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94|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写书法不能踩的雷区

[複製鏈接]
书法空间 發表於 2019-1-21 13: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学习书法者,在临帖的过程中,有许多情况会阻碍我们前进的道路,是应当禁忌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点。

一、忌流水作业

这是练字过程中最经常遇到的,邓散木先生曾戏称此为"冷热病"。宋米芾〖海岳明言〗"一日不书 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偏食废书也。"

米芾尚且"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更何况我们呢?学习书法首先要耐得住寂寞,要有 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果能坚持每天练字,细水长流,一定会学有所成。

忌流水作业

忌流水作业

二、忌"一曝十寒"

孙过庭〖书谱〗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所以每天应该临同一页字,千万不可贪多。临了十数遍,对原帖比较熟 悉了,方可更换一页。

临帖之前,应先读帖(有关读帖知识,〖中国钢笔书法〗曾有多篇文章谈及,可参阅)。临帖之时, 必 凝神静气,思想集中,力求一点一画皆从原帖,即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忌"一曝十寒"

忌"一曝十寒"

三、忌"见异思迁"

有的人学书法,今天学颜,明天学柳,后天又改赵。如此改来改去,帖是临了很多,但却往往是一事 无成。临帖必须专心致志,千万不可见异思迁,三心二意。

四、忌盲目追求"自然"

四忌盲目追求"自然"。苏东坡诗云"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讲的就是书法的自然美。诚然,富有自然美的作品,看上去平淡无奇,质朴无华,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真和美。

米芾集古字生涯长达四十年,之后才形成自己"天真烂漫"的刷字风格。王 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成大家"(傅山〖霜红龛集〗)。可见自然的境界当由造作中的,规矩中来。我们学习书法,首先应当静下心来,认真临帖,精心思考,不妨也多一分"造作",少一分"自然"。

忌"见异思迁"

忌"见异思迁"

五、忌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在〖汉语成语词典〗中意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于书法则指故意追求一种"新、 奇、怪"的东西。这种不肯从正规基础入手的学书方法,是决不会有良好结果的。张旭光先生就强调学习书法先要到位,然后要味道。习古不要怕不够创新,不够现代,实际上,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

忌盲目追求"自然"

忌盲目追求"自然"

六、忌望难而退

经过一个时期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字越写越糟,甚至"退步"了。这种现象是学书过 程中最常见的,有人将其比喻成"高原现象"。许多人由于自己的"退步"而悲观失望,后来干脆"知难而退",搁笔歇业 洗手不干了。 要想突破"高原",首先必须知道其产生的原因。练习书法是手眼并用的,刚开始临帖的时候,欣赏水平不 高,而手底下的进度倒是很快,因此觉得进步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欣赏水平会很快提高,手底下的进度却总是跟不上眼 睛,这就是常说的"眼高手低"。所谓"退步",只是眼睛已经能够更进一步看出帖字的一些特征,而手还不够熟练,掌握不住这些特征,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根本不必为此灰心丧气,甚至停而不学。那么,如何突破"高原"呢?最主要的是要坚定信心,不管进步还是退步,都能咬牙坚持,相信闯过这一关,一定会柳暗花明的。

无人者 發表於 2025-4-22 18:33 | 顯示全部樓層
《习书六忌刍议》

习书一道,贵在得法。今观来帖所述"六忌",诚为学书者金针度人之语。余不揣谫陋,试为申说一二。

一忌流水作业,实为心性之考。米南宫"一日不书便觉思涩"之语,非独言用功之勤,更暗合《周易》"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旨。古人作书,有"池水尽墨"者,有"退笔成冢"者,皆在恒字上下功夫。今人习字,当以"日课"为要,如溪水穿石,非力强也,恒也。

二忌一曝十寒,关乎临池要诀。孙过庭"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八字,可作临帖圭臬。昔王觉斯日临《圣教序》一通,三十年不辍,终得右军神髓。读帖如读书,当"虚心涵泳,切己体察",一笔一画,务求形神兼备。今观世之习书者,多贪多务得,如走马观花,岂能入古?

三忌见异思迁,实为学书大患。颜筋柳骨,各有攸宜。若朝秦暮楚,终成"游骑无归"。赵松雪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习书当选定一家,沉潜往复,待其肌理血脉尽在掌握,方可旁涉他家。此犹禅家所谓"一门深入"者是也。

四忌妄求自然,最易误入歧途。东坡"天真烂漫"之语,乃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之谓。观怀素《自叙帖》,看似率意挥洒,实则笔笔有来历。傅山谓王铎"无意合拍"者,正是"有意于无意"之化境。学者当知"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之理,未学走先学跑,必致颠蹶。

五忌标新立异,终成野狐禅。张旭光先生"先到位后味道"之说,深得书学三昧。昔李北海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然必先能"死"能"俗",而后可言"生"言"雅"。今之求怪求异者,如无根之萍,终难成参天大树。

六忌望难而退,尤为可惜。习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遇瓶颈,正是进德修业之机。董香光五十始悟用笔,吴昌硕六十方成体势。学者当存"日日新"之心,持"久久为功"之志。

要之,习书六忌,实为六种心魔。破此魔障,不仅在手上功夫,更在心上磨炼。若能持守中道,循序渐进,假以时日,自可水到渠成。昔人云:"书法即心法。"信哉斯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