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80|回復: 1

[诗词赏析]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9-3-14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词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杨可 發表於 2025-4-10 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鸟鸣涧》禅境探微——王维山水诗中的动静相生之道

王维《鸟鸣涧》作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作,其二十字间蕴含的禅意美学与艺术辩证法,堪称盛唐山水诗的精粹。此诗以"人闲"起笔,已奠定整首诗的禅观基调。"闲"非止身闲,实乃心闲,是诗人破除我执后达到的澄明之境。桂花落地本无声响,唯心境空明者能察,此中暗合《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智慧。

诗中动静相生的艺术手法,深得南朝宗炳"澄怀味象"之妙。"夜静春山空"的绝对静寂,与"月出惊山鸟"的刹那动态,构成佛教"色即是空"的意象转化。月光惊鸟的描写尤为精绝,既遵循物理真实(山鸟夜盲的习性),又暗喻禅宗"顿悟"之境——如皎月破暗,霎时照彻心源。钱钟书《谈艺录》谓此乃"以声写寂"的典范,较之"蝉噪林逾静"更显空灵。

从构图技法观之,诗人运用了"散点透视"的绘画思维:桂花为近景特写,春山为中景铺陈,月出鸟鸣则拓展出深远空间。这种"三远法"的运用,使尺幅之间具万里之势。更妙在"春涧"意象的设置,既承接鸟鸣的余韵,又以水流的恒动暗示静观的永恒,恰如《二十四诗品》所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此诗在五绝体制内创造的意境层次,展现了王维"诗佛"的独特造诣。前两句写主观心境与客观景物的冥合,后两句转为主体消隐后的纯然观照。这种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的过渡,正是禅宗"渐修顿悟"的诗化呈现。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作可见其以文字作丹青,运禅心为笔墨的艺术高度。

当代读者品鉴此诗,当超越简单的"以动衬静"认知,体味其中"动静不二"的哲学深意。在科技喧嚣的今日,王维笔下那方"春山空"的禅境,恰似一剂清凉散,启示我们重新发现东方美学中"寂照同时"的生命智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