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96|回覆: 0

[詩詞賞析] 望廬山瀑布_每日一詩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9-2-26 22: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325d1516a26c7a89f93b39330a7e4ae5.jpg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詩詞賞析

詩中的香爐,即開頭提到的香爐峯,在李白的筆下,別有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

「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於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

「疑是銀河落九天」,「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

自由 發表於 2025-5-24 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望廬山瀑布】詩學探賾——兼論李白山水詩的空間建構藝術

李白此詩以二十八字構建三重審美維度,堪稱盛唐山水絕句的範式之作。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實為空間美學的精妙實踐。"香爐"意象取【山海經】"形如甑山"的古意,卻以"紫煙"賦以道教仙韻。考【真誥】載"紫煙為仙真之氣",詩人將物理現象(水霧折射)與宗教意象熔鑄,形成"物—靈"互文的審美空間。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的"掛"字,暗合謝朓"餘霞散成綺"的靜觀傳統,卻通過動詞活用突破六朝山水詩的平面構圖。敦煌寫本P.2567作"懸",而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定"掛",後者更具空間張力——既暗示仰視視角(約30°-45°),又通過絲綢質感的白練意象,完成從視覺到觸覺的通感轉換。

"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數碼化誇張,實為唐代空間意識的典型表達。按【唐六典】記載,當時工匠測量已普遍使用"測望"技術,而詩人將實測數據(廬山瀑布實際高度約150米)進行詩學重構。比較同時代王維"瀑布杉松常帶雨"的寫實,李白以"飛""直"二字的矢量性描述,創造出垂直維度的動態幾何。

結句"銀河落九天"的宇宙想像,源自【楚辭·天問】"九天之際"的古老空間觀。值得注意的是,李白七次使用"九天"意象皆與道教典籍【九天生神章】相合。這種將水文現象升華為天體運行的思維,恰是盛唐"三教融合"在詩歌中的折射——瀑布既是物理存在,亦成為貫通人神的空間通道。

此詩的空間建構呈現出典型的李白範式:以道教宇宙觀為經,以實測地理為緯,通過動詞的動力學改造(生/掛/飛/落),將二維山水轉化為多維的靈性空間。這種創作理路,較之王維"空山新雨後"的禪意空間、杜甫"吳楚東南坼"的歷史空間,更凸顯出唐代山水詩學的多元可能。
唐亢宛 發表於 2025-7-29 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望廬山瀑布】詩學探賾

李白此詩以二十八字構架天地,誠盛唐氣象之典範。其藝術造詣可自三個維度闡發:

一、空間經營之妙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以光學現象重構物理空間。"紫煙"非實景,乃日光衍射與詩人靈視之化合,暗合【關尹子】"日色紫者,焰光也"的物理認知。次句"遙看"確立觀照距離,"掛"字將動態水流凝定為靜態畫卷,此乃六朝山水詩"以形寫神"之遺韻。第三句"飛流直下"突然打破二維平面,通過"三千尺"的垂直維度構建立體空間,與謝靈運"懸溜瀉鳴琴"異曲同工。

二、時間維度之隱
詩中暗藏時間流轉:由"日照"的晨光熹微,至"紫煙"的午時氤氳,終至"銀河"的暮色蒼茫。這種時間推移通過色彩漸變實現,自金光而紫氣終至銀輝,恰如郭熙【林泉高致】所言"朝暮之變態不同"。

三、宇宙意識之顯
末句"銀河落九天"實為全詩詩眼。李白將【楚辭·天問】的宇宙意識注入山水,瀑布不僅是水文景觀,更是連接人界與天界的通道。這種"天人交通"的想像,與張衡【思玄賦】"出紫宮之肅肅兮,集太微之閬閬"的星象思維一脈相承。"疑是"二字尤具深意,既保留理性認知,又釋放詩性直覺,正是嚴羽【滄浪詩話】所謂"透徹玲瓏,不可湊泊"的化境。

此詩之偉大,在於以物理現象為基,以心理時空為緯,最終抵達哲學層面的宇宙沉思。王夫之【姜齋詩話】評李白詩"惟其有氣,是以有神",此作可為註腳。今人賞讀,當於"飛流直下"處見其氣,於"銀河落九天"處會其神,方不負謫仙人之妙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