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w1 E- \% w
6 U8 e1 p! m# N; Z7 c0 H1 N 禪玄無可示,詩妙有何評。(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盧海林攝影) ; M, g6 l. R! M* s# g* U3 [
9 c( [8 ~2 j. Q" Q
齊己,本姓胡,名得生,湖南益陽人。佃農出身,出家後棲于衡岳東林。有【白蓮集】十卷,是唐未、五代間的又一著名詩僧,與貫休齊名。 ! a4 S* ]8 p8 C& U# S7 Y* ], Y
6 s/ [) i. x! F# ~
佛門的詩評詩論家
/ P' i1 j7 X& n) a. m2 I! m w7 [! y+ q
齊己是繼皎然之後又一位重要的唐代佛門詩評家和詩論家。他不僅是一位詩人,亦是一位文藝理論家和批評家。如前所述,齊己曾勾勒出了晚唐以來僧詩的師承體系:『賈島存正始,王維留格言』,『晝公評眾制,姚監選諸文』。而齊己在詩歌創作理論方面多有探索,有一些是很有特色的。
l( d, q( q/ I2 Q. U, d4 _% {! W) L( u
首先,齊己認為詩禪是相通的:『時有興來還覓句,已無心去即安禪。』(【山中寄凝密大師兄兄弟】)『禪心盡入空無跡,詩句閒搜寂有色。』(【寄蜀國廣濟大師】)何以相通呢?齊己認為作為詩禪都是從外『象』參悟的,如『春風日日雨時時,寒力潛從暖勢衰。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詩通物理行堪掇,道合天機坐可窺』(【中春感興】),正是從『一氣不言』的物理中悟得詩意,這與禪悟的機制是相同的。 5 b: q" x5 t+ ?0 C
S! ?2 n& A' U0 O$ w7 |
其次,詩禪又都是一種直覺思維:『禪玄無可示,詩妙有何評。』(【逢詩僧】)『月華澄有象,詩思在無形。』(【夜坐】)那麼如何來求得這種直覺和靈感呢? * y2 F) e' R7 h
( X8 e& a3 {0 f( o0 f' W' v5 q 齊已也肯定苦吟的作用:『詩魔苦不利。』(【靜坐】) D$ `( w6 B2 w9 G9 {6 N" B
& O9 {1 ~1 o) b6 C- }) A 『詩在混茫前,難搜到極玄。有時還積思,度歲未終篇。』(【寄謝高先輩見寄】)一首詩想了一年還沒有寫好,這也真是屬於苦吟了。 , t; f% W- B! k2 r! c) b
& w3 B6 @/ x) o- G" ` 再次,詩又要合儒家的雅、頌、風、騷的標準:『取盡風騷妙,名高身倍閒。』(【酬尚顏】),故尚顏評齊己詩云:『詩為儒者禪,此格的惟仙。古雅如周頌,清和甚舜弦。』(【讀齊己上人集】)
; T/ r g8 j, U. P7 z' \
% @# ?: \6 e; E" q0 {" @: m8 F 齊己直接以佛門弟子的身份以禪入詩,以禪論詩,對唐宋詩詞的發展是有影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