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1 {$ l! \0 m
) e8 o( M8 v- [3 }8 Y* a' P8 E- s 毛澤東曾用十字詩批評幹部,也曾以十字詩作書法。網上圖片
, L- X) a2 V, i$ p6 L) o - b& `' Q5 R3 Q4 y, l
; |/ }9 v' b3 ~2 D( x" o 我國的民俗文化經數千年的歷史積澱,演繹出一些妙趣橫生的內容和形式。數字嵌入詩文屢見不鮮,僅【唐詩三百首】中有數字的詩就有一百三十首之多。其中形式工整、讀來順口的『十字詩』在廣大群眾中間流傳極廣,特別是文思敏捷的騷人墨客經過精心雕琢後,更把各個時代的人物形象或社會現象反映得淋漓盡致。何謂『十字詩』?一般是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數字,按照順序巧妙地嵌入詩中,結構嚴謹,寬打窄用,內容和諧,且含義通俗易懂,讀來別有一番情趣和韻味。
2 P1 B4 }* _6 x1 m. Z( a# S( e
8 K$ U2 G$ F! m: o% c 舊時私塾啟蒙館開課,教給學童的第一首詩是宋朝邵康節的五言詩:『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楊柳六七株,八九十枝花』。這首詩流傳甚廣,膾炙人口,將一至十的數字獨具慧心巧妙編成融於詩里行間,形象鮮明、層次清楚,看似平淡無奇,輕描淡寫般的隨意,實則重彩濃墨。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錯落有致的風景畫,念起來琅琅上口,過目難忘,又能啟發兒童識數興趣。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一次幹部會上批評官僚主義作風,引用一首『十字詩』【詠泥神】作喻:『一聲不響、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官不正、六親無靠、七竅不通、八面威風,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以『泥神』喻官僚主義,簡潔明了,開門見山,鞭辟入裡,犀利堅尖,入木三分。古時,有人用『十字詩』給一位官吏畫像:『一筆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圍棋、六出崑曲、七字歪詩、八張紙牌、九品頭銜、十分和氣。』全詩採用敘述手法,將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寓意深刻,平中蘊奇。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烽火連天,兵荒馬亂,戰爭連年不斷,總統年年更換,百姓苦不堪言,有人以譏諷嘲弄之口吻詠詩罵之曰:『一年二三換,選舉四五回。戰爭六七次,八九十年災。』直截了當,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