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58|回覆: 1

[醫藥臨床] 越婢湯治療紅眼病

[複製連結]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仲景所著【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篇。方由麻黃、石膏、生薑、甘草、大棗五味藥物組成,是一首發表清熱之劑。筆者遵【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火郁發之』之訓,近年來應用此劑治療紅眼病(急性細菌性結膜炎),療效滿意。今擇驗案一則,報告如下。

張某,男,21歲,漢族,2019年11月15日初診。訴1周前自覺右眼有異物感,繼而雙目灼熱痛癢,眼淚、眼眵增多,眼瞼浮腫,白晴紅赤,有點片狀結膜下出血,視力受限。當地衛生院予靜點抗生素並用左氧氟沙星眼藥水滴眼治療,效果不明顯,故今日來本院求診。

刻診:見雙目眼瞼浮腫,淚多眵稀,白晴紅赤,有點片狀出血。耳前有明顯壓痛,可捫及淋巴結腫大。舌質紅,舌苔黃,舌面前部紅,無苔,舌面有散在紅點,脈弦數。

診斷:紅眼病(急性細菌性結膜炎)。

治法:祛風散邪,清熱解毒。

方藥:生麻黃8g,石膏(先煎)30g,生薑7片,炙甘草10g,大棗9枚,蒲公英30g,菊花(後下)12g,蟬蛻15g。5劑,分2次,水煎早晚服。囑其禁忌油膩、辛辣之品及海鮮。

5天後二診:患者喜形於色,自述藥盡5劑,諸症頓消。唯見雙目微紅。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略數。屬余邪未盡,原方繼進5劑。5劑藥盡,其症霍然而愈,囑其忌辛辣之品,調以膳食以善其後。

按:紅眼病中醫稱之爲『天行赤眼暴翳』(西醫謂『急性細菌性結膜炎』),其疾乃外感疫癘之毒邪,風火淫郁,更兼肺火之亢盛而致。方中麻黃、石膏發表而清熱;姜、草、棗補土而和中;佐以蒲公英以清熱解毒,菊花,蟬蛻疏風清熱,清肝明目。諸藥相伍,熱邪得清,毒邪得散,藥證相符,邪祛正安,故收快捷之效。(由薇 金振國 丁麗麗 李娜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LQ)

趙委 發表於 2025-4-2 2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越婢湯治療天行赤眼之臨證體悟】

仲景越婢湯本爲風水而設,然其"開鬼門、潔淨府"之組方精義,實爲後世拓展運用留下法門。今觀汪清縣同道以此方化裁治療天行赤眼,深契"異病同治"之旨,余試析其理法如下:

一、病機辨要
天行赤眼暴翳屬中醫"目瘍"範疇,【銀海精微】謂:"目赤腫痛,皆因風熱上攻。"本案患者白睛紅赤伴瞼腫、脈弦數,顯系風熱疫毒壅滯肝肺兩經。蓋白睛屬肺,目爲肝竅,風熱挾毒上攻目系,致氣血纏滯,發爲赤腫。耳前淋巴結腫大、舌現紅點,更是疫毒熾盛之明證。

二、方解精微
原方麻黃配石膏乃仲景清熱透表經典藥對,麻黃開玄府以散風邪,石膏清肺胃以瀉鬱熱,二者相制爲用,正合"火郁發之"之旨。加蒲公英、菊花、蟬蛻三味尤具巧思:蒲公英善解血分熱毒,【本草衍義】載其"化熱毒"之功;菊花稟金秋肅降之氣,能引藥上行清肝明目;蟬蛻輕清透達,既可助麻黃疏風,又能引藥入肝經。如此配伍,使風熱從表而散,疫毒由里而清。

三、臨證啟示
1. 表里分消之要:本案取效關鍵在於把握"表里俱熱"病機,既用麻黃開表透邪,又藉石膏清里瀉熱,避免單純苦寒冰伏之弊。
2. 臟腑同治之妙:在清肺胃鬱熱同時,佐入肝經引經藥,體現"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的整體觀。
3. 量效關係之度:麻黃用至8g而不致過汗,全賴石膏30g先煎制約,此中配伍比例值得玩味。

四、拓展思考
【目經大成】云:"治目不可執一,當詳察其源。"越婢湯本治風水,今移治目疾,啟示我們:經方運用貴在掌握病機共性。凡見風熱壅滯、肺肝同病之證,無論水腫目赤,皆可異病同治。然需注意,若見角膜浸潤、前房積膿等變證,又當參合龍膽瀉肝湯等方化裁。

結語:此案示範了經方活用之典範,其辨治思路既恪守仲景法度,又融匯後世溫病學說,於臨床頗具啟發性。然臨證尚需注意個體差異,若遇脾胃虛寒或陰虛火旺者,又當加減化裁,不可拘泥成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