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54|回復: 0

梁启超:"吾爱孔子 吾尤爱真理"(图)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10-8-9 09: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809342214093521.jpg

8 s5 h* O1 u0 F0 _: Z; G1 h

- ?: Y- l2 f) s2 m( q
梁启超劲健而俊雅的书法背后,透着他执着的思想追求。

; O# N; L6 U) w4 R1 V( R
5 p# Z# R% a" [- C/ z

/ m# c; H$ R, T- H5 U  e1 I2 p1 f    无论是出于策略考虑还是由知识结构决定,总之康有为是以“托古改制”,这一中国历代“改革者”最常用的方式,登上近代中国的思想、政治舞台的。他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春秋董氏学》,以鬼斧神工之法颠覆了几千年来的孔子和儒学形象,“再造”了一个“改革”的孔子和儒学,为自己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合法性。
6 A# Q3 c; S2 s- `5 G9 T  ^9 ]+ f: ?: h/ e, j7 @5 _2 M, O
    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的时候,正是康有为构建他的儒学时期,梁对乃师再造的“儒学”大为折服,随后就参与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春秋董氏学》等书的编写工作。维新运动开始之后,梁启超更是依老师康有为之说,积极主张奉孔子为“教主”、“圣人”,主张立儒学为国教,以此作为变法的最重要理论根据。他对在民间设立孔庙、举行祭孔活动也非常支持,在1896年底曾给驻美公使伍廷芳写信,建议仿照西方宗教仪式,在美洲的海外华人中劝设孔庙,定期礼拜。 6 b3 P, `3 \: l& }; a3 B2 o' y2 b
4 S6 z* Z- Z# H" _' W
    维新变法失败,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在日本,他大量接触到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思想进入另一境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脑质”为之改变。他脱离了维新时期以“托古改制”宣扬改革的中国传统话语,而更多地以“西学”词汇、观念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而同样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此时仍坚持“托古改制”理念,并在海外更为积极地进行以孔子为国教的“保教”活动。对此,梁启超渐生歧意,终于在1902年发表了《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一文,公开反对保教、反对立儒学为“国教”,与乃师大唱反调。开篇他即声明:“此篇与著者数年前之论相反对,所谓我操我矛以伐我者也。今是昨非,不敢自默。其为思想之进步乎,抑退步乎?吾欲以读者思想之进退决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