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50|回覆: 0

曹操的學術規範(圖)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0-5-18 10: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518382055876140.jpg

4 K0 `7 B" c7 }# M

7 |% x# _8 c( k3 U2 Z) a5 l
    正在全國多家衛視熱播的新拍連續劇【三國】中,曹操兵圍下邳城,城中的呂布仍在飲酒作樂,急得陳宮怒斥道:『大敵當前,你居然還在對酒當歌!』 - W/ M- }3 \, S- T3 U" x

! U% n9 R& B3 r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那是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臨江賦詩時吟出的名句。曹操征討呂布,是建安三年的事。陳宮再怎麼急中生智,也說不出十年後曹操創作的詩句! ( h$ J. ^, A6 z
5 y% m4 ~4 {: d0 @# ]
    羅貫中才不像電視劇的編劇那麼笨,【三國演義》裡的陳宮沒說過這句話。【演義】中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劉備提到『淮南袁術,兵糧足備,可為英雄』,曹操笑道:『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對袁術『冢中枯骨』的評價,卻不是曹操首倡,此前陶謙要讓徐州給劉備,劉備也提出『袁公路(術)四世三公,海內所歸,近在壽春,何不以州讓之?』在一旁的孔融就說:『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掛齒!』毛宗崗和李漁評這四字都說『罵得惡』,這句話在【三國志】中也是出自孔融之口,曹操不過是沿用而已。
! i' J# Y+ a5 J" v4 G' S0 M0 w. C' D2 I& d. W7 \
    按當今的學術規範,曹操引孔融的話,不註明出處,應屬剽竊。但我相信曹操是無意的,因為他特別看重觀點原創和學術規範。後來劉璋的部下張松去許都見曹操,楊修給他看曹操的兵書【孟德新書】。張松看了一遍,大笑道:這書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這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操剽竊了當作自己的著作,只能騙得了你楊修。楊修不信,說這是曹操秘藏之書,未曾流傳,蜀中小兒怎麼可能背誦。張松當場把【孟德新書】從頭到尾朗誦一遍,無一字差錯。楊修把張松過目不忘的本領告訴曹操,曹操卻說:『莫非古人與我暗合否?』當即命令扯碎其書燒之。可見曹操是很愛惜自己的學術聲譽的,寧可毀掉自己的學術成果,也不願被人說成剽竊。毛宗崗批曰:『今人文字多有暗合古人者,卻不肯學曹操之燒之也。』 & l# T" w. y, j
1 R" h1 B7 k- B) Z) Q' U8 i
    試想,如果曹操看了新拍的【三國】,聽到陳宮早在十年前先說出『對酒當歌』,一定也會下令把他自己的那首詩扯碎燒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