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m5 r l& m% B f+ ?- p/ k # R( X" O Q* H- @
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至今屹立在南京東郊。
' ^% j' ]2 X! a4 d
! F# v+ a( [0 w 南朝(420―589)是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發展時期。尤其是梁武帝蕭衍極力推崇佛教,在他的大力提倡下,佛教在江南進入了一個廣泛傳播和迅速發展階段。值得一提的是,梁武帝在位期間曾四度捨身,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位『和尚皇帝』。
+ o& M( E' v- V+ w7 Y$ _, ]! |" o8 e- L/ C) r. h
梁武帝年輕時曾信奉道教,登基第三年,他便率僧俗二萬人舉行大法會,宣布自己『舍道歸佛』。他希望通過『以佛化治國』的途徑,將人們從對現實名利的關注引向彼岸和未來,以此求得生命的永恆與超脫。 ' e# U' a# e% L0 h& C
0 g; Q1 p3 E6 T7 r
梁武帝皈依佛門後,曾四度捨身同泰寺。527年,他在同泰寺里住便房睡素床,用土瓦茶具和碗,每日晨鐘暮鼓念誦經文,還與寺僧一起打掃佛殿。國不可無君,文武大臣們苦苦哀求,才把梁武帝請回到了皇宮。529年9月,梁武帝在同泰寺里舉行『四部無遮大會』,他帶領群臣拜完佛後不願回宮,當晚便住在同泰寺里。第二天,他在佛堂上為四部大眾開講【涅經】,大臣們百般勸說無果,於是,朝廷自公卿以下的群臣出錢一億萬(古代一億為十萬)奉贖,梁武帝方才於10月還宮。546年,83歲的梁武帝再次捨身,結果群臣花錢二億萬再次將他奉贖。一年後,梁武帝第四次捨身同泰寺,他『升光華殿講堂,坐師子座,講【金字三慧經】』,一共出家37天。貴為皇帝卻捨身出家,梁武帝以身弘法極大地擴大了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力。
! k0 L2 ^0 R# |0 K! l" i9 Z; e) n* ~% k( ]7 a3 e1 _$ h: a& W
由於帝王的推崇並以身事佛,南朝佛教至梁達到了頂峰,上至帝王宗室,下至世家大族、平民百姓都崇信佛事,佛教乃成為國教,興盛空前。如果說在三國東晉時期,中國佛教的重鎮是在北方的長安和洛陽的話,到了南朝,建康已成為全國佛教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