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美食中國 中醫認為凡寒、熱、風蟲、痰濕、七情所傷皆可導致月經異常,而養血、疏肝、益氣、補腎則是治療月經病的主要大法,下面就介紹以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各9克)為基本方,治療月經病的方法。 4 o6 j( G7 G7 i& l* Y1 v( D/ G8 V% T
1、理氣法:適用於經前兩肋脹滿,疼痛,乳脹脈弦者,選加青皮、香附、木香、佛手、橘葉、玫瑰花、夏枯草等。 ) g% P0 ^0 a4 z+ a8 y+ r
2、血瘀理血法:用於經行不暢,有血塊,惡露不盡者,選加益母草、月季花、澤蘭、丹參、茺蔚子等。若痛有定處,拒按,經血塊多者,選加赤芍、丹皮、桃仁、紅花、元胡、生蒲黃等。瘀重者用三棱、莪朮。 ) C/ f" A4 S- d+ f1 B7 `
3、祛痰化濕法:用於體肥脂厚,痰濕較盛,月經量少者,選加橘紅、半夏、雲苓、車前子、薏米、扁豆花、川朴花、佩蘭。 ; J1 q9 ^5 C$ ~# v( y( ]
4、和胃法:如經行嘔逆瀉利噯氣納呆,選加生麥芽、砂殼、砂仁、陳皮、六曲、枳殼、竹茹等。陰虛選加石斛、麥冬、沙參;胃氣虛選加太子參、白朮等。 / k( a7 h2 E/ v9 v& X9 x6 G
5、補腎固沖法:用於沖任不固,經期延長,腰酸足軟,選加杜仲、寄生、川斷、菟絲子、巴戟、狗脊、鹿角膠等。陰虛者選加女貞子、旱蓮草、何首烏、生熟地、龜板、阿膠等。 / H7 K* S4 d" P* s) A8 ^0 d M6 d
6、溫經逐寒法:用於經冷腹墜,胞宮喜曖,腹冷嘔逆,選加艾葉、肉桂、炮姜、烏藥、沉香等。
, D+ x3 V* d; @ I5 k4 v 7、清熱涼血法:用於熱盛迫血妄行或口渴舌赤脈數,選加地榆炭、黃芩炭、生地炭、側柏炭、草根、荷葉炭等。 & _0 l# b8 B8 I8 \
8、澀經止血法:用於經量過多、崩漏,選加棕炭、仙鶴草、藕節炭、血餘炭、煅龍牡等。
0 f! {* k5 r3 f, ]9 R 9、養血安神法:用於心腎不交,經斷前後失眠諸證,選加浮小麥、炙甘草、大棗、夜交藤、合歡花、龍齒、炒棗仁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