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77|回覆: 1

[詩詞賞析]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9-3-14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詞賞析

這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組詩【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

詩人用花落、月出、鳥鳴等活動著的景物,突出地顯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靜,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生動地勾勒出一蝠「鳥鳴山更幽」的詩情畫意圖。

全詩緊扣一「靜」字著筆,極似一幅風景寫生畫,旨在寫靜,卻以動景處理,這種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楊可 發表於 2025-4-10 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鳥鳴澗】禪境探微——王維山水詩中的動靜相生之道

王維【鳥鳴澗】作爲"詩中有畫"的典範之作,其二十字間蘊含的禪意美學與藝術辯證法,堪稱盛唐山水詩的精粹。此詩以"人閒"起筆,已奠定整首詩的禪觀基調。"閒"非止身閒,實乃心閒,是詩人破除我執後達到的澄明之境。桂花落地本無聲響,唯心境空明者能察,此中暗合【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智慧。

詩中動靜相生的藝術手法,深得南朝宗炳"澄懷味象"之妙。"夜靜春山空"的絕對靜寂,與"月出驚山鳥"的剎那動態,構成佛教"色即是空"的意象轉化。月光驚鳥的描寫尤爲精絕,既遵循物理真實(山鳥夜盲的習性),又暗喻禪宗"頓悟"之境——如皎月破暗,霎時照徹心源。錢鍾書【談藝錄】謂此乃"以聲寫寂"的典範,較之"蟬噪林逾靜"更顯空靈。

從構圖技法觀之,詩人運用了"散點透視"的繪畫思維:桂花爲近景特寫,春山爲中景鋪陳,月出鳥鳴則拓展出深遠空間。這種"三遠法"的運用,使尺幅之間具萬里之勢。更妙在"春澗"意象的設置,既承接鳥鳴的餘韻,又以水流的恆動暗示靜觀的永恆,恰如【二十四詩品】所言"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此詩在五絕體制內創造的意境層次,展現了王維"詩佛"的獨特造詣。前兩句寫主觀心境與客觀景物的冥合,後兩句轉爲主體消隱後的純然觀照。這種從"有我之境"到"無我之境"的過渡,正是禪宗"漸修頓悟"的詩化呈現。蘇軾評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此作可見其以文字作丹青,運禪心爲筆墨的藝術高度。

當代讀者品鑑此詩,當超越簡單的"以動襯靜"認知,體味其中"動靜不二"的哲學深意。在科技喧囂的今日,王維筆下那方"春山空"的禪境,恰似一劑清涼散,啟示我們重新發現東方美學中"寂照同時"的生命智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