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619|回覆: 1

[訓詁學] 甲骨文與【五經】是同一系統,甲骨文研究務必納入經學

[複製連結]
蔡氏意學 發表於 2019-12-5 22: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現代人對字典的認識,是將其當成一個中性的技術意義上的工具,不過在技術上對文字進行收集和解釋。現代人對文字的認識,也是將當成一個中性的技術意義上的工具,不過是表達語言的工具。

但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字典和文字的認識不是這樣的。字典不是中性的工具,文字也不是,研究文字的文字學也不是。

中國的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爲寫此書,許慎據說花了22年。許慎是一位經學家,【說文解字】之前,他寫出了【五經異義】,對當時門派林立的經學觀點進行剖析、評判,希望建立一套系統的、可信的經學系統。

後來許慎發現,既然【五經】都是用文字寫成的,只要把文字的真正含義找到了,五經的真義自然就呈現了,於是許慎都是正文字,來正【五經】,通過探尋文字的真義,來探尋【五經】的真義。這是許慎花如此的精力去對漢字進行系統化整體、剖析的根源所在。他所的工作,實際就是考據,而且是最基礎的考據。

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說:『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

許慎與【說文解字序】

許慎與【說文解字序】

中國學術有兩個時代重視考據學,一個是東漢,另一個則是清朝。重考據的原因是經學出現了混亂,爲有憑有據地確定【五經】的真正含義,必須依賴考據。

我們現在可能會經常看到這樣的說法,說西漢重視『今文經學』,東漢重『古文經學』,甚至有人乾脆說,西漢是『今文學』,東漢是『古文學』。實際這些說法都是不準確的。『今文學』、『古文學』的區分,正是基於文字的。以『今文』寫成的經,叫今文學,以『古文』寫成的經,叫古文學。今古的參照坐標是西漢,西漢的字體叫今文,西漢之前的字體叫古文。

通過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到,因爲今文經典,是用西漢的文字寫成,這意味著這些經典缺乏文字上傳承和證據。古文經是用西漢之前的古文寫成,這意味著這些經是有文字上的證據和傳承的。

西漢初期,朝廷、官方是沒有任何學術的,那時的學術、學問家都在民間。而且那時【五經】並沒有文字化、文本化,也就是說沒有書,主要是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口耳相傳。朝廷爲了籠絡人才,籠絡知識,開始設置並傳擴容博士的職位,尤其是在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這樣西漢的學術,就出現了兩大轉變。第一大轉變是,【五經】的傳授、傳播由口耳相傳轉向文字化。即【五經】文本系統的成熟、定型,這是【五經】才都成爲書。第二大轉變是,學術的主體由私學轉爲官學。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發現了一些古文版的經典。

西漢經學以口耳相傳爲主,再加上朝廷爲鼓勵學術而設立的博士職位,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出現了學術上的山頭林立、門派林立,而且愈演愈烈。口耳相傳意味著學術是個人化的,在傳承上則是一代一代單線相傳的。這就是所謂的『師法』、『家法』。這種所謂的『師法』、『家法』是沒有文字、文獻證據的。

另一個方面,一個獨立的『師法』、『家法』,就是一個獨立的門派,就有機會被朝廷徵召,獲取博士的官位,這是巨大的利益誘惑。在利益驅動下,真真假假的門派就急劇膨脹。這就是西漢末期今文經學的狀態。

兩漢之際,【五經】的文字化工作已經基本實現,這樣朝廷就積累的很多書籍,包括搜羅來的古文經典。以致朝廷不得指派專門的官員,,去負責整理這些書籍。劉向劉歆父子,就是做這個工作的,『領教秘書』。

正是在整理和校對書籍的過程中,劉歆發展出重視文字證據的觀點,這就是考據學的雛形。爲什麼考據學在兩漢之際出現,並未東漢所重視。原因很簡單,因爲這個時候才有了規模化的書籍的積累。而在西漢書籍是匱乏的,文獻資料是短缺的。連書都沒有,當然不可能冒出文字考據的想法。

事實上,儘管西漢文獻缺乏,但是西漢的學問家依然重視證據,不過不是文字上的證據,而是傳承上的證據,就是上面說的『師法』,你所說的觀點,要有老師的傳承,有師承,就意味著有歷史,即更可信。

以劉歆爲開端的東漢儒家,之所以更中古文經學,原因很簡單,因爲這些經典有文字上的證據和傳承,可信度就比空口無憑的要高。因此,並非是重視古文經,而是重視證據。沒有文字證據,每個人都可以憑藉私見而對【五經】做出奇葩的解釋。

這樣以來,東漢的經學也出現了兩大轉變。一個是研究方法上,以文字證據爲主,即以考據學爲主,而非西漢空口無憑的『師法』。第二大轉變,對【五經】的解釋開始統一化、系統化。許慎進行文字研究,寫【說文解字】就是這個大背景下的產物。【五經】的系統化、一體化,到了鄭玄時期才真正解決。

也就是說,文字學一直都是屬於經學的範疇,是經學中最基礎的工作。

遺憾的是,到許慎時代,世人已經對甲骨文毫無所知了。這導致許慎讀文字的理解是有缺陷的。而甲骨文的發現則可以糾正和彌補許慎的缺陷,從而將文字大大推進一步,最終將經學大大推進一步。

中藥龍骨中的甲骨文

中藥龍骨中的甲骨文

但是,非常戲劇的是,甲骨文是在晚清被發現,其研究的高潮則是在民國。而民國則是一個徹底否定經學的時代,一個視義理如草芥的時代。這就導致甲骨文研究成爲無本之木,無頭蒼蠅。

現在中國經濟實現了經濟的崛起,文化的復興和崛起已成主要矛盾。要復興中國文化,必須復興經學,復興經學必然復興文字學,然後將甲骨文研究納入經學系統。

蔡氏意學 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宋頁 發表於 2025-4-10 15:28 | 顯示全部樓層
甲骨文與五經同源論:論文字考據與經學詮釋的內在統一

許慎【說文解字】之編纂,絕非僅爲文字訓詁之事,實乃經學闡釋之根本大業。今人視文字爲中性工具,實乃現代性之誤解。在中國傳統學術體系中,文字學與經學本爲一體,甲骨文與五經實屬同一認知系統,皆爲先王政教之載體,聖賢心法之寄託。

許叔重二十二年殫精竭慮,非爲編撰一工具書,實欲通過"正文字"以"正經義"。其【說文解字序】所言"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道破了中國文字學的本質屬性——文字乃經學之根基,政教之源頭。許君先著【五經異義】,後作【說文】,此中次第,彰顯其學術理路:必先明文字真義,而後能得經籍真諦。

今古文之爭,表面是版本之異,實爲文字傳承之辨。古文經之所以可信,正因其用先秦文字書寫,保留了文字演變的連續性證據。而西漢今文經以當時通行文字書寫,割裂了文字與上古經義的血脈聯繫。許慎選擇以古文經爲本進行文字考據,正是看到了文字形體與經義闡釋之間的內在關聯。

甲骨文之出土,非但與五經無礙,反爲經學提供了更爲古老的文字證據。甲骨文字形中蘊含的原始意象,與【周易】卦象、【尚書】典謨、【詩經】比興、【禮經】制度、【春秋】義例,實有深層呼應。譬如甲骨文"德"字從"彳"從"直",與【尚書】"正直爲正,正曲爲直"之訓完全吻合;"孝"字象子承老形,與【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之義互爲表里。

清儒阮元謂"聖人之道,譬若宮牆,文字訓詁,其門徑也",正道出文字考據與經學闡釋之關係。今日甲骨文研究若脫離經學體系,僅作字形排比、詞義索引,則如同入寶山而空返。唯有將甲骨文納入經學闡釋傳統,方能真正理解殷周文化之延續性,把握五經思想之源頭活水。

文字之學,實爲經學之根基;經學之義,端賴文字以傳承。甲骨文與五經之研究,應當破除現代學科分割之弊,回歸許慎"以字通經"之傳統,重建中國學術之整體性認知。此非復古之思,實爲返本開新之道。
平民百姓 發表於 2025-4-25 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甲骨文與五經之文字系統同源性及經學考據學統緒】

(甲)文字考據與經學本原之辨
許君【說文解字】之撰,非徒文字訓詁之業,實乃經學正本清源之宏構。其"文字者,經藝之本"之論,深契三代學術本相。今觀甲骨卜辭"祀"字作"𠂤",與【周禮】"祭祀之式"相表里;"德"字作"徝",正與【尚書·堯典】"克明俊德"之古義相發明。此非偶然雷同,實因甲骨文與五經同出殷周文化母體,其文字系統本爲經義載體。

(乙)今古文經學辨正新詮
所謂"今文""古文"之分野,當以文字考古爲斷。西漢立於學官之經籍,其文字系統已失商周篆籀之舊觀,如【儀禮】簡牘所見隸變之跡,誠如段玉裁所言"字體屢遷,經義漸晦"。反觀東漢古文學派所據鼎彝銘文,與安陽甲骨實爲同系文字,此即許慎"遵修舊文而不穿鑿"之實證。近世出土之戰國楚簡【周易】,其文字構形尤近甲骨文"卦"字本相,足證古文經學系統之可信。

(丙)甲骨文之經學價值重估
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發凡起例,已見甲骨文與【尚書】【詩經】語例相通之端倪。今更可確證:卜辭"若"字作"𠳅",正解【尚書】"欽若昊天"之古訓;"令"字作"𠄙",可明【周禮】"六命"制度之源流。王國維先生"二重證據法"於此尤顯精當,地下材料與傳世經籍之互證,非特文字考據之突破,實乃經學闡釋學之革命。

(丁)文字學回歸經學之必要
乾嘉學者"由字通詞,由詞通道"之方法論,在今世甲骨學研究中有其新義。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所示祀典系統,與【春秋】"郊禘"制度可相印證;胡厚宣所釋"四方風"卜辭,恰爲【堯典】"宅嵎夷"章之原始註腳。此皆證明:脫離經學體系之甲骨文研究,猶緣木求魚;割裂文字考據之經學闡釋,若煮沙成飯。

結語:文字之學,實乃經學之根荄。今日甲骨文研究,當承許鄭之統緒,繼乾嘉之方法,以文字考據重建經學闡釋系統。如此,則王國維先生所謂"新發見之學問"與舊有之經學,乃得真正貫通,而中華文明之原初智慧,庶幾可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