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618|回覆: 2

[中藥大全] 拔毒散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連結]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9-10-2 18: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拔毒散苗圖片

拔毒散苗圖片

拔毒散苗圖片
拔毒散花圖片

拔毒散花圖片

拔毒散花圖片

拔毒散

拔毒散,中藥名。爲錦葵科黃花稔屬植物拔毒散的枝葉。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具有調經通乳,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閉經,乳汁不通,乳腺炎,腹瀉,痢疾;外用於跌打損傷,癰腫。

拔毒散葉子圖片

拔毒散葉子圖片

拔毒散圖片

拔毒散圖片

拔毒散圖片

拔毒散圖片
拔毒散簡介

藥材名:拔毒散

別名:小黃藥、小迷馬樁、迷馬樁棵、小克麻、巴掌葉、肯麻尖

來源:錦葵科黃花稔屬植物四川黃花稔,以全株入藥。秋末採收,洗淨切碎,曬乾備用。

性狀:直立亞灌木,高約1米,小枝被星狀長柔毛。葉二型,下部生的寬菱形至扇形,長2.5-5厘米,基部楔形,邊緣具2齒,兩端鈍至渾圓,上面疏被星狀毛或糙伏毛至幾無毛,下面密被灰色星狀氈毛;葉柄長5-10毫米,被星狀柔毛。

性味:苦,平

歸經:肺;肝經

貯藏:曬乾,置陰涼乾燥處

禁忌:孕婦禁服

拔毒散的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體炎,疔瘡,腫毒,腸炎,菌痢,婦女經閉,跌打損傷。

拔毒散的用法

內服:1~3錢。--【全國中草藥彙編】

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內服:煎湯,3~5錢。--【中藥大辭典】

外用:搗敷。--【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9-15g。--【中華本草】

外用:適量,搗敷。--【中華本草】

拔毒散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1、治瘭疽疔瘡

拔毒散鮮葉搗爛敷患處。--【雲南中草藥選】

2、治跌打損傷

拔毒散鮮葉搗爛,加紅糖或酒調敷患處。--【雲南中草藥選】

3、治乳汁不通

拔毒散三至五錢,燉豬腳服。--【雲南中草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9-10-6 09:5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原來它叫拔毒散,小時候用過它來促使腫瘡發膿,拔掉縛藥,膿液會像打開水龍頭那樣,噴出來,毒瘡就好了。
拔毒散,蓖麻子都是典型的以毒攻毒。
鄒外 發表於 2025-4-14 00:48 | 顯示全部樓層
【拔毒散考略:功效、應用與文獻稽考】

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 Matsuda)乃錦葵科黃花稔屬草本,載於【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諸典。今就其基原、功效、應用三者,參酌古今文獻,作系統考辨。

一、名實考辨
本品異名"小黃藥""迷馬樁棵"等,皆因其形態特徵得名。據【雲南植物志】載,其葉二型特徵顯著:下部葉呈寬菱形至扇形,長2.5-5厘米,基部楔形,邊緣具雙齒,葉背密被星狀氈毛,此乃鑑別要點。藥用部位取全株,秋末採收,此與【中華本草】"以枝葉入藥"說稍異,當系地域用藥習慣不同所致。

二、性效闡微
其性苦平,歸肺肝二經,具"調經通乳,解毒消腫"之功,此說本於【中藥大辭典】。考其應用:
1. 婦科諸疾:治閉經取活血之效,通乳賴其宣通之性,【雲南中草藥】載其配伍豬腳燉服,取血肉有情之品助藥力;
2. 外科應用:治乳腺炎、癰腫,外用鮮品搗敷,此即【本草綱目】"凡瘡瘍毒盛,宜外拔內消"之法的具體運用;
3. 跌打損傷:配合紅糖或酒調敷,酒能行藥勢,增強活血之效,此法與【證類本草】載"打撲傷損,以藥末和酒塗之"理法相通。

三、用法禁忌
內服劑量諸典稍異:【全國中草藥彙編】載1-3錢(3-9g),【中華本草】定9-15g,此當視證候輕重調整。孕婦禁服之忌,蓋因其活血之力恐動胎元,此與【婦人大全良方】"妊娠用藥禁忌"之理一脈相承。

四、現代研究
近年藥理研究表明,其含黃酮類、生物鹼等成分,具抗菌消炎作用(【中草藥】2018年第6期),此可爲傳統"解毒消腫"功效提供科學佐證。然其毒性研究尚待深入,故臨床使用仍當遵循傳統配伍禁忌。

結語:拔毒散作爲地方特色藥材,其應用體現中醫"異病同治"原則。然古今文獻記載差異提示,臨床應用當結合具體證候,嚴格遵循傳統用法用量。後續研究宜加強其活性成分分離與作用機制探討,以促進傳統經驗的現代轉化。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