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4 Q N$ s# F+ ^# U$ g
4 w E+ p: T- { “龙兄”谢安,“鼠弟”谢万――在军政大事上没有才华只会耍酷,不失败才怪。
9 K. O/ `% l: d, q* P, c, a2 }$ Z/ @+ `4 v% J
淝水之战,成就了谢安的千古英名,成就了谢玄、谢石等人的一代将名,成就了谢氏家族,使之可以与王氏家族平起平坐。谢家人才济济,男的是治国安邦的栋梁,女子是知书达理的贤媛,不过谢安偏偏有一位志大才疏的弟弟――谢万。在魏晋盛行的人物品藻中,谢万虽逊于其兄,但也“早有时誉”,是上品中的人物。在仕途上,谢万比谢安“出道”早,但在政治上比谢安差远了。 8 B3 R9 ~) m, t: A$ O1 h5 G5 G0 z3 M
0 V9 p* M/ t$ L$ K: e2 J
谢万曾与谢安同过吴郡,欲拜访名士王恬,谢安劝阻道:“恐伊不必酬汝,意不足尔。”谢万坚持要去,独自前往。在王家坐了片刻,王恬入门内,谢万很高兴,以为要厚待自己。过了许久,王恬洗完头散发而出,倚靠在胡床上,在中庭晒头发,神气傲迈,没有一点要款待的意思。谢万讨了个没趣,只好走了。 % ^/ }* P1 r" U, Y
9 K- H$ p# k0 A( a5 A 谢万在谢安面前,欲起身索要便器,当时阮思旷在座,说:“新出门户,笃而无礼。”(《世说新语・简傲》)在谢安成名之前,谢氏还是为望族瞧不起的,而谢万却意识不到这一点,显然缺乏自知之明。 5 Y _' d6 F8 U* Q% T1 `& M2 C
6 B' N8 v; P4 k
但在看重门第的魏晋,出身高贵的人是应当委以重任的。谢万任抚军从事中郎时,“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晋书・谢万传》,下同),后来又升为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监司豫冀并四州军事、假节。王羲之给桓温写信道:“谢万才流经通,处廊庙,参讽议,故是后来一器。而今屈其迈往之气,以俯顺荒余,近是违才易务矣。” 3 O& p/ r# e7 N" }
7 H# t) \. Q6 i7 z) `; j
朝廷派谢万率军北征,他常以啸咏自高,从不抚慰将士。谢安看出谢万必败,对他说:“汝为元帅,诸将宜数接对,以悦其心,岂有傲诞若斯而能济事也!”谢万遂召集诸将,以如意直指四座道:“诸君皆是劲卒。”诸将甚为愤恨。后谢万寿春大败,军中欲杀掉他,看在谢安的面子上才没有动手。 _5 D* P o6 Q! J2 N7 v
% p% ?6 _4 F) u+ f N9 T
时人对此也看得明白,桓温在与桓伊评论这件事时指出:“万石挠弱凡才。”(《世说新语・方正》)郗超也对简文帝说:“伊以率任之性,欲区别智勇。”(《世说新语・品藻》)
9 y) s$ V0 B' i L4 Y
4 k3 \ ^6 O3 k& }" w: i 寿春大败后,谢万被贬为庶人,后又起用,四十二岁就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