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158|回复: 0

[诗词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_每日诗词

[复制链接]
中华好诗词 发表于 2019-3-3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诗词赏析

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

‘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与前面‘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庄周的蝴蝶 发表于 2025-5-20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剪梅》词境结构新诠——李清照闺怨词的空间叙事与情感张力

李清照《一剪梅》以闺怨题材展现宋词雅化典范,其艺术成就不仅在于意象经营,更在空间叙事中构建的情感张力体系。全词通过三重空间转换,形成"外景—行动—心理"的递进结构,堪称婉约词时空书写的范式。

上阕"红藕香残玉簟秋"以通感手法统摄视觉(红藕)、嗅觉(香残)、触觉(玉簟秋),在七字内完成季节物候与闺阁器物的蒙太奇组接。这种微观空间描写实为词学"纤秾"之境的体现,周邦彦《片玉词》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同臻此境。而"独上兰舟"的位移动作,将场景从闺阁拓展至水域,形成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戏剧性对比,此即《文心雕龙》"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空间叙事实践。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运用《诗经》比兴传统,以自然物象的永恒流动反衬人情之凝滞。"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突破物理空间限制,通过"悬想示现"修辞(钱钟书《管锥编》所称"分身以自省"),实现燕赵与汴梁的异地同构。这种空间并置手法,较之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的单一视角,更显情感厚度。

结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创造性地化用范仲淹"都来此事,眉间心上"句式,通过"眉头—心头"的垂直空间移动,将抽象愁思具象为物理位移。这种情感矢量描写,与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横向空间叙事形成互补,共同构成宋词情感表达的经纬坐标。

此词在72字内完成从闺阁到宇宙的情感扩容,其空间叙事逻辑暗合《周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物方式。李清照以女性视角重构传统闺怨题材,使私人化情感获得普遍性意义,这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的典型例证。当代读者若欲深入把握,当沿三条轴线细品:意象链的感官逻辑、空间转换的叙事节奏、情感张力的数理结构("一种/两处""下/上"的辩证关系),方能窥见易安词心之妙。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