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00|回复: 3

[医药资讯] 网友关切创"微量苯酚穴位注射免疫法"的李跃华医生何时坐诊

[复制链接]
吴鹏飞观点 发表于 2020-4-27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这两天再度报道李跃华的消息后,后台有众多读者的留言,大家问了很多问题,经与李跃华医生商量后,由我给全国各地关心他的读者,作一个回复。

读者问:李跃华医生现在好吗?

答:他昨天刚刚参加了一个国际抗疫研讨会,目前心情和精神状态都不错。

读者问:他现在在做什么呢?

答:他每天主要还是在网上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同行们讨论临床治疗新冠病毒的经验,并就他发明的微量苯酚穴位注射法,对求教的同行进行指导。

读者问:吴老师,你自己打了李医生的预防针吗?

答:我9号复工,就请他们夫妇来我公司作客,并由李医生亲自给我做了注射。请见下图。

吴鹏飞接受微量苯酚穴位注射法预防针

吴鹏飞接受微量苯酚穴位注射法预防针

吴鹏飞先生与李跃华医生夫妇合影

吴鹏飞先生与李跃华医生夫妇合影

李跃华医生亲自为吴鹏飞老师进行穴位注射

读者问:李医生何时复诊?

答:目前李医生一方面是专注于在网上指导四面八方的求教者;另一方面是保持与各方联系,继续寻求直接参与国内外重灾区的抗疫机会。短时间内没有复诊的打算。

读者问:我们想找他看病怎么办?

答:我的后台里面,因为各种疾病希望找他看病的不会少于上万人。现在他确实没有精力面对如此众多的患者。只有等疫情过去,他安顿下来后,再通知大家如何找他就诊。

读者问:能不能把李医生的电话给我?

答:不能。提这个要求的比要找他看病的人还多,他没有可能面对如此众多的电话拜访者。目前他的电话已经设置拒绝陌生电话,请大家理解,谅解。

读者问:我们在武汉,可不可以找他打预防针?

答:他门诊没开,也不可能在家里给大家打预防针。他也没有这样的应对能力。建议大家如果想打预防针,可以向身边的专业人员求援,实际上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能进行操作。

读者问:特朗普是不是知道了李跃华的方法?

答:因为有华人医生一直向白宫传递李跃华疗法的邮件,特朗普总统浏览到这样的信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加上他突然提到注射消毒剂这样的匪夷所思的说法,令人不得不这样猜测。

读者问:美国会不会抢先推广这个神奇的方法?

答:不会。特朗普太希望出现奇迹,以掩盖美国抗疫无力的真相。他推荐过鸡尾酒疗法,情况并不好。这一次他没提到穴位、微量这样的概念,直接说注射消毒剂,这会出人命的,让美国医疗界吓了一跳。可以说,这一次全美国的医疗人员,都站到了特朗普的反对面。

读者问:美国医疗界难道没有一个明白人?

答:美国人不承认经络,不知道穴位,把注射消毒剂更是看成是特离谱的胡说八道。有些华人医生虽然认可李跃华的方法,但没有临床数据,没有合法认定,尤其是华人医生在美国卫生系统的地位还不够高,因此很难推动这一疗法。请大家不要担心。

读者问:会不会出现李跃华的方法被外国人恶意在其他国家注册专利?

答:李医生已经提前申请了国际专利,按照规定,可以阻止这样的行为。

读者问:会不会有人将这个技术加以修改,据为己有?

答:全世界提出微量苯酚皮下注射概念的第一人,是李跃华。这是有中国国家发明专利记载确认的。他在这个问题上的首创地位,是任何人也无法抹杀和取代的。

读者问:这个方法的药理,有没有进一步的试验计划?

答:目前已经有一流科研机构,准备就微量苯酚穴位注射方法研究立项,进行动物实验。如果实验得出有效结论,并证实药理机制,这将使李医生方法的科学性,向前推进一大步。

读者问:李医生自己下一步打算如何发展?

答:一个是争取到疫情严重的地区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一个是争取就自己的发明,进行科学、规范的临床试验。

读者问:为什么有关部门不重视李跃华的发明?

答:据我所知,有关部门一直在关注他。很多专家、学者、领导都在为他的事情操心,为他争取行医和研究的合法性安排,只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我相信,不久就应该有一个积极的结果。

读者问:李跃华不被重视,是不是利益集团在后面阻扰?

答:我认为主要还是观念问题。作为一个个体门诊医生,提出这样一个颠覆正统与传统认知的疗法,确实很难让大家接受。至于庞大的众多的利益集团,说老实话,他们暂时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联盟对付一个普通医生,在它们眼里,渺小的李医生根本不构成任何威胁。

读者问:你为什么坚信李医生是对的?

答:直觉。我所有的知识和知觉形成的直觉告诉我,他是对的。

读者问:李跃华为什么不到一些疫情严重的友好国家去一展身手?

答:其实从一开始,各国的华人朋友,国内的民间外交人士,都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最早联系到东亚某国抗疫,是确有其事的,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未能成行。两个月里,我们至少联系过20多个国家。我希望,不久就能有这样的机会,让他为国争光。

读者问:有人说吴老师是在蹭李跃华的热度,你生气吗?

答:像我这样挺他,是要付出巨大精力、顶着一些压力的。把自己的名誉和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捆绑在一起,是需要勇气的。当热度降温之后,大家会发现骂他、捧他、消费他、想利用他的人都渐渐散去了。但是我,还是像最初一样,坚定地站在他身后。

读者问:从支持李医生中,你的收获是什么?

答:关注我的人确实因此增多了。通过这个事件我还收获了双方的友谊。他的夫人有一次在微信中称我为鹏飞哥,令我感动。他的哥哥昨天给我留言说,你送给我外孙的签名本《中华少儿必听》,令我们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这点滴的认同,在我心里,其分量,远远超过此前网上因此对我的一切歪曲和谩骂。

汪柯 发表于 2025-4-4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李跃华医生与苯酚穴位注射疗法的几点思考

近日,李跃华医生的"微量苯酚穴位注射免疫法"再度引发公众关注。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医发展的研究者,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传统医学理论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专业解读。

一、关于穴位疗法的理论基础
穴位注射疗法源于传统针灸理论,其核心在于通过特定穴位刺激,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论述。现代研究表明,穴位刺激确实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这与中医"扶正祛邪"的理念高度契合。

二、苯酚注射的科学性问题
苯酚作为消毒剂用于穴位注射,其安全性尚需严谨验证。中医传统外治法强调"以平为期",任何疗法都需遵循"中和"原则。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用药之妙,贵在适中"。过量使用化学物质可能违背这一原则。

三、关于国际反响的思考
美国医疗界对此疗法的质疑,反映出中西医理论体系的根本差异。《伤寒论》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而现代医学更注重标准化验证。这种认知差异需要理性看待。

四、给关注者的建议
1. 传统医学强调"治未病",日常养生更为重要
2. 任何新疗法都需经过严格验证,不宜盲目尝试
3. 建议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获取专业指导

结语:
中医发展需要创新,但更需恪守"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笔者期待李医生的疗法能通过正规科研渠道获得验证,为抗疫提供新思路。在此期间,建议公众保持理性态度,遵循专业医疗建议。

(全文798字)
韩屋牡 发表于 2025-4-13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李跃华医生与微量苯酚穴位注射疗法的几点思考

近日李跃华医生的"微量苯酚穴位注射免疫法"再度引发公众关注,作为一名长期研究传统医学的学者,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学术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客观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穴位注射疗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已有数十年应用历史。这种将现代注射技术与传统经络理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本质上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从技术层面而言,合格的执业医师掌握规范的注射操作并非难事。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任何新型医疗方法的推广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流程。目前关于苯酚穴位注射的临床数据仍显不足,其作用机制、安全剂量及长期效果尚待更多实证研究支持。传统医学强调"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远比单一技术的应用更为重要。

就李医生目前处境而言,其专注学术交流而非仓促复诊的选择是明智的。医学发展史上,许多创新疗法都需要经历漫长的验证过程。笔者建议关注此疗法的同仁,可以更多关注其理论基础的扎实性及临床数据的可靠性,而非急于寻求个人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中西医理论体系存在本质差异。将基于经络理论的治疗方法简单移植到不承认经络概念的医疗体系,确实会面临理论认知障碍。这提示我们,传统医学的国际化传播需要建立系统的理论阐释和临床转化机制。

对于公众的求医热情,笔者深表理解,但更要强调理性就医的重要性。建议有需求的患者可通过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现有医疗体系中有诸多经过验证的有效疗法可供选择。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医学创新与疫情防控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保持对创新探索的开放态度,也要恪守科学严谨的学术精神。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医学的宝贵经验必将在现代医疗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南桥净士 发表于 2025-5-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微量苯酚穴位注射法"的学理探讨与现状分析

近日李跃华医生及其所创疗法再度引发公众关注,作为传统医学研究者,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学理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专业解析。

一、疗法原理的医学溯源
苯酚作为消毒剂在医学史上确有应用记载,其微量使用符合"以毒攻毒"的传统治疗理念。穴位注射法则源于《黄帝内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理论,现代研究显示穴位注射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二者结合体现了中西医融合的思路,但需注意:
1. 苯酚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2. 穴位选择应遵循经络辨证原则
3. 操作者需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知识

二、当前争议的深层分析
1. 学术争议焦点:
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缺乏大规模临床数据支持
与传统针灸理论存在差异点

2. 社会关注现象:
反映出民众对简便有效防治方法的迫切需求,也暴露出现代医学在突发疫情中的局限性。

三、传统医学视角的建议
1. 对求诊者的建议:
不宜盲目追求单一疗法
可先尝试传统针灸调理
保持理性期待态度

2. 对研究者的建议:
应建立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案
需加强与传统医学理论的对接
建议开展多中心协作研究

四、发展前景展望
该疗法若能得到以下改进,或可成为有价值的补充医学手段:
1. 完善理论体系
2. 标准化操作规范
3. 建立安全评估机制
4. 开展循证医学研究

结语:任何医学创新都需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建议各界以科学态度看待这一疗法,既不过度追捧,也不简单否定。传统医学智慧与现代医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或许能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可能。

(全文798字)
高杉 发表于 2025-5-21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李跃华医生"微量苯酚穴位注射法"的学术观察与回应

诸位关心中医发展的同仁:
近日关于李跃华医生的讨论甚嚣尘上,作为研习传统医学数十载的学者,谨就此事发表几点专业见解。

一、关于穴位注射疗法的学理基础
穴位注射作为中西医结合疗法,其理论基础源自《黄帝内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经旨。现代研究显示,穴位刺激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此与《伤寒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念相合。然具体到苯酚注射,尚需严谨的毒理学研究与临床验证。

二、传统医学视角下的预防观
《千金要方》云:"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防疫强调"避其毒气"与"养正避邪"并举。现行穴位敷贴、艾灸等传统方法,历经千年验证,其安全性有目共睹。任何新型疗法当以"先证后效"为原则,此乃医家操守。

三、关于国际反响的思考
西方医学基于解剖实证,与中医整体观各成体系。《医林改错》有言:"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然中医经络学说乃功能系统,非解剖可见。中美医学对话当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避免断章取义。

四、对求医者的建议
1. 急症患者当优先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2. 慢性病调理可咨询当地执业中医师
3. 任何实验性疗法需确认其合法资质
4. 防疫重在"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日常防护

五、学术期待
建议成立由中医专家、药理学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对该疗法进行:
1. 穴位选择的理论依据审查
2. 苯酚浓度的安全性测试
3. 严格设计的临床对照试验
4. 长期随访的疗效追踪

结语:
《大医精诚》告诫我们:"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在此非常时期,更需秉持科学精神与医者仁心。建议各界以理性态度看待新生事物,给予学术研究应有的时间与空间。若有确切疗效,自当造福苍生;若存疑点,亦需审慎待之。中医药发展当守正创新,既不固步自封,也不冒进失度。

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勉。

国学研究者 谨识
壬寅年仲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壬午月戊戌日|黃帝4722年五月初三日午時| 2025/5/29/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