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16|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書法練習中要注意這些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9-4-1 14: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毛筆在書寫過程中的動作

毛筆在書寫過程中的動作

毛筆在書寫過程中的動作

不同 『筆畫部位』,對筆豪的使用也是要講究的。筆豪的動作、筆桿的相應動作,用語言很難描述,所謂『心之所達,不易盡於明言,言之所通,尚難形於紙墨』,這是古人的感慨。

2、筆畫的『外延線』。

比如:

筆畫的『外延線』。

筆畫的『外延線』。

我們看三個『乎』的第一筆短撇:第一個是【多寶塔】,短撇的上沿線是比較直的,下沿線是向內彎曲的;第二個是【九成宮】,短撇的上沿線向內彎曲,下沿線向外彎曲;第三個是【玄秘塔】,短撇的上沿線向內彎曲,下沿線也是向內彎曲的。

3.字的輪廓

字的輪廓

字的輪廓

大形狀——也就是這個字外形,是方的,還是長的、扁的?必須首先養成一個良好的觀察習慣,首先著眼於字的外形、輪廓。小形狀——字中某個部分,也要用輪廓去概括。比如:

『暑』是個長形的字,上面的『日』是長形的,下面的『日』稍微方一些。『架』是放行的字,『而』是扁形的字。在臨寫一個字前,先做這樣的觀察、分析,對一個字的整體形狀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4、筆畫的位置關係

筆畫的位置關係

筆畫的位置關係

也可以說對應關係,就是一個筆畫與另一個筆畫的對應。寫字時,從第二個筆劃開始,就要注意這個關係。這樣,寫一個筆畫就有了很多的位置上的參照物,就容易把一個筆畫方准位置了,位置更具體了。

5、筆畫的輕重關係

筆畫的輕重關係

筆畫的輕重關係

我們在寫某一個筆畫時,有變化的節奏,有輕重快慢,這樣會使寫出的筆畫姿態變化萬千,是靈動的,活脫的。

6、筆畫的傾斜角度

筆畫的傾斜角度

筆畫的傾斜角度

我們看古人的楷書經典作品時,並不是『橫平豎直』,橫很少平,豎經常斜是現實。『橫平豎直』是要不得的。臨帖時,要研究每一個筆畫的『斜度』 。

7、筆畫的『弧度』

筆畫的『弧度』

筆畫的『弧度』

古人叫做『筆勢』,說明古代人練字很早就注意這一點了。筆勢的存在,一是爲了取得變化的效果,使得筆畫姿態更豐富;再就是形成筆畫之間的照應。

8、占格

占格

占格

就是字在格子中占的空間是不同的,我們如果對比顏柳歐以及更多經典作品,會在章法上產生疏朗、緊湊的不同效果。

9、還有一個很關鍵的一點,屬於練字的方法範疇

練字的方法範疇

練字的方法範疇

就是寫完一個字以後,不要急於寫第二遍,必須要弄清楚自己寫的字,與範本上的字的差別在哪裡,這是臨帖時觀察的重中之重。這樣做,知道改哪裡,才可以在寫下一遍時更加準確;其次是他可以更深入地認識範字到底是怎麼回事。既認識了自己,也認識了範字。用以上的幾個點觀察,研究範字,研究自己的字。

道重さゆみ 發表於 2025-7-24 04: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法臨習之要義七則】

拜讀閣下所論書法練習七要,深契古法三昧。今不揣譾陋,謹就管見所及,稍作申論,以就正於方家。

一、用筆之道,貴在得勢
昔人云"惟筆軟則奇怪生焉",非特指筆毫之柔,實言運筆之妙。觀【多寶塔】短撇上沿平直而下沿內斂,此正顏魯公"屋漏痕"之法,腕力暗藏其中。【九成宮】上下沿曲勢相背,乃歐陽率更"險勁"之態。至若柳誠懸【玄秘塔】雙沿內收,實取"錐畫沙"之意。三者同畫而異勢,正如孫過庭【書譜】所言"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准"。

二、結字之要,先觀其大
"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王羲之【筆勢論】),此空間經營之要義。如"暑"字兩"日"之辨,非徒長短方圓之別,實關全字氣脈。趙孟頫嘗言:"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故臨池之際,當如庖丁解牛,先觀其大略,後察其肌理。

三、筆勢呼應,如顧盼生姿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謂:"作書最忌位置等勻。"所謂筆畫位置關係,實乃"潛虛半腹"之理。如"門"字兩豎,左細右粗;"三"字三橫,仰覆相承。此非刻意爲之,實筆勢往來自然之態。米南宮"八面出鋒"之說,正謂此也。

四、墨法節奏,猶五音相和
"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孫過庭語)。觀【祭侄稿】渴筆飛白處,如金石鏗鳴;【韭花帖】濃墨沉著處,似黃鐘大呂。此非獨力之輕重,實乃心之起伏。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悟得此中三昧。

五、斜正之辨,在似欹反正
"橫如千里陣雲,豎如萬歲枯藤"(衛夫人【筆陣圖】),此非幾何之平直。細審【蘭亭】"永"字之捺,斜度逾常而氣韻生動;【寒食帖】"年"字長豎,左傾欲倒而終歸平正。此即東坡"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之謂。

六、弧勢之美,若太極運轉
"折釵股""屋漏痕"諸法,皆言弧勢之妙。王鐸草書盤紆如驚蛇入草,文徵明小楷曲筆似新月出雲。蓋弧者,氣之流動也。傅山云:"寧拙毋巧,寧丑毋媚",然拙中藏巧,丑內含媚,正在此弧勢變化間。

七、臨池心法,貴在通變
綜觀七要,實爲"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孫過庭語)之具體。然學者當知,法乃渡河之筏,終須舍筏登岸。昔黃庭堅見盪槳而悟筆法,懷素觀夏雲得草書三昧,皆由法入、從法出之證。

今人習書,多惑於皮相。若能於此七要沉潛往復,由形及勢,自勢入神,庶幾可窺晉唐門徑。然書道玄微,非片言可盡,區區管見,惟願與同道共參之。
盧色凸 發表於 2025-7-30 13:48 | 顯示全部樓層
書法臨習要旨闡微

書法一道,貴在得法。觀今人習字,多不得要領,今就帖中所列七事,略陳管見,以資同道參詳。

一、運筆之法
古人云"惟筆軟則奇怪生焉",執筆運毫,貴在鋒杪變化。起筆須"逆入平出",行筆當"萬毫齊力",收筆宜"無垂不縮"。如寫短撇,鋒須側掠,腕力暗轉,【多寶塔】之勁直、【九成宮】之婉轉、【玄秘塔】之含蓄,皆因筆鋒俯仰角度不同而生異態。王右軍所謂"作點須空中遙擲筆",正是此理。

二、輪廓取勢
字如人面,各有骨相。臨帖先觀大形:顏體寬博如忠臣正笏,歐體峻拔似俠客佩劍,柳體清癯若高士振衣。細察局部,如"暑"字兩"日"有長短之殊,"架"字四隅存開闔之變。趙孟頫言"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正是強調形神兼備之要。

三、位置經營
筆畫相生,如星斗列張。寫"十"字,橫畫略昂則字活,豎筆微側乃見姿;作"門"字,左右相向如揖讓,上下參差似疊嶂。米南宮【海岳名言】謂"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見之",蓋言點畫呼應之妙。

四、輕重節奏
用筆如撫琴,輕重疾徐皆成韻律。橫畫"蠶頭雁尾"之變,豎筆"懸針垂露"之別,皆因提按使然。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而悟筆法,正是得見節奏化入點畫之機。

五、斜正之辨
楷書忌板滯,"橫平豎直"實爲蒙學陋說。歐陽詢【三十六法】明言"斜正如人",顏魯公【麻姑壇】橫畫多取仰勢,褚河南【雁塔聖教】豎筆常帶側鋒。習字當如庖丁解牛,目無全牛而筋骨自現。

六、曲直相生
筆勢之妙,在藏曲於直。王鐸臨【淳化閣帖】,每以折釵股筆法寫捺畫;傅山作篆,常取屋漏痕意趣貫行氣。黃庭堅"長槍大戟"之筆,實乃曲直互濟之極致。

習書者當知:此七法非孤立存在,猶如五行相生。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云"字須熟後生",正是告誡後人:法度純熟後,更須追求"無意於佳乃佳"的境界。願諸君以古人爲鏡,既得形似,更追神采,方不負翰墨之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