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52|回覆: 1

[醫藥臨床] 溫脾祛濕散寒止痛治腰痛

[複製鏈接]
+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7 10: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佐某,女,52歲,2019年4月12日診。訴近一個多月來,晨起常見腰部僵硬難伸舒,伴雙下肢沉重墜,而起床經逐漸運動後,疼痛慢慢緩解轉舒。

診見:體格肥胖,腰肌豐滿發達,體重超標,平時納食可,少運動,大便溏爛,有痰涎,睡眠打呼嚕,舌淡苔滑膩,脈沉滑且澀。因脾統血,主肌肉,可運化水濕,濕性黏膩,寒濕侵襲帶脈則見腰肌伸舒不靈,重墜沉着;風、寒、痰、濕諸邪痹阻經脈或外力所傷,氣滯血瘀,則往往引致腰痛。脈證合參,此乃寒濕痹阻腰痛。

治則:溫脾祛濕,散寒止痛。

臨床選用【傷寒論】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加味治療。

方藥:炙甘草10g,乾薑10g,茯苓30g,白朮20g,牛膝15g,澤瀉20克,杜仲15g,獨活15g,益母草20g,黃芪30g,寄生20g,薏米30g。5劑,水煎後分2次溫服。

另囑:每天晚上,用藥渣復水溫燙腰背及雙下肢,以適合為度,時間30分鐘。

2019年4月18日二診:自述服第1劑藥後第二三天,早上大便排出許多黏膩大便,小便比前多且順暢,腰脊處逐日暖和,痛大減,運動比前靈活,效不更方,守方再進5劑,追蹤至今未見復發,已正常生活工作。

按:【內經】曰:『腰為腎之府』『肝主筋,腎主骨。』腎與膀胱相表里,足太陽膀胱經,任、沖、督、帶脈布於腰間,若年哀天癸竭,肝腎精氣不足以濡養筋骨,勞苦酒色,七情內傷致腎精虧損於內,不榮則痛。

本例患者體態偏肥胖,痰、濕、寒、瘀、虛,均兼一身,所以見腰肌僵硬運動不靈。【金匱心典】曰:『腎受冷濕,着而不去,則為腎着,然病不在腎之髒,而在腎之外腑,故治其法不在溫腎而祛寒,而在燠土以勝水,甘、姜、茯、術,辛溫甘淡,本非腎藥,溫腎着者,原其病也。』

此方一名腎着湯,用於治療腰以下間之寒濕瘀之症,藥症合拍,所以辨證加減用藥10劑,內服外燙而收功。(朱偉傑 曾育林 廣東省英德市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韓次 發表於 2025-4-16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腎着湯加減治療寒濕腰痛驗案析義】

腰痛一證,【內經】辨為"腎之府"病,然臨床所見,非盡屬腎虛。本案患者形體豐腴,痰濕內盛,乃典型脾虛濕困、寒客帶脈之候。其晨起腰僵、下肢重墜,活動後稍緩,正合【金匱要略】"腎着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之述,然病機實系"燠土勝水"而非單純溫腎,此辨證之精要也。

病機有三重樞要:一則脾失健運,水濕下注帶脈,如【醫宗金鑒】所謂"帶脈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十二經脈";二則寒濕痹阻太陽經輸,膀胱經"挾脊抵腰中",陽氣不得宣通;三則久病入絡,氣血瘀滯,故見脈沉滑而澀。三者相兼,形成"濕-寒-瘀"病理鏈條。

方取腎着湯為君,暗合四重法度:乾薑配白朮取"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旨,茯苓佐澤瀉遵"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訓,更妙在加牛膝、獨活引藥下行,杜仲、寄生補而不滯,尤以益母草、薏苡仁通利三焦,黃芪益氣行水,構成"溫-利-補-通"立體治法。外用藥渣燙熨,暗合【理瀹駢文】"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之奧義。

本案啟示有三:其一,腰痛辨治當突破"腎虛"窠臼,細察痰濕瘀滯;其二,經方運用貴在加減,本案保留腎着湯核心藥對(乾薑、茯苓、白朮),佐入流動之品,防其壅滯;其三,形盛之人治脾為先,印證了李東垣"脾胃虛則九竅不通"之論。然須注意,體胖脈沉者需與陽虛水泛之真武湯證相鑑別,前者重在脾濕,後者責在腎陽。

此案成功處在於準確把握"土不制水"病機,通過燠土以暖腰,利水以減重,標本兼顧。然現代臨床類似患者多兼脂代謝紊亂,可酌加荷葉、山楂等化濁之品,更合"治未病"之旨。學者當知,中醫治腰痛絕非"腰痛醫腰",誠如【醫學心悟】所言:"見病醫病,醫家大忌",必先明臟腑經絡之所屬,辨氣血陰陽之盛衰,方能中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