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44|回復: 0

[中药大全]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複製鏈接]
中草药手册 發表於 2020-5-15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山楂

山楂,核果类水果,核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山楂树

山楂树
山楂简介

药材名:山楂

别名:酸梅子、山梨、山里果子、酸枣,鼻涕团、柿楂子、红果、红果子、山林果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2~0.4cm。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小斑点。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黄色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化学成分:山楂果实含山楂酸、酒石酸、枸橼酸、黄酮类、内酯、甙类、解酯酶及糖类。野山楂果实含山楂酸、槲皮素、绿原酸、咖啡酸、齐墩果酸、枸橼酸、苹果酸、维生素C、核黄素、鞣质、果糖、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种仁含蛋白质、脂肪、腈甙等。叶含绿原酸、槲皮素、山楂酸、熊果醇。

性味:酸、甘、微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禁忌:脾胃虚弱者慎服,胃酸分泌过多者慎用。

山楂果实

山楂果实

山楂的功效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消化不良,小儿疳积,细菌性痢疾,肠炎,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恶露不尽,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山楂的作用

1.促进消化作用

山值含有脂肪酶,能促进脂肪消化,并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

2、对心脏的作用

山植提取物使在体、离体蟾蜍心收缩力增强,且持续时间长。山植酸对疲劳衰弱的蟾蜍心脏停博有恢复跳动的作用。山楂内所含的三萜酸能改善冠脉循环而使冠状动脉性衰竭得以代偿,达到强心作用。

3、降压作用

实验证明,山植有较持久的降压作用。山楂乙醇浸出物静脉给药,能使麻醉兔血压缓慢下降,持续3小时。

4、降脂作用

山植提取物和醇浸膏0.5mg/kg口服能使动脉粥样硬化兔血中卵磷脂比例提高,胆固醇和脂质在器官上的沉积降低。

5、抗氧化作用

山楂水提取液有清除O/2自由基、抑制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减低经O/2诱导的透明质酸解聚作用。

6、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山楂的水煎醇沉制成的注射液皮下注射给药连续9d,可使家兔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血凝抗体滴度、心血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着增强,提示有免疫增强作用。

7、抗菌作用

山楂对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也有抗菌作用;一般对革兰阳性细菌作用强于革兰阴性细菌。

8、防癌作用

在胃液的PH条件下,山楂提取液能够消除合成亚硝胺的前体物质,即能阻断合成亚硝胺。山楂提取液对大鼠和小鼠体内合成甲基苄基亚硝胶诱癌有显着的阻断作用。

9、其他作用

山楂2.5g/kg腹腔注射能显着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持续时间。山植有收缩子宫、促进子宫复原、止痛作用。

山楂干果

山楂干果

山楂的用法

内服:9~12g。--〖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中华本草〗

山楂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一切食积

山楂四两,白术四两,神曲二两。上为末,蒸饼丸,梧于大,服七十丸,白汤下。(〖丹溪心法〗)

2、治食肉不消

山楂肉四两,水煮食之,并饮其汁。(〖简便单方〗)

3、治诸滞腹痛

山楂一味煎汤饮。(〖方脉正宗〗)

4、治痢疾赤白相兼

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红痢蜜拌,白痢红白糖拌,红白相兼,蜜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空心下。(〖医钞类编〗)

5、治肠风

酸枣并肉核烧灰,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6、治老人腰痛及腿痛

棠梂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纲目〗)

7、治寒湿气小腹疼,外肾偏大肿痛

茴香、柿楂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盐、酒调,空心热服。(〖百一选方〗)

8、治产妇恶露不尽,腹中疼痛,或儿枕作痛

山楂百十个,打碎煎汤,入砂糖少许,空心温服。(朱震亨)

山楂的临床应用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疗绦虫病

用鲜山楂2斤(干品半斤,小儿酌减),洗净去核,下午3时开始零食,晚10时吃完,晚饭禁食。次晨用槟榔2两加水煎至1茶杯,1次服完,卧床休息。有大便感觉时尽量坚持一段时间再大便,即可排出完整绦虫。冬天应坐在温水便桶上大便,避免虫体遇冷收缩而不能完整排出。

2、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用20%山楂煎剂加糖矫味,每服200毫升(小儿酌减),每日3次,7~10天为一疗程。治疗24例,全部有效。又有用山楂2两煎服,治轻型及中型菌痢30例,除3例无效外均治愈或好转。或用生热山楂片各1两,加水500毫升煮开5分钟,分2次服(小儿酌减),4~6天为一疗程,亦有效果。

3、用于降低血清胆甾醇

每日用山楂1两,毛冬青2两,分2次煎服。观察20例,治前血清胆甾醇平均253.2毫克%,治后下降至207毫克%,平均每例下降46.2毫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20例中有11例血清胆甾醇降至200毫克%以下,平均每例下降62.9毫克%。认为山楂所起的作用是主要的,因为毛冬青降低血清胆甾醇的效果,各地观察结果颇不一致,目前尚难肯定;而本组病例中有4例曾单服山楂而未用毛冬青,亦取得效果,服药前血清胆甾醇平均为259.7毫克%,服药至第6周时复查,下降至214毫克%。

天噬眼泪 發表於 2025-7-22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山楂药性考辨与临证应用阐微》

山楂者,《尔雅》谓之"朹",李时珍释其名曰:"猴、鼠喜食之,故有诸名"。此物虽为寻常果品,实乃药食同源之佳品。今就古籍所载并合现代研究,详辨其性用如次。

一、本草基原考订
山楂属蔷薇科植物,入药首载于《唐本草》,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辨其"小者似木瓜而酸"。现行药典收载正品有二:一为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 major),一为山楂(C. pinnatifida)。其干燥成熟果实切片入药,以片大、皮红、肉厚者为佳。显微特征可见石细胞群与草酸钙簇晶,此乃鉴别要点。

二、性味归经析义
其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酸能收敛消积,甘可补益和中,温则通行血脉。王好古《汤液本草》谓其"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正合其性。现代研究揭示其所含有机酸(山楂酸、枸橼酸)达6.8%,黄酮类超7.2%,此乃其药理活性物质基础。

三、功效应用发微
1. 消食化积:尤擅消肉食积滞,此乃其"酸胜甘"之性使然。《本草纲目》载其"化饮食,消肉积",现代证实其脂肪酶活性为柑橘三倍,能显著增强胃蛋白酶活性(P70%),此与改善微循环作用相合。

3. 降浊化脂:其降脂效应非独促进胆固醇排泄,更通过上调LDL受体mRNA表达实现。临床观察表明,生山楂每日30g水煎,可使TC平均下降17.6%(P
dunbar 發表於 2025-7-28 23:23 | 顯示全部樓層
《山楂药性考辨与临证应用阐微》

山楂者,《尔雅》谓之"朹",李时珍释其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此物乃华夏特有之药果,其性味功效,历代医家论述颇详。今就典籍所载,参以现代研究,分述如次:

一、本草基原考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E.Br.)或山楂(C. pinnatifida Bge.)之干燥成熟果实。其道地产区以太行山系为佳,秋采切片,阴干为用。观其形:外皮朱砂点染,果肉金黄透褐,横切五核呈星芒之状;嗅其气:清芬醒脾;尝其味:酸甘化阴,诚如《本草备要》所言:"酸甘微温,入脾、胃、肝三经"。

二、药效机理析
1. 消导之功
《本草纲目》载其"化饮食,消肉积"。现代研究证实,其所含解酯酶可分解脂肪,枸橼酸、山楂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此即"消食健胃"之科学内核。尤宜肉食积滞者,常与神曲、麦芽配伍,如《丹溪心法》保和丸。

2. 活血之效
其黄酮类成分可扩张冠脉,三萜酸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此与《医学衷中参西录》"化瘀血而不伤新血"之论暗合。临床用于胸痹心痛,常配丹参、三七;治产后瘀阻,多与益母草同用。

3. 代谢调节
现代药理学揭示:山楂提取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调节脂蛋白代谢,此乃"降脂"之机理。其降压作用则与槲皮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

三、临证应用诫
1. 配伍禁忌
脾胃虚寒者当佐以白术、干姜;胃酸过多者需配伍海螵蛸。张锡纯曾警示:"过服反伐生生之气"。

2. 炮制之别
生品长于活血,炒焦增其消导之力,炭用则擅治血痢。《得配本草》详辨:"生用破气,炒用和血"。

四、现代拓展
近年研究发现:
1. 其原花青素可抑制NF-κB通路,具抗炎潜力
2. 熊果酸能调节PPARγ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3. 鞣质成分对志贺氏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结语:
山楂乃药食同源之典范,其应用当遵"酸甘化阴"之旨,把握"消补兼施"之度。现代研究虽阐发其效,然终不离中医整体观之指导。学者宜参古酌今,方能用之得宜。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