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28|回復: 1

[医药临床] 固摄利尿汤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姚树锦,主任医师,第二、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师承博士导师。清『太和医室』第四代传人,陕西省及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姚氏内科诊疗』代表性传人,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

组成:益智仁15克,桑螵蛸15克,山萸肉15克,五味子10克,车前子15克,泽泻10克,白茅根30克。

功效:益肾固摄,利尿通淋。

主治:儿童单纯性遗尿,前列腺疾病引起的遗尿、尿频,尿道综合征,慢性尿路感染及各种疾病伴有尿频、尿不利者。

临床表现:小便失约,尿频,尿后余沥不尽或排尿不畅,小腹憋胀等,舌淡,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或细弦。

方解:姚树锦认为本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但与肺、脾、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虚证主要以肾气虚为主,实证可表现为湿、热、瘀等邪气壅塞导致的腑实。治疗即补肾固涩以治本,又要通利膀胱以泄腑实。桑螵蛸可固精缩尿,补肾助阳,尤善于治疗肾气不固引起的遗尿、尿频。益智仁最长于缩尿以治尿频、遗尿,与桑螵蛸共为君药。山萸肉止小便利,秘精气。五味子可补水之上源,又可补肾滋水而调节水道,与山萸肉为佐药。故四味药物酸涩温补,主入肾经,而起到补肾固涩,缩尿止遗之功效。车前子甘、寒、滑利,可以止痛、利小便。泽泻善泄肾与膀胱之热,可利尿消肿而治小便不利,与车前子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白茅根清热利小便。故后三味药性甘、寒,共为佐药,起到利尿通淋且可补阴不足之效。七味药物共奏益肾固涩,通调水道,利尿通淋之功。故全方寒热共用,攻补兼施,涩而不滞,驱邪而不伤正,金水共补,通调水道,相反相成,并行不悖,彰显了姚树锦扶正固本及补脏通腑的学术思想。

加减:夜尿频繁,加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腰酸软无力,加桑寄生,杜仲;尿频尿急尿痛加滑石,冬葵子;小便不通,滴沥刺痛,舌紫暗,脉涩者加王不留行子,车前子;肾阳虚畏寒肢冷加附片,肉桂;咳嗽则遗尿者加党参,黄芪,升麻等;便秘加当归,瓜蒌仁,肉苁蓉。

临床验案:田某,女,55岁,农民。患者10余年来经常劳累、行走过程中出现小便失约,后逐渐加重,闻水声则小便自遗,患者痛苦异常,多方求治无效,后慕名前来。诊时症见:神疲倦怠,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小便不禁,时时自遗,食纳可,大便调。舌淡红体胖大,苔白,脉沉细。辨证属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证,治疗以固肾缩尿为法,方以固摄利尿汤化裁,佐以健脾益气之品,日1剂,水煎服,日2次。二诊:服药10剂,小便失禁症状消失,效不更方,继服上方1周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犯。(西安市中医医院 陈顺合 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弘农耕夫 發表於 2025-4-14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固摄利尿汤之学术价值与临证思辨

姚树锦先生所创固摄利尿汤,深植于“太和医室”百年学术底蕴,融汇肾膀胱气化理论与三焦水道学说,其组方之精妙、配伍之严谨,堪称治疗下焦失约证之典范。兹从理法方药四端析之:

一、病机阐微:虚实夹杂,本标兼顾
遗尿、尿频之证,古称“溺失禁”“小便数”,《诸病源候论》言其“肾虚膀胱冷”而失约。姚氏指出,此病虽以肾气不固为本,然水湿内停、三焦壅滞亦可致腑实标急。盖肾主封藏,膀胱司开阖,若肾阳不足,则气化无权;肺脾失职,则水液输布失常;湿热瘀阻,则水道涩滞。故本方立足“固本泄浊”,既补先天之虚,又通后天之实,契合《内经》“通因通用”之旨。

二、方药解析:刚柔相济,动静有度
君药以桑螵蛸、益智仁为对:桑螵蛸咸平入肾,固精缩尿,《本经逢原》谓其“通淋闭,缩小便”;益智仁辛温归脾肾,暖命门而摄涎尿,二者相须,温补固涩之力倍增。臣佐药中,山萸肉、五味子酸收以敛肾精,兼补肝肺,暗合“金水相生”之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甘寒渗利,导湿热从溺出,尤妙在泽泻“泻中有补”(《药品化义》),防利水伤阴。全方寒温并用,涩利同施,恰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三、临证化裁:辨证为纲,动态调方
姚氏加减法尤重病机转化:若命门火衰,加附、桂以温煦下焦;湿热下注,佐滑石、冬葵子分消走泄;久病瘀阻,配王不留行破瘀通络。至若“咳而遗尿”属肺肾两虚者,取补中益气汤意,加参、芪、升麻提壶揭盖,彰显“治水必治气”之奥义。

四、验案举隅:斡旋气化,效如桴鼓
所载田姓患者,乃典型“肾虚不摄,中气下陷”之候。姚氏以原方加参、芪升提固脱,更佐杜仲强腰膝,使十年痼疾得瘥。此案可见其“固肾不忘健脾,缩尿兼调气机”的诊疗特色,实得李东垣“脾胃论”与张锡纯“大气斡旋”之真传。

结语
固摄利尿汤之精髓,在于把握“肾虚-水停”之动态矛盾,以“固涩不恋邪,通利不伤正”为度。姚树锦先生承家学而创新方,其辨证之精准、用药之灵动,堪为当代中医临证之圭臬。学者当于此处细究,庶几可悟“调和阴阳,以平为期”的至臻境界。

(全文约780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