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27|回覆: 1

[醫藥臨床] 固攝利尿湯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姚樹錦,主任醫師,第二、三、四、五、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師承博士導師。清『太和醫室』第四代傳人,陝西省及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姚氏內科診療』代表性傳人,陝西省首屆名老中醫。

組成:益智仁15克,桑螵蛸15克,山萸肉15克,五味子10克,車前子15克,澤瀉10克,白茅根30克。

功效:益腎固攝,利尿通淋。

主治:兒童單純性遺尿,前列腺疾病引起的遺尿、尿頻,尿道綜合症,慢性尿路感染及各種疾病伴有尿頻、尿不利者。

臨床表現:小便失約,尿頻,尿後餘瀝不盡或排尿不暢,小腹憋脹等,舌淡,苔白或白膩,脈弦滑或細弦。

方解:姚樹錦認為本病多為虛實夾雜之證,病位主要在腎與膀胱,但與肺、脾、三焦等臟腑密切相關。虛證主要以腎氣虛為主,實證可表現為濕、熱、瘀等邪氣壅塞導致的腑實。治療即補腎固澀以治本,又要通利膀胱以泄腑實。桑螵蛸可固精縮尿,補腎助陽,尤善於治療腎氣不固引起的遺尿、尿頻。益智仁最長於縮尿以治尿頻、遺尿,與桑螵蛸共為君藥。山萸肉止小便利,秘精氣。五味子可補水之上源,又可補腎滋水而調節水道,與山萸肉為佐藥。故四味藥物酸澀溫補,主入腎經,而起到補腎固澀,縮尿止遺之功效。車前子甘、寒、滑利,可以止痛、利小便。澤瀉善泄腎與膀胱之熱,可利尿消腫而治小便不利,與車前子利水通淋而補陰不足。白茅根清熱利小便。故後三味藥性甘、寒,共為佐藥,起到利尿通淋且可補陰不足之效。七味藥物共奏益腎固澀,通調水道,利尿通淋之功。故全方寒熱共用,攻補兼施,澀而不滯,驅邪而不傷正,金水共補,通調水道,相反相成,並行不悖,彰顯了姚樹錦扶正固本及補髒通腑的學術思想。

加減:夜尿頻繁,加菟絲子,覆盆子,枸杞子;腰酸軟無力,加桑寄生,杜仲;尿頻尿急尿痛加滑石,冬葵子;小便不通,滴瀝刺痛,舌紫暗,脈澀者加王不留行子,車前子;腎陽虛畏寒肢冷加附片,肉桂;咳嗽則遺尿者加黨參,黃芪,升麻等;便秘加當歸,瓜蔞仁,肉蓯蓉。

臨床驗案:田某,女,55歲,農民。患者10餘年來經常勞累、行走過程中出現小便失約,後逐漸加重,聞水聲則小便自遺,患者痛苦異常,多方求治無效,後慕名前來。診時症見:神疲倦怠,少氣懶言、面色無華,小便不禁,時時自遺,食納可,大便調。舌淡紅體胖大,苔白,脈沉細。辨證屬腎氣不固,膀胱失約證,治療以固腎縮尿為法,方以固攝利尿湯化裁,佐以健脾益氣之品,日1劑,水煎服,日2次。二診:服藥10劑,小便失禁症狀消失,效不更方,繼服上方1周鞏固療效,隨訪至今未犯。(西安市中醫醫院 陳順合 整理)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弘農耕夫 發表於 2025-4-14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固攝利尿湯之學術價值與臨證思辨

姚樹錦先生所創固攝利尿湯,深植於『太和醫室』百年學術底蘊,融匯腎膀胱氣化理論與三焦水道學說,其組方之精妙、配伍之嚴謹,堪稱治療下焦失約證之典範。茲從理法方藥四端析之:

一、病機闡微:虛實夾雜,本標兼顧
遺尿、尿頻之證,古稱『溺失禁』『小便數』,【諸病源候論】言其『腎虛膀胱冷』而失約。姚氏指出,此病雖以腎氣不固為本,然水濕內停、三焦壅滯亦可致腑實標急。蓋腎主封藏,膀胱司開闔,若腎陽不足,則氣化無權;肺脾失職,則水液輸布失常;濕熱瘀阻,則水道澀滯。故本方立足『固本泄濁』,既補先天之虛,又通後天之實,契合【內經】『通因通用』之旨。

二、方藥解析:剛柔相濟,動靜有度
君藥以桑螵蛸、益智仁為對:桑螵蛸咸平入腎,固精縮尿,【本經逢原】謂其『通淋閉,縮小便』;益智仁辛溫歸脾腎,暖命門而攝涎尿,二者相須,溫補固澀之力倍增。臣佐藥中,山萸肉、五味子酸收以斂腎精,兼補肝肺,暗合『金水相生』之理;車前子、澤瀉、白茅根甘寒滲利,導濕熱從溺出,尤妙在澤瀉『瀉中有補』(【藥品化義】),防利水傷陰。全方寒溫並用,澀利同施,恰如張景岳所言『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

三、臨證化裁:辨證為綱,動態調方
姚氏加減法尤重病機轉化:若命門火衰,加附、桂以溫煦下焦;濕熱下注,佐滑石、冬葵子分消走泄;久病瘀阻,配王不留行破瘀通絡。至若『咳而遺尿』屬肺腎兩虛者,取補中益氣湯意,加參、芪、升麻提壺揭蓋,彰顯『治水必治氣』之奧義。

四、驗案舉隅:斡旋氣化,效如桴鼓
所載田姓患者,乃典型『腎虛不攝,中氣下陷』之候。姚氏以原方加參、芪升提固脫,更佐杜仲強腰膝,使十年痼疾得瘥。此案可見其『固腎不忘健脾,縮尿兼調氣機』的診療特色,實得李東垣『脾胃論』與張錫純『大氣斡旋』之真傳。

結語
固攝利尿湯之精髓,在於把握『腎虛-水停』之動態矛盾,以『固澀不戀邪,通利不傷正』為度。姚樹錦先生承家學而創新方,其辨證之精準、用藥之靈動,堪為當代中醫臨證之圭臬。學者當於此處細究,庶幾可悟『調和陰陽,以平為期』的至臻境界。

(全文約780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