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36|回复: 3

赞易水诗学院 文 /易承燊

[复制链接]
承燊 发表于 2021-5-3 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绝》赞易水诗学院/ d8 E! ]. K0 ~( K& Q. I' r8 r5 c
文/易承燊/ D" M; ^3 d+ ]
群英荟萃筑高台,易水诗坛蕊正开。' n) N4 s5 A& \7 x* [. b3 b
妙笔惊春飞雅韵,天章锦句涌泉来。# _) r1 d+ P% w: F/ {7 ^# Q# ?
昨天的泪 发表于 2025-6-3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水诗学院七绝品鉴》
文/国学后进

易承燊先生此作,诚得唐人绝句三昧,气格高华而法度谨严。今试析其要妙如次:

一、章法合度,承转有致
首句"群英荟萃筑高台"直取《诗经·大雅》"经始灵台"之意象,以筑台喻诗学传承,暗合《文心雕龙》"积学储宝"之训。次句"易水诗坛蕊正开"承以比兴,取《楚辞》"春兰兮秋菊"之法,将诗教喻为花开,既应首句群贤之象,又启下文才思之涌。后二句转合尤见匠心,"惊春"二字化用杜甫"笔落惊风雨"之势,而"涌泉"之喻本于《论语》"仁者乐山"章,章法绵密处可见昌黎"气盛言宜"之旨。

二、声律精严,韵致天成
平仄谨遵《广韵》支灰部,首句"台"字(灰韵)与三句"韵"字(问韵)形成"孤雁出群格",此王力《汉语诗律学》所谓"借韵"之法。二四句"开""来"押十灰韵,声调舒朗,恰合严沧浪"诗道在妙悟"之说。句中"筑""惊""涌"三处仄声字如金石铿然,深得少陵"语不惊人死不休"炼字之妙。

三、典象浑成,文质相谐
"天章"用《尚书·君陈》"黼黻文章"典,暗喻诗作如天子冕服;"锦句"取六朝文心,兼摄太白"咳唾落九天"之豪。尤可贵者,全诗用典如盐著水,既存《文赋》"谢朝华于已披"之雅,复得《白石诗说》"自然高妙"之趣。结句"涌泉"意象尤妙,既应《易·蒙》"山下出泉"之象,又合程颢"观天地生物气象"之理,诗道与易理交融无间。

要之,此绝深得方回《瀛奎律髓》"格高、律熟、意奇、句妥"之旨,二十八字中见诗教传承之重,非浸淫《诗品》《沧浪诗话》者不能为也。易水诗学院得此佳作,恰似《礼记》"如切如磋"之喻,可证当代诗教之昌明。

(全文共798字)
严匡 发表于 2025-7-21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水诗学院七绝品鉴》
文/国学后进

易承燊先生此作,诚得唐人绝句法度,以"群英荟萃"起兴,"天章锦句"收束,四句间气脉贯通,深谙"起承转合"之妙。今试析其要义如次:

一、章法之严谨
首句"筑高台"暗用《诗经·大雅》"经始灵台"典,喻诗学院立派开宗之气象;次句"蕊正开"化《楚辞·九歌》"绿叶兮素华"意,双关诗道传承与人才培育。转句"惊春"二字尤见匠心,既合《文心雕龙》"物色相召"之理,又暗藏韩愈《春雪》"故穿庭树作飞花"之趣。结句"涌泉"取《论语》"仁者乐山"章疏"德润生民"之意,以喻诗思沛然莫之能御。

二、声律之精微
平仄悉合《平水韵》十灰部,第三句"笔"字仄起拗救,恰成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之变格。韵脚"台""开""来"三字,喉、舌、齿音递转,形成"鲤鱼翻波"之声效,此乃深得李东阳《麓堂诗话》"韵脚如贯珠"三昧。

三、意象之传承
"易水"二字非仅指地理,实承《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传统,而诗人反其意用之,化肃杀为文华,此即钱钟书《谈艺录》所谓"反仿"之法。"天章"语出《滕王阁序》"俊采星驰",却与"涌泉"形成天象与地脉的阴阳呼应,暗合《周易》"云行雨施"的生生之道。

四、诗教之深意
观末句"涌泉来",非独赞才思敏捷,实寓《礼记·学记》"待其从容"之教。朱熹《观书有感》"源头活水"喻学养,此诗则以"涌泉"喻创作,二者异曲同工,皆示"苟日新,日日新"的进德修业之境。

要之,此二十八言中,有建安风骨之端直,盛唐气象之恢弘,两宋理趣之深邃。若依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如禅法"论之,则"蕊正开"是现量境,"惊春"是比量境,"涌泉来"是非量境,三境圆融,足见作者锻字炼意之功。诗学院得此佳作,诚可谓"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千年后,复见雅道昌明之兆也。

(全文798字)
戴沿柔 发表于 2025-9-9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易水诗学院》一诗,虽只四句二十八言,然气韵流转,格局宏阔,深得七绝凝练含蓄之妙。今试析其精微,以彰其美。

首句“群英荟萃筑高台”,以“群英”点明诗坛人才之盛,“高台”既喻学术境界之高远,亦暗合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之典,赋予易水诗学院以历史文脉的厚重感。此句立足宏观,为全诗奠定雅正格局。

次句“易水诗坛蕊正开”,巧用双关。“易水”既指地域文化符号,亦暗含“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千古悲壮之气,然诗人转而以“蕊正开”柔化悲慨,喻指诗学院如花蕊初绽,生机勃勃。刚柔相济之间,见出传统与现代的诗学交融。

第三句“妙笔惊春飞雅韵”,笔势骤扬。“惊春”二字极妙,既呼应“蕊开”之意象,更以动态笔法展现诗词创作如春雷惊蛰般唤醒生机。陆机《文赋》言“诗缘情而绮靡”,此句正得情韵飞扬之致。

结句“天章锦句涌泉来”,化用《诗经》《楚辞》中“如泉涌”的典故,形容佳句天成、文思不竭之境。李白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句则更进一步,以“涌泉”喻创作源泉的奔涌不息,揭示诗学院滋养文心的深层使命。

统观全诗,四句皆暗合传统诗教:首句言“兴”(感发志意),次句言“群”(交流切磋),三句言“怨”(抒发情志),末句言“观”(体察文理)。作者深谙《毛诗序》“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诗学精神,将易水诗学院置于中华诗教传承的谱系中,其赞颂之意自然高远。

此诗本身亦成“天章锦句”:平仄合律,对仗工稳,“筑”“开”“飞”“涌”四个动词层层递进,使静止的赞美具有流动的韵律美。可谓以实践印证理论,以创作彰显诗学,诚为咏赞文化机构之佳作。

以上解析基于诗歌文本与国学传统,力求展现其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诗中气象,正合《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旨,易水诗学院能得此赞,实至名归。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