳。

三、夜行體道之工夫
篇題"夜行"二字最耐尋味。蓋白晝所見皆形器之粗,唯入夜澄觀,方能洞見天道精微。此與【莊子·知北游】"無思無慮始知道"冥合。所謂"至道無形",非謂道體虛無,實言其超越形器認知;而"精誠真情"正是體認此道的工夫進路,【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可相印證。

要之,此章以天地為體,以四時為用,以精誠為功,完整呈現黃老學派"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維範式。其將冷峻的宇宙法則(刑德度數)與溫熱的主體情志(精誠真情)統合無間,較之【老子】"天地不仁"說更顯圓融,實為戰國道家思想發展之重要環節。讀者若能於"夜行"之際反觀自照,或可窺見其中三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