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48|回复: 1

[其他] 《鹖冠子》卷上3夜行诗解至道无形精诚真情

[复制链接]
+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1-9-25 1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鹖冠子》卷3夜行诗解至道无形精诚真情
题文诗:
情生天地,天地有情,道成,道为;
刑也,德也.四时也者,岁验信;
度数也者,天地之;阴阳相和,万物生;
五行生克,所以成;经天,各行;
五音调和,不相夺伦;五声方言,人民情;
五味之和,因所异;赏罚也者,上下相.
此皆有验,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者道也,
至道随而,不见其后;至道迎而,不见其首,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
强为说曰: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芴乎,
中有物乎;窅乎冥乎,中有精乎.至精真诚,
致信究情,达性畅情,复反无貌,无形有情.
真情至神,不能,不为人业.圣贵夜行,
夜行情行,真情所至,通无化有,以无御有.

《原文》
天,文也;地,理也;月,刑也;日,德也。四时,检也;度数,节也;阴阳,气也;五行,业也。五政,道也;五音,调也;五声,故也;五味,事也。赏罚,约也。此皆有验,有所以然者,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强为之说曰: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芴乎,中有物乎;窅乎冥乎,中有精乎。致信究情,复反无貌。鬼见,不能为人业。故圣人贵夜行。
【注释】

1、  天,文也;地,理也;月,刑也;日,德也:“文”,纹理,图像。“理”,脉理。“刑”,减杀,与“阙”同义。“德”,恩德,施与。《管子·心术》“化育万物谓之德”。

2、  四时,检也;度数,节也;阴阳,气也;五行,业也:“检”,法度,法式。“度数”,日月阴阳运行之规律。“节”,制限,节制。“阴阳”,万物之所生。《庄子·则阳》“阴阳者,气之大也”。“业”,功业,材干,作用。张金城曰:“五行为五材者,《尚书·洪范》疏曰:《书传》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3、 五政,道也;五音,调也;五声,故也;五味,事也:“五政”,五星。“五音”,宫商角徵羽。“调”,和也(《广雅·释诂三》)。“五声”,各地之方言口音。陆佃曰:“五声因习而异,在齐而齐言,居晋而晋言,斯谓之故。”“五味”,辛酸咸苦甘。“事”,治,调制。

4、  赏罚,约也:“约”,预先规定。

5、  此皆有验,有所以然者,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验”,证验。

6、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图”,画。“载”,绘。“名”,文字。“举”,说明。

7、  强为之说曰: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芴乎,中有物乎;窅乎冥乎,中有精乎:“芴乎芒乎”犹“惚乎恍乎”。“窅乎冥乎”犹窈乎冥乎。“窈”,深远。“冥”,幽暗。

8、  致信究情,复反无貌:“致”,至,达。“信”,诚,真实。“究”,探究,探求。“情”,实情。“复”,又。“反”同“返”。

9、  鬼见,不能为人业:“鬼见”,谓道之神出鬼没。“业”,行为,作为。

10、故圣人贵夜行:“夜行”,本指在夜间行道,引申为在幽冥之中探索。

〔参考译文〕

     天有纹,地有理。月主刑杀,日主化育。四时运行各有法度,日月阴阳之运行各有制限,阴阳所生之万物是由气生成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各有作用。五星之运行各有其道,宫商角徵羽五音是调和而成,各地的方言口音是长期习用而成,五味是调制而成。赏罚是预先规定的。这些都是有证验的。其中的道理,(如同老子的“道”一样),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功成事遂,亦不知道的形状。用图画不能绘出,用文字不能说明。勉强的用语言描述它们: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然而探求其真实,探究其实情,返回到无形之貌。道,神出鬼没,非人力所能左右,所以圣人非常重视“夜行”。
孔世 发表于 2025-4-27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鹖冠子·夜行》章义疏解

《鹖冠子》此章以"夜行"为喻,阐发至道无形而精诚可通的哲学要义。其文虽简奥,然统摄天人,贯通形上形下,诚黄老之学之精微者也。今试为疏解如次:

一、天道人情之本真
"情生天地,天地有情"二句,实为全篇枢要。先秦"情"字本训"实"(《墨子·非攻》"情不知其不义也"),此处兼含实相与情感二义。天地以情相感,犹《周易·咸彖》"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之旨。天道显为日月四时之文理,地道呈为阴阳度数之节律,此即《老子》"道法自然"之具体展现。"月刑日德"之说,与《黄帝四经》"刑阴德阳"相合,盖月主肃杀为刑,日主生长为德,二者迭运而成岁功。

二、度数节律之妙用
"四时检岁"之说,深得古历法精义。《周髀算经》云:"四时者,阴阳之推移也。"古人以四时八节为天道信验,所谓"度数"即律历度量之准。《淮南子·天文训》言"天地之大矩",正与此"天地之节"相发明。阴阳和合而万物化醇,此中"气"字尤须着眼,《管子·内业》"精气为物"之说,可为此处注脚。

三、夜行体道之工夫
篇题"夜行"二字最耐寻味。盖白昼所见皆形器之粗,唯入夜澄观,方能洞见天道精微。此与《庄子·知北游》"无思无虑始知道"冥合。所谓"至道无形",非谓道体虚无,实言其超越形器认知;而"精诚真情"正是体认此道的工夫进路,《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可相印证。

要之,此章以天地为体,以四时为用,以精诚为功,完整呈现黄老学派"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范式。其将冷峻的宇宙法则(刑德度数)与温热的主体情志(精诚真情)统合无间,较之《老子》"天地不仁"说更显圆融,实为战国道家思想发展之重要环节。读者若能于"夜行"之际反观自照,或可窥见其中三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