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218|回覆: 1

[醫藥臨床] 上瞼下垂治驗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12-5 10: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上瞼下垂是指上胞垂下,不能自行提起,遮掩部分或全部瞳神,從而影響視瞻的病變。本病在【諸病源候論】中稱睢目,又名侵風。【聖濟總錄】稱眼瞼垂緩,【目經大成】稱瞼廢。現稱上胞下垂。本病有先天與後天之分不同,可單眼發病,亦可雙眼發病。

其病因爲:脾氣虛弱,陽氣不升,胞瞼約束無力,或脾失健運,聚濕成痰,外挾風邪、風痰阻塞經絡,或先天稟賦不足,脾腎陽虛,溫胞無力,肌肉失主所致。

病例:王某某,男,51歲,本鎮中河村人,就診日期:2016年2月4日。左側眼瞼下垂3周,平素面色無華,精神倦怠,氣短聲低,四肢乏力。3周前突感左上眼瞼睜閉無力,繼之逐漸加重,查視,左眼瞼外部無異,僅見上瞼下垂,半掩瞳仁,脈虛無力,舌質淡,苔薄。

辨證施治:患者屆知命之年,且長期在外面打工,餐風飲露,日曬雨淋,勞動強度大,體力透支,勞倦勞脾,脾氣虛弱,衛外失固,眼瞼肌肉失於溫攝故成此疾。治以健脾益氣法:人參5克,炒白朮10克,黃芪15克,百合12克,酸棗仁15克,升麻10克,甘草12克,熟地12克,五味子8克,白芍12克,當歸10克,川芎8克,懷山藥10克。5劑,水煎服,一日2次。藥後有小效,上胞能隨意睜合,但仍然鈍慢而無力。二診宗前方稍事加減,續服7劑,臨床治癒。

按:此證系勞倦傷脾,脾氣虛弱,氣血虧虛,氣虛肌肉失於溫攝,血虛胞絡失養而成斯疾。方中,人參、白朮、黃芪、甘草、山藥健脾補氣;升麻、柴胡助升陷之力。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養血生血;五味子養血安神。全方配伍精當,故收效顯著。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4-29 20:03 | 顯示全部樓層
【上瞼下垂證治發微——兼論脾虛致瞼廢之理法方藥】

上瞼下垂一證,誠如帖中所論,古稱"睢目""瞼廢",實爲足太陰脾經與陽蹺脈失司之候。細究其理,當以【靈樞·大惑論】"肌肉之精爲約束"爲綱,結合【脾胃論】升降學說,方能得其三昧。

本案辨證之精要,在於把握"脾主肌肉"與"清陽出上竅"兩大樞機。患者年逾五旬,長期勞倦傷脾,致中氣下陷,清陽不升,恰合李東垣"脾胃內傷,百病由生"之論。其面色無華、氣短脈虛諸症,正是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乏源之明證。方中參、芪、術、草取法補中益氣湯,佐升麻以升提清陽,暗合"陷者舉之"經旨;更妙在配伍四物湯養血,既循"血爲氣母"之理,又應"目得血而能視"之訓。

今人治此疾,多執"風痰阻絡"一端而妄用祛風化痰之品。然觀此案,未見痰涎壅盛之象,反見一派脾虛氣弱之候,足見辨證之慎。方中酸棗仁、五味子之設尤見匠心,既安五臟又斂耗散之氣,正合【難經】"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之教。

至於療效判定,當以【審視瑤函】"目力漸復爲效"爲度。初診五劑即見小效,示藥證相符;二診續進而痊,印證"治痿獨取陽明"之要義。然須申明,若遇先天性瞼廢或重症肌無力者,又當參合現代醫學檢查,不可執古方以概全。

此案啟示有三:一者,眼瞼開合實關脾胃升降;二者,補脾須佐升清;三者,調氣血當分主次。學者若能於此案中體味"治病必求於本"之奧義,則臨證自無膠柱鼓瑟之弊矣。
把酒忘韻 發表於 2025-7-13 22:48 | 顯示全部樓層
【上瞼下垂證治發微——兼論脾虛致瞼廢之理法方藥】

上瞼下垂一證,溯其源流,【諸病源候論】謂之"睢目",乃風邪客於瞼膚之間;【聖濟總錄】稱"眼瞼垂緩",主責脾虛氣弱;至【目經大成】"瞼廢"之論,已深諳脾腎陽虛之本。今觀此驗案,誠得古人法度而活用之,茲就病機治法析論如下:

一、病機探賾
本案患者年逾五旬,勞倦傷脾,正合【脾胃論】"脾胃虛則九竅不通"之旨。脾主肌肉,其華在唇,今面色無華、瞼肌弛緩,顯系中氣下陷;瞳神爲肝竅,然"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靈樞·大惑論】),故氣血兩虛則胞絡失養。脈虛舌淡,更是脾虛不運之明證。此與李東垣所言"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之機理暗合。

二、方藥析義
處方深得補中益氣湯三昧:
1. 補中焦:參、術、芪、草取四君子之意,佐山藥強化健脾之功,暗合"治痿獨取陽明"之經旨。
2. 升清陽:升麻引藥上行,較東垣原方更伍柴胡,則升提之力倍增,恰如【本草綱目】"升麻引陽明清氣上升"之效。
3. 養營血:四物湯去滋膩之生地易熟地,配五味子酸甘化陰,既避呆補礙脾,又資氣血生化之源。
尤妙在百合、棗仁之配,既安神定志,又防"陽氣者,煩勞則張"之變,足見辨證之周詳。

三、治法啟悟
本案二診見效而未更弦易轍,正體現"慢性虛損當守方"之則。昔張景岳治虛證強調"久服方能見效,愈久愈效",此案先投5劑見小效,繼進7劑收全功,恰印證"王道無近功"之理。若初診即求速效而妄加祛風通絡之品,反易耗氣傷正。

四、臨證延伸
現代醫學"重症肌無力"眼肌型與此證頗類,然中醫辨治須分三候:
1. 脾虛氣陷者,宜本案補中益氣法;
2. 風痰阻絡者,當用正容湯(【審視瑤函】)加減;
3. 脾腎陽虛者,需右歸丸合龜鹿二仙膠。

此案謹守病機,以"益氣昇陽,養血榮肌"爲綱,不僅印證"目病多從脾治"之古訓,更爲勞倦傷脾型瞼廢提供規範範本。然須申明:若見瞳孔散大、復視者,當警惕顱內病變,不可拘泥於內傷虛損一途。

(按:本文方藥劑量爲個案經驗,具體應用須遵【中國藥典】劑量標準及醫師辨證)

——庚子年仲秋 於抱朴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二日申時| 2025/7/16/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