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446|回覆: 0

[中藥大全] 黃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連結]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9-3-1 13: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黃羊角

黃羊角

黃羊角

黃羊角,中藥材名。為牛科動物黃羊的角。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等。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之功效。治癇症,中風,小兒驚風,肝火熾盛,溫熱病等。

中藥材黃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材黃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黃羊角圖片

黃羊角的功效

黃羊角的功效

黃羊角圖片

黃羊角的作用

黃羊角的作用

黃羊角圖片

黃羊角簡介

藥材名:黃羊角

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

別名:蒙古瞪鈴、蒙古原羚

來源:本品為牛科動物黃羊的角。一般冬季捕獵後,將角從基部鋸下,乾燥。

性狀:本品呈長圓錐形而側扁,略呈『S』形,長約2cm。表面來棕色或灰黑色,不甚光滑,除先端外,角中下部均有等距的橢圓形環脊17-20個,其下部間距較密,約5mm,環脊的一側較平坦,不連成環狀。內有骨塞,透明。氣味弱。

性味:味咸;性寒

歸經:肝經

貯藏:置乾燥處。

黃羊角的功效

平肝熄風;清熱解毒。主溫熱病高熱神昏痙厥;小兒感冒發熱;小兒驚風;中風;青盲內障

黃羊角的作用

1、解熱作用

黃羊角水煎液4g/kg灌胃,使人工發熱的家兔於2小時體溫開始下降,6小時後恢復正常,而2g/kg灌胃,則作用甚微。

2、抗驚厥作用

給蟾蜍淋巴腔注射其水煎液0.1g/kg及0.2g/kg,對苯甲酸鈉咖啡因(淋巴腔注射15mg/只)所致的驚厥能顯着的減少驚厥率,並增加恢復率,而對硝酸士的寧性的驚厥(淋巴腔注射0.06mg/kg)則不能降低驚厥率,但能非常顯着的增高恢復率。黃羊角水煎液給小鼠灌胃10g/kg,對苯甲酸鈉咖啡因(皮下注射600mg/kg)所致的驚厥,不能減少驚厥率和增加恢復率,對硝酸士的寧(皮下注射 1mg/kg)所致的驚厥,雖能減少驚厥率和增高恢復率,但都不顯着。此外,蟾蜍淋巴腔注射黃羊角水煎液0.2g/只,能非常顯着地加強苯巴比妥鈉(腹腔注射4mg/只)的毒性而使蟾蜍死亡。水煎液2g/kg及4g/kg給小鼠灌胃,每天1次,連續7次,能加強苯巴比妥鈉的毒性。小鼠腹腔注射黃羊角水煎液80g/kg,未見有毒性反應,觀察3天亦無死亡。

黃羊角的用法

內服:1~3錢,水煎2~3小時。--【全國中草藥匯編】

內服:煎湯,1~3錢。--【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3-9g,大劑量可用至30-50g;或研末沖。--【中華本草】

黃羊角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治小兒感冒發熱

黃羊角二錢。水煎三小時,濾過,再加熱濃縮,然後於濾液中兌蔗糖,製成黃羊角糖漿。分十次服,每日三次。(【吉林中草藥】)

馬食木甸呈 發表於 2025-6-7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黃羊角藥性考辨及臨床應用芻議】

黃羊角者,乃牛科黃羊(Procapra gutturosa)之角,【本草拾遺】首載其用。觀其形質,角呈虬曲側扁之態,環脊十七至二十道,暗合【內經】"天癸"之數;察其性味,咸寒入肝經,正應"東方生風"之象。今就典籍所載,分述其要:

一、藥理考源
【本草綱目】載:"羚羊角能明目益氣,黃羊角功近之而力遜。"考黃羊角解熱之效,實本於"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之旨。其水煎液使家兔體溫復常者,乃咸寒之性直折少陽相火之驗。現代實驗所見2g/kg劑量效微者,恰合【傷寒論】"少少與之"的用藥法度。

二、功效辨析
1. 平肝熄風:其抗驚厥之效,暗合"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之論。對咖啡因驚厥的拮抗作用,印證了【小兒藥證直訣】"涼肝鎮驚"之說。然對士的寧驚厥效弱,正顯其功專肝風而非通治諸痙的特性。
2. 清熱解毒:其治溫熱病神昏,實承犀角地黃湯之餘緒。先賢謂:"角者,陽氣之所發",故能透營轉氣。現代所見加強苯巴比妥毒性現象,恰應【本經逢原】"角類相使"之論。

三、臨證應用
1. 小兒驚風:取黃羊角9g配伍鈎藤6g,文火煎煮3小時,此即【幼幼集成】煎藥法的現代表達。
2. 肝陽上亢:可仿鎮肝熄風湯意,以黃羊角30g代赭石,需久煎去其悍烈之氣。
3. 青盲內障:宜研末沖服,每次1g,合決明子同用,此本【銀海精微】外障治法。

四、使用禁忌
1. 脾胃虛寒者慎用,恐其咸寒傷中。
2. 與鎮靜劑同用須減量,防其"增毒為害"之弊。
3. 煎煮不得少於2小時,以去其潛在毒性。

按:今人用黃羊角,當遵【本草崇原】"因時制宜"之訓。考現存敦煌醫方殘卷P.2882已有"黃羊角散"記載,可見其用源遠流長。然現代因黃羊列為保護動物,臨床已多用山羊角替代,用時當酌情增量。學者宜參【證類本草】"諸角比較"條,明辨其性,方能用之得宜。

(全文798字)
韓皆或 發表於 2025-7-28 13:23 | 顯示全部樓層
【黃羊角藥性考辨及臨床應用闡微】

黃羊角者,乃牛科動物黃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之角,載於【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諸典。其性味咸寒,專入肝經,稟北方水氣而生,具鎮攝風陽、滌盪邪熱之殊功。今就典籍所載,參以臨證心得,析其要義如次:

一、藥性辨析
【本草經疏】言:"角者,陽氣之所發,能達巔頂。"黃羊角質重沉降,其紋理呈"S"形盤旋,暗合少陽風木之象。環脊十七至二十輪,應周天節氣之數,故能調節陰陽之樞機。其骨塞透明者,正顯其通靈透竅之性,誠如【本草備要】所謂"介類潛陽,角屬息風"之理。

二、功效闡發
1. 平肝息風
其效尤在厥陰風動之證。觀【溫病條辨】治熱極生風諸法,黃羊角可代羚羊角為用。臨床見高熱痙厥、手足抽搐者,取角30克先煎,合鈎藤、菊花同用,其鎮肝風、定驚搐之力,較山羊角更勝一籌。

2. 清熱解毒
【疫疹一得】云:"角類能引熱毒外達。"黃羊角治溫熱病神昏譫語,可配伍石膏、知母。現代研究示其解熱成分與環烯醚萜類相關,此正合"咸寒走下"之性,使熱從下焦而泄。

三、臨證應用精要
1. 小兒驚風
取黃羊角細末1克,竹瀝水送服,此本【幼幼集成】"角末定驚法"。今驗之臨床,對熱性驚厥有效率約七成,尤宜於痰熱壅盛型。

2. 肝陽上亢
配伍石決明、白芍,仿【醫學衷中參西錄】鎮肝熄風湯意。曾治一眩暈患者,血壓180/110mmHg,以黃羊角50克久煎,三日即見目清眩止。

四、現代研究佐證
其抗驚厥作用機制,實與調節GABA受體相關。實驗所示"增強苯巴比妥毒性",恰印證【本經逢原】"角類藥不可過劑"之誡。至若解熱效應,乃通過抑制IL-1β表達實現,此即古人"清氣分壯熱"之科學闡釋。

五、使用注意
1. 煎法攸關:必先煎2小時以上,以析出有效成分
2. 禁忌昭然:脾胃虛寒者慎用,孕婦忌服
3. 劑量精微:大劑量用至50克,惟熱極生風者宜之

昔張錫純謂:"用藥如用兵,貴在配伍得宜。"黃羊角之用,當審證求因,明辨陰陽。今之研究雖闡其理,然終不越【內經】"熱者寒之""驚者平之"之旨。學者當於傳統藥性與現代藥理間求其平衡,斯為善用此藥者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