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美食中國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俗諺真是一針見血!要避免牙痛找上門,就要先做好牙齒保健,預防重於治療喔!以下是判斷食物是否容易引起蛀牙的小技巧: 6 c2 j% k* I6 a* i
1、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
5 s" x& e; k- y7 n" `* {9 z
% G: Y" [# V& Z. y0 M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發酵之後,會提供熱能及養分給口腔中的細菌,其中又以單糖類(如紅糖、白糖、冰糖、蜂蜜、果糖、葡萄糖、乳糖等)最容易引起蛀牙。因為口腔中的細菌會將糖分解成葡萄糖及果糖,然後把葡萄糖聚合在一起,成為牙菌斑的基質,讓細菌很牢固的黏在牙齒表面,果糖則與一部分葡萄糖被細菌發酵產生有機酸侵蝕牙齒。其它的碳水化合物如澱粉類,也會被唾液中的澱粉酵素分解成糖,同樣可以被細菌發酵產生有機酸,不過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6 `; {+ y( C" ~/ b* T 2、食物本身的酸度
$ A% `3 y7 g7 T0 g7 G* h+ y( c
$ n1 a+ k3 X. _/ N2 N 某些食物本身的酸度就可以直接溶解琺瑯質,及提供細菌生長所需要的酸性環境,例如:柑橘類水果和碳酸飲料。另外,長期食用維他命 C 嚼片,也會造成琺瑯質的破壞喔!
) c1 m' J( g* b: d3 [ 3、氟的含量 * H5 f) e0 w2 L5 ]& ? N n; b
$ v+ W' S* H* }( ]. \, u& F
眾所皆知,氟可是防止蛀牙最有效的營養素了!當口腔中的酸度強到pH值5.5以下,牙齒的琺瑯質便會逐漸溶解,導致礦物質流失。但是如果酸度被唾液沖淡之後,pH值回升,被溶解的牙齒表面會開始攝取唾液中的鈣和磷重新回到琺瑯質中,稱為再鈣化。氟的存在,可以促進再鈣化的發生,並減緩蛀牙的進行,甚至還能使初期尚未破洞的蛀牙,恢復原來的健康面貌喔!此外,低濃度的氟能抑制細菌產生酸的能力;中濃度的氟能抑制細菌的生長和新陳代謝;高濃度的氟則有殺菌作用。氟在食物中含量極為微少,目前以人工在自來水中加氟1PPM,雖然含氟量低,沒有殺菌的作用,但卻可以降低細菌產酸的能力,減少65%蛀牙的病例喔!但是如果添加的濃度太高,卻會發生反作用,使牙齒上出現褐色斑點,永久無法除去,是非常不美觀的呢! # w3 v( U: I0 g9 b1 l; S
4、食物刺激唾液分泌的多寡
% v0 k' W- W3 Z; ?
1 r" M' U( ^- Q( c 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沖洗牙齒表面殘留的食物與細菌,同時可作為緩衝劑,中和部分細菌產生的酸。而且唾液內含有鈣和磷,能促使脫鈣的牙齒表面再發生鈣化,這些都能幫助避免蛀牙。唾液內還有一些免疫球蛋白,可以抗菌及保護口腔內的黏膜與牙齒。刺激唾液分泌的食物,應該放在每餐的最後再食用,最好的例子就是乳酪,它不但刺激唾液分泌,其高蛋白成分可中和口腔中的酸,並且高鈣、高磷的成分也可以促進再鈣化喔。 5 f4 W/ h) q$ U) z
5、食物的質地
. f9 A# I& ]8 l2 O- C$ n2 M1 a6 j# I+ L! n- e- M) d. `
沾黏性強的食物黏在牙齒上,會不斷地提供原料給細菌製造酸,而增加腐蝕琺瑯質的時間。高纖維食物可以減少蛀牙,特別是生菜,因為不會黏在牙齒上,而且需要較費力的咀嚼,刺激較多唾液的分泌。所以若飯後無法馬上刷牙時,可以將這一類的食物放在每餐的最後才吃,或者喝水清潔一下口腔。硬的食物需要較用力和多次的咀嚼,可以促進牙肉的血液循環,加強牙周韌帶,幫助骨槽的骨質再吸收及新骨質的形成,並預防牙周病。而且可以同時刺激大量唾液分泌,有益口腔保健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