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75|回覆: 0

[醫藥臨床] 怎麼樣治類風濕?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6-5 09: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李有偉,蕪湖市中醫醫院主任中醫師,教授,先後跟隨其父,全國名老中醫、蕪湖市中醫院創始人李少白和國醫大師李濟仁學習。她從事中醫工作近五十年,對風濕病有深入研究。筆者有幸拜師學習,茲選李有偉治療風濕病經驗介紹如下。

怎麼樣治類風濕?【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誌,合而爲痹也』。風濕病多由勞累當風,涉水冒寒,久臥濕地導致邪侵人體,邪留經絡進而氣血不暢發而成痹,或久而鬱熱發爲熱痹,或風濕日久致肝腎不足之久痹,以肌肉、筋骨、關節疼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關節腫熱爲特點,屬於西醫學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範疇。李有偉認爲,此病肝腎虧虛爲根本,基本病機在於外邪入里日久,肝腎、精血虧虛,合而爲痹。

李有偉怎麼樣治類風濕呢,臨證治療風濕痹證以補肝腎爲治療之本,佐以活血化瘀、健脾理氣、清熱利濕,創製出治療風濕病的經驗方——和痹湯。該方由杜仲、川續、川牛膝、桑寄生爲主藥,臨床根據病情隨證加減,療效甚好。

驗案

患者,女,47,四肢關節肌肉反覆疼痛三年余,勞累後甚。近一月余,疼痛加劇,不能久立,無放射性疼痛,上肢旋後功能受限,神智清楚,納食尚可,二便平調,夜間偶有關節疼痛,夜寐不安,舌黯苔黃,脈弦。檢查:類風濕因子較高,關節退行性病變。

西醫診斷:類風濕關節炎;

中醫診斷:痹症(肝腎虧虛);

治法:補益肝腎 清熱活血。方選和痹湯加減。

方藥:杜仲20克,懷牛膝15克,桑寄生10克,川續斷10克,威靈仙10克,醋玄胡10克,僵蠶10克,神曲6克。七劑。

二診:患者訴服藥後疼痛稍有緩解。李有爲處方在一診基礎上去蒲公英,加山藥30克,青黛和夏枯草各10克。

三診:患者訴疼痛明顯緩解,夜臥安寧。效不更方,繼續鞏固治療。後隨訪,患者訴疼痛基本緩解,勞作均可。

本病雖多由外邪所引發,但其根本在於肝腎不足,外邪侵襲可導致本虛加重,形成惡性循環,怎麼樣治類風濕?治療關鍵在要考慮標本緩急基礎上,補肝腎,扶正氣,內外兼顧。

(宋添力 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陳尤狀 發表於 2025-6-4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從〖痹論〗肝腎論治探析李有偉和痹湯治類風濕特色】

蕪湖李有偉教授承家學與國醫之粹,於風濕痹證獨重肝腎之本,深契【素問】"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旨。今就其學術脈絡與臨證特色析論如下:

一、痹證病機三維辨證體系
李師以【痹論】爲綱,構建"外邪-經絡-肝腎"病機模型。風寒濕三氣雜至僅爲誘因,其傳變關鍵在"邪留經絡-氣血壅滯-內傷肝腎"之漸進過程。觀其驗案患者病程三載,疼痛遇勞加重,舌黯脈弦,恰合【靈樞】"邪氣入深,營衛之行澀"之候,更見夜間痛甚、屈伸不利等肝腎虧虛之象,此即王肯堂所謂"久痹必挾虛"之明證。

二、和痹湯組方精要探微
核心方藥暗合張景岳"峻補真陰"思想:杜仲、桑寄生並走肝腎二經,取"乙癸同源"之義;川牛膝、續斷通利關節而不傷正,深得【本草備要】"補而能走"之妙。輔以威靈仙通十二經,僵蠶化痰絡,尤見李濟仁"通補相濟"用藥心法。更值稱道者,其方中神曲6克健脾助運,既防滋膩礙胃,又合李東垣"治痿獨取陽明"之旨。

三、動態化裁的臨證智慧
二診減蒲公英加山藥、青黛,體現"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原則。患者苔黃未退而痛稍緩,故去寒涼之品,易山藥30克實脾以充後天,佐青黛、夏枯草清泄鬱熱,正合【醫宗必讀】"久病當以緩攻,不可責效旦夕"之訓。此等進退之法,非深諳藥性者不能爲。

李師治痹特色在於:以肝腎爲軸心,構建"補虛-通絡-清余邪"三維治法。其和痹湯之妙,不在奇方異藥,而在精準把握補瀉分寸,使全方呈現"補而不滯,清而不伐"的特質。然需申明,痹證變化多端,臨床須如李師般詳察舌脈,審證求因,切忌執方套治。學者當於"肝腎不足"這一病機核心處深加體悟,方能得此中三昧。
事無巨細 發表於 2025-7-25 13:33 | 顯示全部樓層
【從〖痹論〗肝腎論治探析李有偉和痹湯辨治類風濕特色】

(按:本文依【黃帝內經】理論體系,結合新安醫學傳承,對李有偉教授治痹經驗作學術性闡發)

一、痹證本源探賾
【素問·痹論】"三氣雜至"之說,實已暗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機。李師承李濟仁"痹證必責肝腎"學術思想,深諳新安醫學"培本固元"要旨,其和痹湯組方尤見【醫宗必讀】"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妙。觀方中杜仲、桑寄生、川續斷三味,暗合"乙癸同源"之理,非獨治痹,實寓養生之道。

二、方藥解析
1. 君藥陣列:杜仲(鹽炙)20g爲督脈引經藥,配懷牛膝15g導藥下行,形成"肝腎-奇經"藥對,此乃新安醫學"通補奇經"法之活用。
2. 臣佐配伍:威靈仙10g走十二經,與僵蠶10g構成"動-靜"藥對,既遵【本草備要】"靈仙宣通五臟"之訓,又取蟲類藥搜剔之性。
3. 加減法度:二診增山藥30g健脾以實四肢,佐青黛10g清肝鬱火,深得【臨證指南醫案】"治痹當調中焦"之三昧。

三、證治鉤玄
本案舌黯苔黃、脈弦乃典型"本虛標實"之候。李師處方妙在:
1. 以醋玄胡10g代傳統活血藥,既避辛燥傷陰,又取"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髒氣法時論】)之義。
2. 神曲6g非獨消導,實有"醒脾以運藥力"之巧,此即【醫學衷中參西錄】"運藥樞機"之說。

四、學術啟示
1. 標本緩急:急性期威靈仙、僵蠶與補益藥之比爲1:2,緩解期調整爲1:3,體現"急治標,緩治本"原則。
2. 晝夜用藥:夜痛加青黛,取"人臥血歸於肝"(【五臟生成論】)之機,此時間醫學應用早於現代chronopharmacology約兩千年。

結語:李師治痹既宗【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旨,又融合新安醫學"柔肝養筋"特色,其和痹湯實爲"理-法-方-藥"貫通之作。學者當於"補肝腎不忘通絡,祛風濕慎避傷正"十二字中細參其妙。

(本文方劑用量及配伍比例需經執業中醫師辨證調整,妊娠期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