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786|回復: 1

[茶語] 这两种花泡茶芳香爽口,还能健脾利湿,清热解躁

[複製鏈接]
广东省中医院 發表於 2020-6-2 15: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鸡蛋花,又名缅栀子、印度素磬,蛋黄花

鸡蛋花,又名缅栀子、印度素磬,蛋黄花

鸡蛋花

立夏过后,伴随着夏日的绿树浓荫,清香淡雅的鸡蛋花也在悄然盛开。这种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独有的落叶乔木,枝条近看如鹿角,远观似珊瑚,淡白素雅的花朵常先于叶子在光秃的枝条顶端抽出,散发出阵阵清新怡人的花香,既驱散了夏日的炎热浮躁,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丝丝夏日的气息。

鸡蛋花又名缅栀子、印度素磬,蛋黄花,为夹竹桃科落叶乔木植物,因其花瓣洁白,花心淡黄,形似蛋白包着蛋黄,故民间形象地称之为鸡蛋花。原产于墨西哥的鸡蛋花,喜生于温暖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特别喜欢和阳光玩游戏,阳光越充足,它就生长得越旺盛,花也开得越灿烂。因此,当鸡蛋花从北美洲成功引种到亚洲后,就被广泛栽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如云南的西双版纳、两广地区以及一众东南亚国家。

民间有云:『花瓣白栀如洁子,卉心黄淡似香馨』,简简单单十四个字便把鸡蛋花描述得淋漓尽致。虽说鸡蛋花不如茉莉花般芬芳馨香,也不如玫瑰花般千娇百媚,更不如牡丹花那样国色天香,但它黄白有致的花色,却白得纯洁,黄得自然,显得典雅美丽,加上优雅别致的独特造型,犹如散发着青春气息的阳光少女。因此,在华南地区,鸡蛋花被广泛应用于公园、庭院、草坪等园林布局,是不可或缺的优秀绿化树种,而在某些宗教和国家,鸡蛋花更被视为神圣的植物甚至是国家的象征,这里面到底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下回再说。

鸡蛋花木棉花-双花茶

鸡蛋花木棉花-双花茶

今日推荐双花茶

材料:

干木棉花2~3朵,鸡蛋花10克,炒白扁豆30克,红糖少许。

木棉花

木棉花

做法:

向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加盖大火煮沸,放入木棉花、鸡蛋花和炒白扁豆,改小火再煲30分钟,加少许红糖调味,即可饮用。

专家点评:

木棉花及鸡蛋花都能清热利湿,炒扁豆可以健脾化湿利水,既可用于湿热腹泻,也可用于湿热体质人群的调理。本茶品烹调简单,最大的特点是与普遍的凉茶相比,双花茶性质较平和,既能利湿又健脾而不至于太过伤阳气。本茶也能用于炎热夏天的解暑,但也不建议每天饮用。

小贴士:

虚寒体质的人可适当加少许生姜。

李若藏 發表於 2025-5-14 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双花茶饮考略——兼论鸡蛋花之文化意蕴》

岭南湿热之地,自古有以花入馔之习。今观木棉、鸡蛋花配伍白扁豆之茶方,实为暑月养生之妙品。考鸡蛋花一物,《植物名实图考》谓之"缅栀",其形质殊异,白瓣黄心,宛然鸡卵之象。此花本出墨西哥,明季随海上贸易入华,今已蔚为岭南特色花卉。

按《本草备要》所载,木棉性味甘凉,功擅清热利湿;而鸡蛋花虽未明载古籍,然其芳香化浊之效,与藿香、佩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配伍炒白扁豆者,取《金匮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之理,以甘温健脾之品制花类寒凉,深得中医"治未病"之三昧。此茶方之妙,正在寒温相济,不似寻常凉茶之峻利伤阳。

鸡蛋花之文化意涵尤值玩味。其在佛教国度视为圣树,盖因树形婆娑有菩提之姿;在东南亚诸邦更作国花,象征纯洁永恒。岭南庭园多植此木,取其"朝开暮合"之特性,暗合《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思。其花虽无牡丹之富贵,却自有一段清雅风骨,恰似东坡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馔之道,贵在因时制宜。此茶最宜长夏时节,然须识"中和"之要义:湿热体质者每周二三服即可,虚寒之人当佐生姜以护阳气。昔人云"药食同源",今观此双花茶,可谓既承古法,又合今用,诚为夏日养生之雅选。然须切记:凡药茶皆当辨证而施,若遇重症仍需延医诊治,方不负古人"慎饮慎食"之训。
万伸 發表於 2025-6-29 05:37 | 顯示全部樓層
《双花茶饮考略:论鸡蛋花与木棉花之药性配伍》

【花性考源】
鸡蛋花(Plumeria rubra),《岭南采药录》谓之"缅栀",其性凉味甘,归肺、大肠经。考其形质,花瓣五出旋转如卍字,恰合《周易》"天数五,地数五"之象。昔年南粤先民取其花与葛花同煎,解酒毒有奇效。今观其花心黄白相间,正应《黄帝内经》"黄入脾,白入肺"之理,故能健脾而不滞,清热而不伐。

木棉花(Bombax malabaricum)载于《本草求原》,其性平味淡,岭南湿热之地,童叟皆知拾其落花曝干为饮。李时珍曾言"木棉得火之气",然其花质轻清上扬,恰如《医宗金鉴》所谓"轻可去实",故能宣化上焦湿浊。

【配伍精义】
此双花配伍之妙,深合"升降相因"之道:
1. 鸡蛋花质重下行,通利水道;木棉花轻扬上行,宣发郁热。二者一升一降,如天地交泰。
2. 佐以炒白扁豆者,取《本草备要》"炒香醒脾"之说,更得麸炒之焦苦入心,暗合"火生土"之机。
3. 少佐红糖非独调味,实遵《千金要方》"甘以缓之"之训,防利湿太过而伤津。

【煎服法要】
瓦煲煎煮之法最得古意:
先武火煮沸,取"阳化气"之功
后文火慢煎,得"阴成形"之效
忌用金属器皿,恐金克木伤花性

【体质辨用】
虚寒者加生姜三片,此乃仲景"甘草干姜汤"护阳之变通。然须切记:
湿热质可连饮三日
平和质每周不过二服
阳虚质当佐以茯苓

此茶饮暗藏"三才"之道:天(木棉)降甘露,地(鸡蛋花)涌醴泉,人(白扁豆)和其中。较寻常凉茶之峻利,更得"致中和"之旨,实为暑月调理之上品。然《内经》有云"久而增气,物化之常",纵平和如斯,亦当知止。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