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94|回覆: 0

[詩詞研究]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4-15 19: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唐朝近三百年間誕生的大詩人如群星璀璨,若論盛唐詩人,排前三位的自然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和詩佛王維。如果單從人生履歷而論,王維比起不得志而縱酒狂放的李白和顛沛流離一生的杜甫,無疑是幸福的。

王維出身名門望族,二十一歲中進士,做過監察御史,官至尚書左丞,這是正四品的官。年紀輕輕就在京城的郊外修了一處輞川別墅,公務之餘和朋友在此詩酒流連。晚年入禪門,在此隱居和修道,過著仕隱兩得的生活。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

他年少成名,雅擅音樂,更兼繪畫,作詩屬文,一派的風流蘊藉,從來是王公貴族座上之賓。他代表著唐詩中雅的極致,他的行爲,他的詩歌中,讓你感受到的,便是那種溫文。他的詩中也會有豪氣干雲的時候,相逢意氣爲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也會有士不平則鳴,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沙;也會有雄渾的氣魄,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也會有自負,今生謬詞客,前身應畫師但是,無論是哪一種,你從來不會在他的文字中找到那種金剛怒目似的東西,即便是不平,也表現得那麼溫柔。

他寫出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濟人然後拂衣去,肯作徒爾一男兒,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寫出過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唐詩最美的風華,都在王維的詩里了。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

王維之前,早唐時節,氣韻初開,萌榮稚氣,恰得清新。是時正值文體轉變:駢文雕琢迂晦,頹唐敗落,唐詩漸出,方興未艾。駱賓王、陳子昂之詩,律詩格律未全,風韻尚澀。

王維之後,先是盛唐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卻隱隱然開到荼蘼滋味,這時李白的詩歌狂傲恣情浪漫,澎湃糾結的人物情感在時代洪流中輾轉起伏,這矛盾追問都是時代轉變的先聲吧。藩鎮割據、安史之亂,各路暗流洶湧,終於澎湃而出,攪得繁華散落、氣數漸亡,卻也正是踏著亢龍有悔的天道經緯,不用替古人擔憂,過度惋傷。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

總之,盛唐它完結了。杜甫等親歷親證者沉鬱頓挫地傷時懷古是難免的了。韋莊之輩生於晚唐,無法懷想,樂得作些春水碧於天的淺見清新之語,大唐醇厚自然哀樂中道的氣韻是悉數散盡了。而李煜早期綺靡浮艷之玉樹後庭花,真真是迴光返照自顧陶醉的可怖味道。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了啊。他生於盛唐最好的那一段,河清海晏,繁弦急管。他的五言律詩如出水芙蓉,似夢裡偶得。看他的詩,滿心滿眼的好處難以訴說。早年的他也年少豪情過,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時局混亂沆瀣一氣而他不願同流,於是,歸隱。他沒有憤世嫉俗感傷身世,而是溫柔敦厚,禪寂超脫。他寫閒適,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他寫隱居,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他寫思鄉,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他寫離別,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他寫獨處,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他寫靜靜的秋天,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

他的心是平靜的,儘管略帶失望,然而盛唐溫和敦厚豁達的底子,卻讓他哀而不傷,而不是一味沉淪,或憤慨癲狂。骨子裡有平安喜樂,遭際蘊著無奈堪傷,這才能釀出言淺意深、淡泊邈遠的意象。

李白光焰萬丈的激昂悲喜是盛唐精神之表,王維的不悲不喜的自然忘機即系盛唐情懷之里。一表一里,互爲輝映,如此說來,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用來形容王維,也不爲過吧。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

王維詩歌精選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周老道 發表於 2025-5-25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王維詩中的盛唐氣韻與士大夫精神】

王維(701-761)作爲盛唐文化的典範性存在,其詩作實爲理解唐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重要鎖鑰。本文擬從三個維度闡釋王維詩歌的獨特價值。

一、時空維度中的文化坐標
王維所處開元天寶年間(713-756),正值均田制完備、科舉製成熟的歷史階段。其太原王氏的士族背景與進士及第的科舉經歷,構成典型的"簪纓世家"文化範式。值得注意的是,王維官至尚書右丞(正四品下)的仕宦經歷,使其詩歌既保持"朱門酒肉臭"的貴族審美,又具備"彈琴復長嘯"的隱逸情懷,這種雙重性恰是盛唐士大夫的典型精神特徵。

二、藝術表現的範式革新
在詩歌技藝層面,王維推動五言律詩達到新的美學高度。其【輞川集】二十首開創"詩中有畫"的新境,如"空山新雨後"(【山居秋暝】)通過視覺構圖("明月松間照")與聽覺設計("清泉石上流")的立體交織,實現謝赫"六法"中"氣韻生動"的繪畫理論向詩歌的轉化。這種跨藝術門類的融合,較之六朝山水詩更顯精微。

三、禪學修養的詩性轉化
王維晚年深研【維摩詰經】,其"以寂爲樂"(【與魏居士書】)的哲學觀照,使詩歌呈現獨特的時空意識。"行到水窮處"(【終南別業】)看似寫景,實爲【金剛經】"應無所住"的文學呈現。這種將禪宗"即色游玄"思想轉化爲詩歌意象的能力,使其超越鮑照、謝靈運的玄言詩傳統。

相較於李白的道教狂想與杜甫的儒家憂患,王維代表的是士大夫階層"仕隱合一"的理想狀態。其詩作中"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神會語錄】)的美學特質,恰是盛唐文化"中和之美"的典範體現。當代讀者若欲理解盛唐精神,當自王維詩中的"明月"意象(共出現76次)與"空山"意象(出現32次)入手,方能窺見那個時代最精微的文化密碼。
君君的辮子 發表於 2025-7-13 00: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王維詩中的盛唐氣韻與士人精神】

王維詩作誠爲盛唐美學之圭臬,然其價值不僅在於風華絕代,更在於完美詮釋了"士"與"禪"的雙重精神向度。細究之,王氏詩文中蘊藏著三重文化密碼:

一、廟堂與山林的和鳴
王維官至尚書左丞卻築輞川別業,此非簡單的仕隱調和,實爲盛唐士大夫"外儒內道"理想之實踐。其【終南別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將宦海浮沉轉化爲山水悟道,較之陶淵明決絕歸隱,更顯盛唐特有的從容氣度。這種"不廢公卿而游心物外"的生命姿態,正是開元天寶年間特有的文化包容性所致。

二、詩畫樂的三昧境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王維"破墨山水,筆跡勁爽",其詩亦具"詩中有畫"特質。如"大漠孤煙直"一聯,非但以線條構圖見長,更暗合古琴"散音"之妙——"直"字如黃鐘大呂,"圓"字似泛音裊裊。這種通感藝術實爲盛唐綜合型藝術家的典型,較之李杜專精於詩,更顯盛唐文化的渾融氣象。

三、溫柔敦厚的詩教典範
王維即便抒寫【老將行】之憤懣,【洛陽女兒行】之諷喻,亦保持"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這種特質非關個性,實承【詩經】"主文譎諫"傳統。蘇軾評其"詩中有禪",恰指其能將世間法相轉化爲"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禪觀,較之後世韋莊之流於表象,李煜之耽於頹靡,更得"溫柔敦厚"之旨。

盛唐之盛,正在於能涵養王維這般"居廟堂則器宇軒昂,處林泉則神韻蕭散"的士人。其詩如琉璃世界,既映照出開元天寶的盛世華彩,又透顯著"色即是空"的般若智慧。今人若只賞其風華而未見其精神,猶入寶山空手歸耳。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