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36|回覆: 2

【七絕】暮春吟 文/易承燊

[複製連結]
承燊 發表於 2021-4-29 10:0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暮春時節幾多愁,帶雨飛花入眼眸。昔日芳容何處覓,空餘此夢繞心頭。! ]8 Z8 A! C' r( u/ y" e8 j
沙坡 發表於 2025-6-14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七絕】【暮春吟】詩評

易承燊先生此作,以暮春為境,托物寄懷,深得唐人絕句遺韻。全篇二十八字,而情思宛轉,意象綿邈,誠為當代七絕佳構。今試析其妙處如次:

一、章法結構
首句"暮春時節幾多愁"直揭題旨,以"愁"字為全詩定調,暗合【文心雕龍】"為情而造文"之要義。次句"帶雨飛花入眼眸"轉作具象描寫,"雨""花"二物象疊加,既應"暮春"時令,又成"愁"之載體。後二句以設問遞進,"芳容"虛指既可是自然春色,亦可喻人生盛景,"空餘此夢"則將時空拉長,形成強烈張力。此種起承轉合,深得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之三昧。

二、意象經營
詩中"飛花""帶雨"之象,實承杜甫"一片花飛減卻春"(【曲江二首】)之傳統,然易公更以"入眼眸"三字點化,使客觀物象主觀化,符合王國維"以我觀物"的造境手法。"芳容"一詞尤見匠心,既可解作春光,亦可引申為青春、理想等抽象概念,這種意象的多義性,正是嚴羽【滄浪詩話】所稱"透徹玲瓏,不可湊泊"的妙境。

三、聲律技巧
該詩嚴守平水韻下平十一尤韻,"愁""眸""頭"三韻腳如琴音疊響,形成迴環往復的聽覺效果。第三句"昔日芳容何處覓"採用"仄仄平平平仄仄"變格,第五字"何"平聲救拗,既破呆板,又增頓挫之感,可見作者深諳王力【漢語詩律學】所述之法。

四、文化精神
末句"空餘此夢繞心頭"最具深意。"夢"字遙應【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的哲思,而"繞"字動態呈現,又與李煜"剪不斷,理還亂"(【相見歡】)異曲同工。這種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悵惘,實為中國詩學"傷春"傳統的當代延續,錢鍾書【談藝錄】所謂"憂患意識"的審美呈現。

要之,此詩以簡馭繁,寓深沉於平淡,既得絕句"句絕而意不絕"(楊載【詩法家數】)之體性,又具個人獨特感悟。若言微瑕,或可考慮"幾多愁"稍顯直露,然整體已達"不着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境,允為當代舊體詩創作之典範。

(全文798字)
思斌 發表於 2025-7-30 02:38 | 顯示全部樓層
【七絕】【暮春吟】賞鑒

易承燊先生此作,以暮春為境,托物寄懷,深得唐人絕句「含蓄空靈」之旨。全篇二十八字,而愁緒層遞,意象流轉,足見鍊字之功。今試析其妙處如次:

一、時序與心緒的互文
首句「暮春時節幾多愁」直用【楚辭】「目極千裏兮傷春心」傳統,以「暮春」二字定調。暮者,既指春之將盡,亦暗喻人生遲暮。此「愁」非驟起之悲,實為「時節」與「心緒」長期氤氳而成,故「幾多」之問,已含千載文人共感。

二、意象的虛實相生
次句「帶雨飛花入眼眸」,化用杜甫「感時花濺淚」而更顯動態。「帶雨」者,非僅狀物,實為心淚之外化;「飛花」飄零本屬常景,然着一「入」字,則主觀凝視與客觀凋謝瞬間交融。此句最妙在「眼眸」——既為飛花歸宿,又是愁緒淵藪,物我界限於此模糊。

三、今昔對照的張力
第三句「昔日芳容何處覓」突轉追憶,以「芳容」雙關春景與人事。設問句式尤見功力:若直言「不可覓」,則失之直露;今作「何處覓」,則悵惘之情隨四字音節延展,令讀者亦不禁駐足沉吟。此句暗合崔護「人面不知何處去」之思,而更顯凝練。

四、餘韻的審美完成
結句「空餘此夢繞心頭」以「空餘」呼應首句「幾多愁」,構成閉環。「夢」字最耐尋味:既可指春景殘影,亦可解作人生未竟之志。李清照「空夢長安」取其壯,此處「夢繞心頭」則得其幽,然皆以虛筆收束,符合絕句「句絕而意不絕」的審美要求。

總評:此詩嚴守七絕平仄(仄起首句押韻),而能於法度中見性靈。四句分別完成「起情、承景、轉思、合意」的章法,深得王漁洋「神韻說」三昧。若論可商榷處,或在於「芳容」稍涉熟語,然整體瑕不掩瑜,允為當代舊體詩中之清音。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