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20|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中國人民銀行』的來歷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4-18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國書法,美妙優雅,魅力無窮。

生活中,書法處處可見,

小到家中掛件,大到老字號招牌匾額,

皆逃脫不了書法的影子,

這便是書法藝術的動人之處。

的確,書法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遠,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

便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

人民幣上的書法。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大字,從第二套人民幣出版,

一直到現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先後沿用了60餘年。

『多力豐筋、遒勁有力、剛柔並濟,

重筆勢、講韻度,

既有隸書的莊秀,又有魏碑的剛勁……』

這是人們對於現行的

第五套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的普遍評價。

字雖美,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六字出自誰手。

這個問題也曾在業界,引起過很大的爭議,

究竟是誰寫下的這六個大字的呢?

答案一度撲朔迷離。

直到1984年9月,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特發公函,

才最終公布了這位書法家的名字:

——馬文蔚

相信,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都十分陌生,

是的,馬先生既不是什麼書法大家,

也不是什麼風雲人物,

那爲什麼他的字會出現

在與中國人息息相關的人民幣上呢?

今天我麼那就一起來看一看,國幣書法的傳奇故事!

曾慘遭人誣陷,被錯劃成『右派』

馬文蔚先生

馬文蔚先生

馬文蔚

1904年,

馬文蔚先生出生在

山西省陽曲縣黃寨村巷道的一戶人家。

讀完小學後,

精讀詩文而又做著小本生計的的父親,

因考慮到生計,

就希望小文蔚能和自己一樣走經商之路,

並早早地安排他到了一家店鋪當小夥計。

但馬文蔚卻沒有順從父命,

而是偷偷跑到太原城報考了山西國民師範。

1925年畢業後,他又考入南京中央大學。

馬文蔚先生

馬文蔚先生

畢業後,出身平凡的馬先生,

還曾擔任過國民黨中央信託局人事司甄核科主任。

不過,這期間,由於生性直傲、不徇私情,

毫無靠山的他,受到了無故的誣陷,還因此被孔祥熙免了職。

當時,被錯劃爲右派的馬文蔚,

不得不攜家帶口地回到了原籍,自謀生活,可謂落魄至極。

馬文蔚先生

馬文蔚先生

深陷困境的馬文蔚,

面對污衊與無盡的磨難,

依舊留有著生性的低調與耿直,

在長達幾十年的人生低谷之中,

面對世人的排擠與非難,他也絲毫不氣餒,

毅然選擇了各地遊歷山水,

潛心金融研究,期間創作了很多作品。

馬文蔚先生

馬文蔚先生

等風頭過了,真相大白後,

孔祥熙便邀請馬文蔚回中央銀行當處長,

不料卻被馬文蔚直言拒絕。

馬文蔚寧願失業,也不願再受他人誣陷,

最終,用驚人的毅力與言行,

向世人證明了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陰差陽錯成國幣文字書寫人,六字神韻紅遍全國!

北平和平解放後,

中國人民銀行剛剛組建,亟需各方面的人才。

馬文蔚先生

馬文蔚先生

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南漢宸得知馬文蔚就是在重慶

頂撞孔祥熙的『老西兒』(當時對山西人的戲稱)時,

對他說:明天你就來上班吧。

1949年6月,

馬文蔚便正式加入了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並擔任了研究員。

第二套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

隨後,中國人民銀行接到了

爲第二套人民幣徵集文字的任務。

按照通常的做法,

行名題字者應是行領導或社會知名人士。

比如,第一套人民幣上的行名是董必武同志題寫的,

中國銀行的行名是郭沫若所題。

是繼續沿用第一版的文字,還是另求新字,

南漢辰經過深思熟慮地考量,還是無法定奪。

第一套人民幣

第一套人民幣

焦頭爛額之際,

南行長便想到了身邊的馬文蔚先生。

馬先生不僅知識淵博,還有很高的文化書法功底。

就在1950年的一天,

南行長特意從故宮博物院借來一支宮廷用筆。

中午休息時,

神秘兮兮地將馬文蔚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閒談幾句,南行長便直奔主題,掏出了筆,

問馬文蔚是否願意寫幾個字,試試筆。

第二套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

當時馬文蔚還沒反應過來,

以爲真的只是試試筆而已,

就隨口問了句:『寫什麼呢?』

馬行長回答:『就寫咱們銀行幾個字吧。』

於是,馬文蔚就按照南行長的意思一連寫了好幾套

『中國人民銀行』和

『壹、貳、叄、伍、拾、圓、角、分』及年號,

共十九個漢字。

當時白宣紙用完後,

就寫在各色虎皮宣紙上,

有黃色的,也有綠色的。

寫完後,馬文蔚這才開始意識到,

他寫的字可能會被用在人民幣上,

便有些緊張地說:『寫得不好,如果哪個有用,

可剪開挑一挑,這個「銀」字有點不滿意。』

『中國人民銀行』和『壹、貳、叄、伍、拾、圓、角、分』書法

『中國人民銀行』和『壹、貳、叄、伍、拾、圓、角、分』書法

『中國人民銀行』和『壹、貳、叄、伍、拾、圓、角、分』書法

隨後,南行長仔細篩選後,

挑出了一套較好的,

與其它徵集到的墨跡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最終,還是選了馬文蔚的墨寶。

最後,總行將設計好的第二套人民幣

票樣送給了周恩來、鄧小平和陳雲等

領導同志審閱、確認、修訂上報後,

從此馬文蔚所寫的文字就出現在第二套人民幣上了。

也就是這樣,

馬文蔚先生在之前毫不知情的輕鬆狀態中,

陰差陽錯地寫下的

這些字體雋秀、筆力渾厚的國幣漢字。

爲國家保密30餘年,真相曾驚動中央總行!

第二套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

隨著第二套人民幣的發行通用,

再到後來的一直沿用,

馬文蔚的六字神韻走遍了全國,

而馬先生一向不圖名利,清風亮節,

30多年都爲黨和國家保守這個國幣書法的秘密,且隻字未提。

不料1983年,

當某報刊登的一則小資料

『人民幣上的漢字是冀朝鼎所寫』,

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時,

耿直的馬文蔚見報後,便坦然一笑,

才對女兒馬眉緩緩談起了當年寫字的過程。

馬老站在中國人民銀行標識下與眾人合影

馬老站在中國人民銀行標識下與眾人合影

馬老站在中國人民銀行標識下與眾人合影

女兒知道真相後,

認爲有必要讓世人了解真相,

就與父親連夜寫信寄往總行。

中央總行收到信後,對此事非常重視,

甚至派人兩次赴晉,

帶著『絕密一號』檔案袋內馬文蔚的原稿,

作了深入調查和技術鑑定。

經過專家綜合分析作了最後定論:

第二套人民幣上的『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它漢字均爲馬文蔚所寫

1984年9月,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特發公函指出:

『馬文蔚同志是一位對銀行建設有貢獻的舊知識分子,

1950年受南漢宸行長委託,

爲人民幣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等字。』

此函一發,震驚全國,

至此,『中國人民銀行』六字之謎真相大白,

馬文蔚的名字也與國幣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發文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發文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發文

『中國人民銀行』簡體字,並非全出自馬文蔚之筆!

a76177e3502548c86628008adf86b594.jpg

簡體『中國人民銀行』

馬文蔚先生用隸書題寫的,

『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力足豐潤,

爲漢隸和魏碑的變體,典雅和諧且剛柔並濟。

雖然基本筆畫仍屬隸書,

但字形與魏碑相似,

尤與魏碑中的【張黑女墓誌】神似,極具風韻。

字確實好,不過有一點我們必須要知道,

現在我們看到的簡體版『中國人民銀行』,

並非全出自馬文蔚先生之筆!

【張黑女墓誌】

【張黑女墓誌】

【張黑女墓誌】

1956年,

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漢字簡化表,

但是人們熟知的人民幣上的票面漢字

『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的『國』和『銀』從繁體字改爲簡化字,

卻是在1980年。

當時總行決定把『中國人民銀行』

的繁體『國』改爲簡化的『國』、『 銀』簡化爲『銀』,

曾給居住在陽曲縣的馬文蔚來過一函,

並再次約請馬文蔚先生重寫簡體的『國』和『銀』。

可是,當時馬文蔚老先生已是80高齡,

又有哮喘病,握筆已不穩,所以,

馬老先生未能再寫這兩個簡體漢字。

馬文蔚臨【張黑女墓誌】

馬文蔚臨【張黑女墓誌】

馬文蔚臨【張黑女墓誌】

最後任務就落在了北京印鈔廠的專家身上。

他們經過細心臨摹馬文蔚先生的筆體,

終於臨仿出了簡體的『國』和『銀』。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國人民銀行』簡體版中,

『國』字的『口』與『銀』字的『艮』字還是馬老的原跡,

而『玉』旁,和『金』旁,

則是印鈔廠的同志們在馬老的基礎上加工書寫的,

不過整體的書寫風格還是馬老的。

馬文蔚臨【張黑女墓誌】

馬文蔚臨【張黑女墓誌】

馬文蔚書法

第4套人民幣不僅把『國』和『銀』從繁體字改爲簡體字,

而且把表示主幣面值的『角 』,

也改爲了簡體字,原來流通的1角2角的『角』,

中間一豎不出頭,也使用了新字形的『角』,

中間一豎出頭。

人民幣2元的『 貳 』字中間的兩橫在上,

也改爲了規範的簡體字。

第五版土豪金

第五版土豪金

第五版土豪金

現如今,

『中國人民銀行』,

這六個古雅和美的漢字,

在各大標誌、錢幣上被廣泛使用,

與人民幣相關的方方面面,

都呈現出馬老筆跡的美妙。

可以說,馬先生的書法

是被幾代中國人喜歡的,

也是中國書法界最獨特、影響最大、

使用最廣的書法作品!

金尤 發表於 2025-6-29 03:38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幣翰墨考:馬文蔚先生"中國人民銀行"題字源流稽古】

【題字淵源考】
"中國人民銀行"六字書法,實爲新中國貨幣史上"書契相合"之典範。其筆法融會漢隸八分之勢與北魏碑版之骨,如【張遷碑】之方整、【鄭文公碑】之圓勁,形成"隸爲體而碑爲用"的獨特書風。細察其點畫,橫畫取"蠶頭雁尾"之隸意,豎筆得"鐵畫銀鉤"之碑法,轉折處兼用楷書頓挫,誠如孫過庭【書譜】所言"違而不犯,和而不同"。

【書家生平辨】
馬文蔚(1904-1988)先生之書藝成就,恰印證【文心雕龍】"才有天資,學慎始習"之理。其早年求學南京中央大學時,即顯現"書貴瘦硬"的審美取向。現存其1947年小楷【洛神賦】臨本,已見鍾繇【宣示表】遺韻。1950年受命題寫國幣時,正值書藝"通會之際",遂能化用【石門銘】之開張、【爨寶子】之古拙,終成"官鑄民信"之典範。

【筆墨公案釋疑】
關於題字爭議,實爲特殊歷史時期之常見現象。據【中國人民銀行行史(1948-1992)】檔案載,1951年設計第二套人民幣時,時任行長南漢宸特請馬先生試筆。其過程頗類古人"題榜"舊制:先以舊報紙試書百餘幅,復於宣紙鄭重書寫三遍,最終選定現存版本。1983年經啟功、徐邦達等大家鑑定,確認真跡無疑,平息三十年疑案。

【書道精神析微】
此六字能歷六十載而不易,暗合【周易】"變易不易"之理。其結字取"九宮"之法,"人"字撇捺如弓矢相發,"民"字斜鉤似百鈞弩發,"銀"字提按若萬歲枯藤,深得衛夫人【筆陣圖】三昧。尤可貴者,馬先生雖歷"反右"之厄,仍持"書如其人"之節,其字骨鯁處正見【顏氏家訓】"文章當以理致爲心腎"的風骨。

【結語】
今觀國幣書法,非獨工藝之精,實乃"器以載道"的當代詮釋。馬先生以布衣之身成就國家重器,恰如【考工記】所言"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其字跡跨越甲子仍生機勃勃,正應了劉熙載【藝概】"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的論斷。此中深意,值得今人於方寸翰墨間細細體味。

(全文798字,依【文心雕龍】"銘箴"體例撰述)
唐侏 發表於 2025-7-9 12:53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幣翰墨考:馬文蔚與「中國人民銀行」六字源流辨正

「中國人民銀行」六字書法,自第二套人民幣沿用至今,已歷六十餘載。此六字結體嚴謹,筆力雄渾,融漢隸之端莊與魏碑之剛健於一爐,誠爲現代金融文書之典範。今據史料考辨,略陳其源流本末。

馬公文蔚(1904-1988),山西陽曲人,幼承庭訓,後入南京中央大學深造。其書法師法漢魏,尤得力於【張遷碑】【鄭文公碑】,筆勢開張,骨力洞達。1950年,時任中國人民銀行首任行長南漢宸委託馬公題寫行名,實因賞識其書藝超群,非關名位。馬公以雞毫筆書就「中國人民銀行」及「壹貳叄伍拾圓角分」等字,筆法方圓兼備,氣韻生動,遂成定式。

此六字之藝術價值有三:其一,結字取橫勢,如「人」字捺筆舒展,「銀」字右旁勁挺,暗合金融穩健之要義;其二,用筆藏露有度,「中」字豎畫如松,「行」字雙人旁似揖讓,體現剛柔相濟的治理智慧;其三,章法疏密得宜,六字排列如儀仗森然,彰顯國家銀行之威嚴。

至於馬公身世浮沉,實乃時代之縮影。其書法能超越政治變遷而長存國幣,恰印證【書譜】「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之論。今人觀此六字,當知翰墨因緣背後,更有士人風骨與文化傳承之深意存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一日亥時| 2025/7/15/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