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29|回復: 1

[中药大全] 青天葵的功效与作用

[複製鏈接]
中草药手册 發表於 2019-3-13 22: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青天葵

青天葵

青天葵

青天葵,中药材名,为兰科植物芋兰的叶或带球茎的叶。分布广东、广西等地。产广西、广东等地。具有清热,润肺,散瘀,解毒之功效。治肺痨,痰火咳血,瘰疬,肿毒,跌打损伤。

中药青天葵

中药青天葵

青天葵图片

青天葵的功效

青天葵的功效

青天葵图片

青天葵的作用

青天葵的作用

青天葵图片

青天葵简介

药材名:青天葵

拼音:Qīnɡ Tiān Kuí

别名:天葵、独脚天葵、猪乸耳、磨地沙、珍珠叶、半边伞、坠千斤、山米子、铁帽子、小胖药、提心吊胆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芋兰的叶或带球茎的叶。

①广西地区于夏季采叶,洗净或用沸水拖过,晒至半干时用手搓成粒状,边晒边搓,第一次须单叶搓,以后可数叶合搓,每日搓2~3次,至晒干为止。

②广东地区于6~9月间,挖取全株,除去根茎,仅留球茎及叶,洗净曝晒,并将叶片包裹球茎,搓成球状,再晒至足干为度。

性状:全草卷缩成团粒状或缠绕成团。块茎肉质,皱缩成不规则的扁平状,直径5-12mm,类白色或黄白色,多已与茎叶脱落。叶皱缩,灰绿色或黄绿色,膜质柔韧,展平后呈卵圆形或卵状心形,长、宽约2.5-7cm(大者可达10cm),先端钝或微尖,基部心形,边缘微波状,基出弧形脉约20条,呈膜翅状突起;叶柄稍扁,长3-7cm(有时长达15cm),直径约2.5mm,灰黄色或黄白色,有细纵纹,基部有残留管状叶鞘及从两侧伸出的纤细不定根。气微有草菇香,叶微甘。以叶嫩小、色青绿、具草菇香气者为佳。

性味:甘;凉;无毒

贮藏:置干燥处。

禁忌:〖广西中药志〗:阳虚者慎服。

青天葵的功效

清肺止咳,健脾消积,镇静止痛,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支气管炎,小儿疳积,小儿肺炎,精神病,跌打肿痛,口腔炎,急性喉头炎,疮毒。

青天葵的用法

内服:1~2钱--〖全国中草药汇编〗

外用:适量,新鲜块茎捣烂敷患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中药大辞典〗

外用:捣敷。--〖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9-15g。--〖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捣敷。--〖中华本草〗

青天葵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治精神病

坠千斤块根一个,胡椒一粒。水煎,为一次量。日服一次,连服一月。(〖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25-3-26 07:28 | 顯示全部樓層
《青天葵药性考略》

青天葵者,兰科芋兰之全草也。其性凉味甘,归肺、肝二经,乃岭南道地药材。考其功效,诚如《岭南采药录》所载"清肺金郁热,解血分毒滞",实为疗肺系疾患之要药。

其用有三:一者清热润肺,于肺痨久咳、痰中带血者,每与川贝、麦冬相伍;二者解毒散结,治瘰疬痈肿,常配夏枯草、连翘同用;三者活血疗伤,凡跌打瘀肿,多合三七、骨碎补并施。两广医家尤善用鲜品捣敷疗疮毒,取其凉血解毒之性。

然其采集炮制颇具匠心:粤地取全株曝晒裹搓成珠,桂域则分次揉捻为粒。此般工艺,既存药性,又利贮藏。今观市售品多呈团粒状,叶脉呈膜翅突起者方为佳品。

注:虚寒咳喘者慎服,孕妇忌用。现代药理证实其含黄酮类成分,具镇咳抗炎之效,然用量过30克恐伤胃气,临证当遵古法而权衡之。
吾是楚天 發表於 2025-4-25 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青天葵药性考辨及临证应用指要》

青天葵者,兰科芋兰之全草也。其性甘凉质润,归经肺脾,乃岭南道地药材。考《岭南采药录》所载"独脚天葵"、《陆川本草》所称"珍珠叶",皆为此物。今就本品之药用精微,分述如次:

一、道地考据与炮制要诀
真品青天葵当具三验:叶展呈卵状心形,基出弧形脉二十许;块茎扁平皱缩,类白微黄;气若草菇而味甘淡。两广炮制各有法度:桂地重"搓晒成珠"以存性,粤地尚"裹球曝干"而全形。现代研究示其含氨基酸、黄酮类等活性成分,然贮藏须避湿防霉,免损药效。

二、药效机理发微
1. 清金润肺:其性凉而不峻,尤宜肺阴不足之虚热咳嗽。岭南医家常用治肺痨咯血,配沙参、麦冬,取"清补相济"之义。
2. 解毒消肿:鲜品捣敷治疮疡,取其凉血散瘀之功。观其叶脉如网,正合"以形通络"之象。
3. 镇惊安神:云南彝医以块根配伍胡椒治癫狂,暗合"阴中求阳"之理,然须中病即止,免伤正气。

三、临证应用禁忌
虽《中华本草》载其无毒,然阳虚便溏者慎用。小儿疳积配伍当佐白术、茯苓;跌打肿痛宜以酒引经。现代药理证实其有镇咳、抑菌作用,然治精神病仅作辅助,不可专恃。

四、古今验方举隅
1. 痰火咳嗽方:青天葵5g配伍川贝3g、枇杷叶6g,蜜炙煎服(岭南民间方)
2. 口腔炎外治法:鲜叶捣汁合冰片少许漱口(《粤北草药汇编》)
3. 改良思茅方:块茎15g配琥珀2g(冲服),治焦虑症见舌红少津者

结语:青天葵乃"清润解毒"之佳品,然须辨证施用。今人用治呼吸系统疾病效佳,而传统"坠千斤"之名,实喻其镇坠痰火之力。用药之妙,存乎一心,愿同道深究药性,以彰其用。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