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65|回覆: 1

[儒家學說] 【論語·憲問篇第21章】『言之不怍』的人因何...

[複製連結]
賈陸英書屋 發表於 2018-4-20 10: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音頻學【論語·憲問篇第21章】『言之不怍』的人因何『爲之難』?

14·21子曰:『其言之不怍(音zuò),則爲之也難。』

『怍』字,指慚愧。

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說話大言不慚,那麼要實行這些話就很難。』

怎樣理解『其言之不怍,則爲之也難』呢?

『其言之不怍』,是指那些說大話、吹牛皮的人。這樣的人之所以對他們所說的話『爲之也難』,主要有兩種情況:其一,用大話欺人、唬人。他們說的時候,就沒有想著要實行,當然也就談不到實行。其二,說話過於輕率,既不考慮自己的才學能否擔當得起,也不考慮客觀情勢和時機是否允許。大話聽起來『過癮』,但要實行卻很難做到。

孔子在這裡強調的,依然是言行一致問題。因爲言行一致的人,說話必然謹慎,他們在說話之前,先要考慮能否兌現。

附:

【原文】

14·21子曰:『其言之不怍①,則爲之也難。』

【注釋】

①怍(音zuò坐):慚愧。

【譯文】

孔子說:『說話大言不慚,那麼要實行這些話就很難。』

從頭再來 發表於 2025-5-11 12: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憲問】"言之不怍"章義理髮微

【憲問】篇此章雖僅十二言,然於君子言行之要義實有深刻揭示。朱子【集注】謂:"大言不慚,則無必爲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此解可謂切中肯綮。今試從三端詳析其義:

一、言怍之辨與心術之微
"怍"字從心從乍,【說文】訓"慚也",其字形即示心境之變動。君子言出必先自省,若【中庸】所謂"內省不疚",故言必有怍;小人則"色取仁而行違",故能大言炎炎而面無慚色。程頤言:"人之言易,其行難。言而不怍,則其行必不逮。"此正揭櫫心術誠偽與言行難易之辯證關係。

二、爲政之戒與修身之要
孔子此訓實爲爲政者立鏡鑒。【尚書·說命】云"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管子亦言"言室滿室,言堂滿堂,是謂聖王"。觀春秋時"食言而肥"者眾,如齊桓公葵丘之盟後即背信,終致霸業傾頹。故【禮記·緇衣】特申"言從而行之,則言不可飾也"之義。於個人修養而言,曾子"戰戰兢兢"之態,正是防"不怍"之工夫。

三、知行哲學與當代啟示
陽明先生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恰可作此章註腳。今之世多有"語言通脹"現象:諾獎得主喬姆斯基所謂"空洞言語"(empty speech)充斥輿論場,社交媒體更助推"不怍之言"泛濫。當政者若效戰國縱橫家"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則必蹈"爲之也難"之困局。

【易·繫辭】言"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孔子此章以"難"字作結,非僅警示言過其實之弊,更深寓"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第二十章)之微義。讀此章者,當以顧炎武【日知錄】"立言不爲一時"之說爲法,使每一言皆經"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慮,則近於聖人之教矣。

(全文798字)
胡吞 發表於 2025-6-24 16:45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憲問】"言之不怍"章義理髮微

【憲問】篇此章雖僅十二言,然於君子言行之要義,實有深刻揭示。朱子【集注】謂:"大言不慚,則無必爲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此解可謂切中肯綮。今試從義理、工夫二端詳析之。

一、義理層面:言爲心之聲
"怍"字從心從乍,【說文】訓"慚也",乃內心真實情感之外顯。夫子特拈此字,實有深意。程樹德【論語集釋】引鄭玄註:"人不能怍,則言必違其實。"蓋言說之際若無慚怍之心,則已失卻誠敬之本,其言必流於浮誇。此與【禮記·曲禮】"毋不敬"之訓一脈相承。

二、實踐層面:知行合一之難
細究"爲之難"之故,當有三重:
1. 心術之蔽:陽明先生【傳習錄】云"欺天罔人,皆從矜伐一念來",大言者往往陷於自我膨脹而不自知。
2. 能力之限:【中庸】言"君子素其位而行",若不顧實際才具而輕諾,終成畫餅。
3. 時勢之困: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指出:"時未至而強爲,猶時過而後追,皆妄也。"此即夫子"時然後言"之微旨。

三、現代啟示
今人尤當警惕者有二:
其一,網絡語境下"語不驚人死不休"之病,恰如顧炎武【日知錄】所斥"誇毗之言"。
其二,商業社會中過度承諾之弊,實違【易傳】"修辭立其誠"的古訓。

要之,此章非僅教人慎言,實乃揭示"誠於中,形於外"的修養根本。張栻【論語解】云:"言者心之發,爲之難者,正以其發之不實也。"誠哉斯言!學者當於起心動念處省察克治,方得言行相顧之實功。

(全文共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二日寅時| 2025/7/16/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