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美食中国 痛经究其病证,不外乎寒、热、虚、实几种,更有经前疼痛、经期疼痛、经后疼痛的不同,平时可根据其不同病性配合食疗或药物预防:
& q' f# q( e% i' Q 1、益母草膏:适用于经前、经期疼痛者,可用益母草500克,加水文火慢慢煎熬成膏,于行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次1匙,每天2次,早晚空腹服。 8 o% e0 {* k: y+ d# y4 S
2、艾叶生姜红糖水:主要针对行经时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至有腹泻患者,可用艾叶、生姜、红糖适量煎汤频频内服,于经期开始即用,连服1―3天。
0 @5 r0 a+ b- Z" A6 v7 t/ s1 X( p 3、泡茶方:其方由香附、元胡、徐长卿各10克,肉桂3克组成,研细末泡茶,每日泡2―3次,于经期服至痛止。
& d- Z; O j1 x5 G! n 4、痛经散:药用肉桂6克、田三七3克、失笑散30克共研末,每日服3克,分早晚2次,于行经前10天起服,连服12天。
# K1 Q/ b" N! S( u: o2 y 5、痫经药物热敷袋:该品系利用化学发热原理,配以多种名贵中草药精制而成,集热疗、药疗为一体的外用药袋,经前及经期腹痛时均可敷于下腹部,其发热温度在40―70℃,可持续使用36―48小时,无副作用。
9 a. _2 M. E: D 6、当归生姜羊肉汤:其方用当归30克、羊肉250克、生姜3片,于经前及经期炖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