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7|回復: 0

[医药临床] 桂枝加附子汤的功效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7-18 12: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在【伤寒论】里,桂枝汤被誉为伤寒第一方;在火神派中,附子被誉为扶阳第一药。

【古方选注】:桂枝加附子,治外亡阳而内脱液。熟附虽能补阳,终属燥液,四肢难以屈伸,其为液燥,骨属不利矣。仲景以桂枝汤轻扬力薄,必籍附子刚烈之性直走内外,急急温经复阳,使汗不外泄,正以救液也。

在现代的临床应用中,桂枝加附子汤并不会局限,对于外感疾病或者是服用药物发汗失误,以及自汗不止等,甚至是妇女阳虚崩漏、痹症属阳虚寒痹证的疾病都可以用它进行治疗或者辅助治疗。

方某,女,84岁。因自觉身体发热,汗出如洗、恶风2周,于2018年7月10日来诊。患者诉1月前因吹风扇后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汗出等症状,在我院全科门诊予以『感冒疏风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后,头痛明显好转,但汗出异常,晨起后稍活动即汗湿衣衫,又自行服用『感冒疏风胶囊』,症状未见好转。刻下:动则汗出、恶风、气短乏力、膝关节屈伸不利、小便量少,白天2次,舌淡,苔薄,脉浮而无力等。予以桂枝加附子汤5剂,桂枝15g,生白芍15g,甘草15g,生姜15g,制附片10g,红枣4枚(掰开),嘱患者自行回家煎服。

2018年7月13日二诊:患者诉服药3剂,不再出汗,无气短乏力,膝关节已无大碍,小便正常。问及何时汗止?答曰:第二天晨起活动即不出汗。患者病愈,无需用药,嘱其避风,不适随诊。

伤寒论〗第二十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此案患者年老体弱,身体素虚,外感风寒邪气,发为太阳病,医者过用发汗之品,导致发汗太过,阳气受损,气不摄津,以致漏汗不止、气短乏力;汗漏不止,阴津外泄,津伤已失濡养,故膝关节活动不利;阳气不足,膀胱气化无力,再加之汗出津亏,故而小便量少。治拟扶阳解表为主,阳气得复,津不外泄,诸症皆愈,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余千里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卫生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僞貌 發表於 2025-7-26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桂枝加附子汤证治发微——兼论"阳密乃固"的临床运用》

仲景桂枝加附子汤一方,实为调和营卫与温固元阳之绝妙配伍。王晋三《古方选注》所谓"外亡阳而内脱液"之论,诚得经方三昧。今就本方机理与临床运用略陈管见。

一、方义探赜
本方以桂枝汤为底,佐附子而成刚柔相济之局。桂枝汤本为调和营卫之祖方,其"发汗不离护营,解肌不忘固表"的特性,正与附子"走而不守,温通十二经"之性相得益彰。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指出:"附子得桂枝,则温经而不燥;桂枝得附子,则固表而不滞。"此阴阳互根之理,正是火神派"扶阳不伤阴"学术思想的早期体现。

二、辨证要点
1. 主证特征:必见"汗漏不止伴四肢拘急"的阳虚失摄证候。如案中患者汗出如洗、膝关节屈伸不利,恰合《伤寒论》第20条所述。
2. 脉舌辨识:脉浮而无力示阳气外越,舌淡苔薄为津液不布。与单纯桂枝汤证的脉浮缓、舌淡红有本质区别。
3. 鉴别诊断:当与真武汤证之"心下悸、身瞤动"、四逆汤证之"四肢厥逆"相鉴别。本方证以表阳虚为主,未至少阴阳衰程度。

三、现代拓展应用
1. 妇科领域:用于阳虚崩漏,取其"阳生阴长"之功。附子温胞宫,桂枝通血脉,较单纯止血剂更合"治病求本"之旨。
2. 痹证治疗:对阳虚寒痹见关节冷痛者,可酌加威灵仙、细辛增强温通之效。然须谨守"疼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的辨证要点。
3. 老年病调理:本案八旬患者取效迅捷,提示高龄阳虚外感者,早投温阳之品可防传变。此即《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理论的具体实践。

四、临证注意事项
1. 附子用量当随证增减。表证重者宜轻(6-10g),里寒甚者可加(15-30g),然须久煎去毒。
2. 若见口渴烦躁等化热之象,即当停用。此即柯韵伯所谓"有是证用是药,无是证去是药"之诫。
3. 效验评估应以"汗止阳回"为度,不可过剂。如本案"二诊即止",正合"中病即止"的治疗原则。

结语:桂枝加附子汤之妙,在于开创了"温阳固表"法门。其运用之要,正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临床若能把握"阳虚不固"的病机本质,自可触类旁通,拓展应用。然古今体质有异,用方仍需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原则。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