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56|回復: 2

[医药临床] 验方七则

[複製鏈接]
郭旭光 發表於 2020-4-16 02: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治鼻出血:丹皮9g,仙鹤草12g,香附12g,阿胶9g(烊化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5天为1个疗程。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鼻出血均有较好疗效。

治胃火牙痛:细辛3g,石膏10g,熟地15g。加水1500ml,浓煎至15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一般服药1剂见效,2剂可愈。

治胃炎:乌贼骨15g,浙贝母12g,元胡12g,大黄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1周为1个疗程。

治毛囊炎:地肤子25g,蛇床子25g。加水煎至2000ml,待温使用。嘱患者先将头发剪短,待药液温度适宜时浸洗毛囊炎症部位,除去脓痂,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治荨麻疹:山楂30g,生甘草15g,当归15g,浮萍15g,荆芥15g,青皮12g,红糖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服后发汗。适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荨麻疹。一般服药3~5剂可愈。

治寒冷性荨麻疹:防风10g,附子10g,桂枝25g,黄芪10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7剂为1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可愈。

治热性荨麻疹:防风15g,丹皮15g,生地25g,白芍15g,白芷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一般服药7剂左右可愈。(郭旭光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覃冒 發表於 2025-6-10 15:28 | 顯示全部樓層
《验方七则辨证用药析义》

郭旭光先生所辑七则验方,实承仲景"随证治之"之旨,今试为析其理法:

鼻衄方以丹皮清血分伏火,仙鹤草收敛止血为君;香附疏肝解郁,阿胶滋阴养血,暗合"治血先调气,止血必宁络"之则。然衄证有肺胃热盛、肝阳上亢之别,此方宜于虚火挟郁者,若遇阳明实热衄血,当合白虎汤加减。

胃火牙痛方取石膏直折胃火,细辛通窍止痛,熟地滋肾水以制火,三味相伍,正合"火郁发之,热者寒之"之妙。然细辛用量宜慎,《本草纲目》明言"不过钱",今用3克已近极限,体虚者当减半。

胃炎方乌贝散合元胡、大黄,乃标本兼顾之法。乌贼骨制酸护膜,浙贝化痰散结,元胡理气止痛,大黄通腑泄热,四者共奏"通降胃腑"之功。然脾胃虚寒者需去大黄,加炮姜9克反佐。

毛囊炎外洗方地肤子、蛇床子相须为用,取"燥湿杀虫"之效。然《外科正宗》强调"疮疡洗涤,当分阴阳",此方宜于湿热型毛囊炎,若见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之阴证,需加桂枝15克温通。

荨麻疹三方尤见辨证精微:
通用方以山楂消积、当归和血、浮萍透表,暗合"血行风自灭"之理;
寒性荨麻疹重用黄芪100克固表,附子、桂枝温阳,深得仲景桂枝加附子汤遗意;
热性荨麻疹方取犀角地黄汤化裁,以丹皮代犀角,白芷代赤芍,既清营凉血,又不失透表之机。

此七方虽为验方,然用药法度严谨:
1. 注重气血调和,如鼻衄方香附配阿胶;
2. 讲究升降相因,如牙痛方细辛之升配石膏之降;
3. 区分内外治法,毛囊炎专以外洗取效。

读者临证运用时,当参《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之训,辨证施治。若鼻衄见脉洪大者,可加怀牛膝15克引血下行;荨麻疹遇湿重者,通用方中宜加苍术10克,方得活法。

(按:本文解析谨守《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旨,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史柴 發表於 2025-7-21 08:33 | 顯示全部樓層
《验方七则》学术评议

郭旭光医师所辑七则验方,确具临床参考价值,然须以中医理论为纲,辨证施治为本,今就方义略作阐发:

一、鼻衄方取丹皮清血分伏火,合仙鹤草收敛止血,佐香附调气机,阿胶滋血络,暗合"血见黑则止"古训。然衄证有肺胃热盛、肝阳上亢之别,若见脉洪大者,宜加黄芩;阴虚者当伍旱莲草。

二、牙痛方以石膏为君清胃火,细辛反佐止痛,熟地滋肾固本,此乃"玉女煎"变法。然临床见齿龈肿胀者,可加升麻引药上行;遇风火牙痛,当佐薄荷、白芷。

三、胃炎方师法"乌贝散"而增元胡、大黄,海螵蛸制酸护膜,浙贝化痰散结,更入大黄通腑,符合"六腑以通为用"之旨。若舌苔厚腻者,可加藿香、佩兰化浊。

四、毛囊炎外洗方取二子相须为用,地肤子清湿热,蛇床子祛风杀虫,煎汤外洗正合"其在外者汗而发之"原则。若见红肿热痛甚者,可加黄柏、苦参增强清热解毒之效。

五、荨麻疹三方尤见辨证精要:山楂方以和营活血见长,佐浮萍、荆芥开腠理,符合"治风先治血"之理;寒性荨麻疹方重用黄芪益卫气,附子、桂枝温阳达表,深得仲景心法;热性荨麻疹方取丹皮、生地凉血,白芷、防风疏风,恰合"热者寒之"之则。

诸方虽简,然君臣佐使配伍严谨,若能辨证准确,量体加减,必收良效。然须申明:中医治病首重四诊合参,上述验方当在明师指导下,据脉证化裁施用。尤其附子、细辛等药,更须严格把握剂量与煎服法。学者当以《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为训,勿执方而废辨证也。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