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11|回復: 0

[中國正能量] 益气温通汤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20-1-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男性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由于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该病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一定的遗传特征,不同的族群,发病率不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提高,而且农村中老年人的发病率比城镇的要低。

庄田畋-益气温通汤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庄田畋-益气温通汤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庄田畋,贵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先后任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等。长期从事男性病、妇科病理论与临床研究。曾发表〖淫羊藿及相关配伍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内经〉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因病机探讨〗〖黄芪抗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实验研究〗等文章。

益气温通汤的配方:淫羊藿五钱(15g)、黄芪一两(30g)、益母草一两(30g)、虎杖五钱(15g)。

益气温通汤的作用与功效: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益气温通汤主治病症:气虚血瘀型的前列腺增生。

益气温通汤的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方解:庄田畋认为,本病病位在精室,与膀胱、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肾气不足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劳力过度、情志刺激、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是常见的发病条件,瘀血、痰浊、湿热是基本的病理因素,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特点。提示治疗原则应以扶元补虚为本、化瘀通窍为标,治虚以补肾为主,治实着重运用通法。

统观全方,重用黄芪为君,大补肺、脾、肾之气;以淫羊藿为臣温补肾阳、强筋健骨,使少火之温补足人体肾气、固源根本;同时佐以辛寒之虎杖、益母草,益气温阳的同时兼以活血通络、行气散瘀,使寒热平衡,阴阳协调,温补而不滋腻,行散却不伤正。全方共凑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之功。

临床加减:阳虚血瘀加附子10克,熟地黄15克,山药、山茱萸、牛膝、炮穿山甲各10克,水蛭15克;气虚血瘀加党参、白术、炮穿山甲、水蛭、升麻、柴胡各10克,甘草5克,当归15克;痰瘀互结加当归、桃仁、红花、牡丹皮、香附、枳壳各10克,延胡索、乌药、五灵脂、赤芍、川芎、玄参、浙贝母各15克;湿热瘀阻加滑石3克,甘草克,瞿麦、大黄、炮穿山甲各10克,车前子、黄柏、桃仁、水蛭、栀子各15克,土茯苓20克。

庄田畋认为,肾气不足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劳力过度、情志刺激、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是常见的发病条件,瘀血、痰浊、湿热是基本的病理因素,本虚标实是病机特点。

贵州中医药大学周学智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愚山老鬼 發表於 2025-4-28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益气温通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学术探讨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作为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其病机与治疗历来为中医男科所重。庄田畋教授所拟益气温通汤,以“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为法,深契《内经》“肾主水”“气化则能出焉”之旨,今试析其理法方药如下:

一、病机阐微:本虚标实,肾气为要
庄氏提出“肾气不足为发病之本”的观点,实源于《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之论。肾阳亏虚则气化失司,三焦水道不利,发为癃闭;气虚推动无力,血行迟滞成瘀,瘀浊互结阻塞精窍,此即“本虚标实”之机。其强调劳力、情志、外邪等诱因,与《诸病源候论》“劳伤肾气,膀胱热结”之说一脉相承。

二、组方精义:温补通调,阴阳相济
方中黄芪一两为君,取其“补三焦之气”(《本草备要》),尤擅升提中气以助膀胱气化;淫羊藿五钱为臣,辛温入肾,既温命门之火,又具“利小便”(《日华子本草》)之效。二者相伍,暗合李东垣“温补元气”之法。佐以虎杖、益母草,一苦寒降泄以化瘀通淋,一辛散微寒以活血利水,既制温药之燥,又成“通因通用”之局。全方四味,体现了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配伍智慧。

三、临证化裁:辨证为纲,分型论治
庄氏加减法尤见功力:
1. 阳虚血瘀型加附子、熟地黄等,取法肾气丸“阴中求阳”,更入水蛭、穿山甲虫类药以搜剔瘀络,契合叶天士“久病入络”理论;
2. 气虚血瘀型配伍补中益气汤骨架,佐以活血之品,体现“益气以行血”的治则;
3. 痰瘀互结型参桃红四物汤合玄参贝母汤意,痰瘀并治;
4. 湿热瘀阻型融八正散与水蛭、桃仁同用,示人“通腑泄浊”与“活血消癥”并重之策。

四、现代验证与思考
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多糖可抑制前列腺组织VEGF表达,淫羊藿苷能调节5α-还原酶活性,而益母草碱、虎杖苷均有抗纤维化作用。然临床运用时需注意:
1. 湿热炽盛者需先清利,慎防温补助邪;
2. 虫类药用量宜循序渐进,中病即止;
3. 结合舌脉微观辨证,如舌下络脉迂曲程度可作瘀血轻重之参。

庄氏此方,既承经典理论,又纳现代研究成果,为BPH的中医治疗提供了重要思路。然病有万变,法无定法,临证仍需谨守病机,方不致胶柱鼓瑟。学者当于“补而不滞”“温而不燥”“通不伤正”三昧中细细体悟,方能得此方精要。

(全文798字)

按:本文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未涉及具体疗效数据,特此说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