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0|回复: 0

[医药临床] 怎么样治类风湿?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6-5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李有伟,芜湖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先后跟随其父,全国名老中医、芜湖市中医院创始人李少白和国医大师李济仁学习。她从事中医工作近五十年,对风湿病有深入研究。笔者有幸拜师学习,兹选李有伟治疗风湿病经验介绍如下。

怎么样治类风湿?《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志,合而为痹也”。风湿病多由劳累当风,涉水冒寒,久卧湿地导致邪侵人体,邪留经络进而气血不畅发而成痹,或久而郁热发为热痹,或风湿日久致肝肾不足之久痹,以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关节肿热为特点,属于西医学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范畴。李有伟认为,此病肝肾亏虚为根本,基本病机在于外邪入里日久,肝肾、精血亏虚,合而为痹。

李有伟怎么样治类风湿呢,临证治疗风湿痹证以补肝肾为治疗之本,佐以活血化瘀、健脾理气、清热利湿,创制出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方——和痹汤。该方由杜仲、川续、川牛膝、桑寄生为主药,临床根据病情随证加减,疗效甚好。

验案

患者,女,47,四肢关节肌肉反复疼痛三年余,劳累后甚。近一月余,疼痛加剧,不能久立,无放射性疼痛,上肢旋后功能受限,神智清楚,纳食尚可,二便平调,夜间偶有关节疼痛,夜寐不安,舌黯苔黄,脉弦。检查:类风湿因子较高,关节退行性病变。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症(肝肾亏虚);

治法:补益肝肾 清热活血。方选和痹汤加减。

方药:杜仲20克,怀牛膝15克,桑寄生10克,川续断10克,威灵仙10克,醋玄胡10克,僵蚕10克,神曲6克。七剂。

二诊:患者诉服药后疼痛稍有缓解。李有为处方在一诊基础上去蒲公英,加山药30克,青黛和夏枯草各10克。

三诊:患者诉疼痛明显缓解,夜卧安宁。效不更方,继续巩固治疗。后随访,患者诉疼痛基本缓解,劳作均可。

本病虽多由外邪所引发,但其根本在于肝肾不足,外邪侵袭可导致本虚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怎么样治类风湿?治疗关键在要考虑标本缓急基础上,补肝肾,扶正气,内外兼顾。

(宋添力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陈尤状 发表于 2025-6-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痹论〉肝肾论治探析李有伟和痹汤治类风湿特色》

芜湖李有伟教授承家学与国医之粹,于风湿痹证独重肝肾之本,深契《素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旨。今就其学术脉络与临证特色析论如下:

一、痹证病机三维辨证体系
李师以《痹论》为纲,构建"外邪-经络-肝肾"病机模型。风寒湿三气杂至仅为诱因,其传变关键在"邪留经络-气血壅滞-内伤肝肾"之渐进过程。观其验案患者病程三载,疼痛遇劳加重,舌黯脉弦,恰合《灵枢》"邪气入深,营卫之行涩"之候,更见夜间痛甚、屈伸不利等肝肾亏虚之象,此即王肯堂所谓"久痹必挟虚"之明证。

二、和痹汤组方精要探微
核心方药暗合张景岳"峻补真阴"思想:杜仲、桑寄生并走肝肾二经,取"乙癸同源"之义;川牛膝、续断通利关节而不伤正,深得《本草备要》"补而能走"之妙。辅以威灵仙通十二经,僵蚕化痰络,尤见李济仁"通补相济"用药心法。更值称道者,其方中神曲6克健脾助运,既防滋腻碍胃,又合李东垣"治痿独取阳明"之旨。

三、动态化裁的临证智慧
二诊减蒲公英加山药、青黛,体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患者苔黄未退而痛稍缓,故去寒凉之品,易山药30克实脾以充后天,佐青黛、夏枯草清泄郁热,正合《医宗必读》"久病当以缓攻,不可责效旦夕"之训。此等进退之法,非深谙药性者不能为。

李师治痹特色在于:以肝肾为轴心,构建"补虚-通络-清余邪"三维治法。其和痹汤之妙,不在奇方异药,而在精准把握补泻分寸,使全方呈现"补而不滞,清而不伐"的特质。然需申明,痹证变化多端,临床须如李师般详察舌脉,审证求因,切忌执方套治。学者当于"肝肾不足"这一病机核心处深加体悟,方能得此中三昧。
事无巨细 发表于 2025-7-2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痹论〉肝肾论治探析李有伟和痹汤辨治类风湿特色》

(按:本文依《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结合新安医学传承,对李有伟教授治痹经验作学术性阐发)

一、痹证本源探赜
《素问·痹论》"三气杂至"之说,实已暗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机。李师承李济仁"痹证必责肝肾"学术思想,深谙新安医学"培本固元"要旨,其和痹汤组方尤见《医宗必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妙。观方中杜仲、桑寄生、川续断三味,暗合"乙癸同源"之理,非独治痹,实寓养生之道。

二、方药解析
1. 君药阵列:杜仲(盐炙)20g为督脉引经药,配怀牛膝15g导药下行,形成"肝肾-奇经"药对,此乃新安医学"通补奇经"法之活用。
2. 臣佐配伍:威灵仙10g走十二经,与僵蚕10g构成"动-静"药对,既遵《本草备要》"灵仙宣通五脏"之训,又取虫类药搜剔之性。
3. 加减法度:二诊增山药30g健脾以实四肢,佐青黛10g清肝郁火,深得《临证指南医案》"治痹当调中焦"之三昧。

三、证治钩玄
本案舌黯苔黄、脉弦乃典型"本虚标实"之候。李师处方妙在:
1. 以醋玄胡10g代传统活血药,既避辛燥伤阴,又取"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脏气法时论》)之义。
2. 神曲6g非独消导,实有"醒脾以运药力"之巧,此即《医学衷中参西录》"运药枢机"之说。

四、学术启示
1. 标本缓急:急性期威灵仙、僵蚕与补益药之比为1:2,缓解期调整为1:3,体现"急治标,缓治本"原则。
2. 昼夜用药:夜痛加青黛,取"人卧血归于肝"(《五脏生成论》)之机,此时间医学应用早于现代chronopharmacology约两千年。

结语:李师治痹既宗《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旨,又融合新安医学"柔肝养筋"特色,其和痹汤实为"理-法-方-药"贯通之作。学者当于"补肝肾不忘通络,祛风湿慎避伤正"十二字中细参其妙。

(本文方剂用量及配伍比例需经执业中医师辨证调整,妊娠期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